受貿易戰影響2019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額同比下降
2019年6月,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額為266.5億美元,同比下降3.6%。其中,出口額為246.5億美元,同比下降2.9%;進口額為20億美元,同比下降10.5%;當月貿易順差為226.5億美元,同比下降2.2%。2019年1—6月,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額為1363.5億美元,同比下降2.7%。其中,出口額為1242.6億美元,同比下降2.6%;進口額為120.9億美元,同比下降3.9%;貿易順差為1121.7億美元,同比下降2.4%。
2019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進出口呈現如下特點。
特點一:進口、出口“雙降”,美國確定對我國服裝家紡產品加征關稅使貿易前景不樂觀
2019年上半年,受中美貿易摩擦的不利影響,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呈現明顯的波動特點,各月出口增長和下降交替出現。6月,出口延續波動趨勢,再次出現下降,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分別下降3.3%和2.7%,使2019上半年累計出口降幅再次擴大至2.6%。
與出口相比,我國紡織品服裝進口的走勢一直相對穩定。但2019年5月以來,進口連續2個月出現大幅下降,降幅都超過一成。6月更是出現進口、出口“雙降”的現象(見圖1)。進口下降主要集中在紗線、面料等半成品上,這些產品與服裝出口之間具有較高的相關度,進口下降意味著今后幾個月服裝產品的出口極有可能出現更為明顯的下滑。
不確定性因素持續發酵,導致2019年全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前景不樂觀。
2019年已過半,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形勢基本符合我們年初的預測,出現較大的波動和一定程度的下降。展望2019年下半年,外貿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中美貿易摩擦的“戰火”不僅沒有熄滅,反而愈演愈烈。事態的發展也是一波三折:2019年7月初中美雙方高層會面,美方宣布不再對3000億美元商品加稅。僅過了短短1個月,2019年8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在推特上發文單方面宣布將在2019年9月1日再度對來自中國的這部分商品加稅,使中美雙方業界均大跌眼鏡。2019年8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文,宣布確定對我國服裝家紡產品加征10%的關稅,一部分產品于2019年9月1日開始加征關稅,還有一部分產品延至2019年12月15日開始加征關稅。
2019年上半年,服裝家紡產品出口占我國紡織品服裝對美國出口的83%。對這部分產品征稅無疑將對我國紡織品服裝下半年出口產生明顯影響。從名單上看,大部分商品被歸入2019年9月1日加稅范圍,對企業來說基本沒有應對時間。預計在2019年12月15前的各月,對美國出口部分服裝家紡商品會有一定的“搶出口”表現,但已加稅商品對美國出口會有所下降。在歐盟和日本市場依舊不振的情況下,2019年全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下降的局面將無法避免。
特點二:一般貿易進口、出口保持增長,民營企業韌性強
2019年上半年,在我國紡織品服裝主要貿易方式中,僅有一般貿易出口保持0.3%的微弱增長,加工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都出現兩位數的下降。進口方面,一般貿易進口增長2.3%,加工貿易下降15.7%。
民營企業出口韌性強,在整體形勢不佳的情況下起到了出口“主力軍”的帶動作用。2019年上半年,所有類型企業紡織品服裝出口全部下降,民營企業降幅最小,只有1%;同時,民營企業的出口家數依然保持增長,其中對美國出口家數為2.3萬家,增長3.4%。
特點三:歐盟和日本市場依舊不振,美國市場波動明顯
歐盟——市場仍未企穩,出口再度下跌
2019年6月,歐盟市場未能延續前2個月的平穩走勢,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歐盟當月出口額再度下降,且降幅較大,達8.3%。其中,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額分別下降8.1%和8.3%。2019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對歐盟出口214.4億美元,下降4.8%,在重點市場中下降最多。其中,服裝出口額下降7.1%,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合計出口量下降2.6%,出口單價下跌5.8%;紡織品出口額小幅增長0.5%。
根據歐盟海關的統計數據,2019年1—5月,歐盟自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金額為559.2億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自中國進口額為163.6億美元,下降1.1%;自東盟和孟加拉國進口額分別增長6%和7%。我國紡織品服裝產品在歐盟市場的份額為29.3%,繼續下跌,較2018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
美國——輸美已加稅商品大幅下降,未加稅商品持續增長
2019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對美國累計出口額為212.3億美元,同比下降1.6%,降幅低于歐盟和日本。
受加征關稅影響,2019年6月我國紡織品對美國品出口大幅下滑,當月出口額為11.7億美元,同比下降10.2%,其中紗線、面料和制成品出口額分別下降27.7%、31.1%和4.8%,加稅的負面效應凸顯。2019年1—6月,我國紡織品對美國累計出口額為60.5億美元,同比下降4.9%,其中紗線、面料和制成品出口額分別下降36%、16.8%和0.5%。其中,出口涉稅2000億美元商品(清單3商品)中的紡織品共23.3億美元,下降18.3%。
由于2019年5月中旬美國威脅對來自我國的服裝和家紡產品加征25%的關稅,我國企業加快輸美節奏,使5—6月服裝和家紡產品出口均實現增長,6月服裝和家紡產品對美國出口分別增長6.5%和1.3%。2019年上半年,我國服裝累計美國過出口微降0.3%,家紡產品累計對美國出口增長5.9%。
2019年上半年,美國自全球累計進口紡織品服裝金額為592億美元,同比增長4.1%,其中自中國進口額為186.7億美元,同比下降1.4%;自東盟、印度和孟加拉國進口分別增長8.9%、7%和12.9%。我國紡織品服裝產品在美國市場占比為31.6%,較2018年同期下降1.7個百分點。
東盟——出口實現微幅增長
2019年6月,在紗線和面料的帶動下,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東盟出口再度恢復增長,達到6.1%。2019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對東盟出口額為184.2億美元,同比增長0.5%,其中大類商品紗線、面料出口額分別增長5.3%和2.9%,針梭織服裝出口量下降8.9%。
日本——出口略有回升,市場份額繼續下滑
2019年6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日本出口繼續回升,并恢復增長,當月對日本出口增長0.6%。2019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對日本出口下降4.6%,降幅僅低于歐盟。其中,紡織品出口額增長0.5%,服裝出口額下降6.2%,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出口量下降7.4%,出口均價提升1.2%。
根據日本海關統計,2019年1—6月,日本紡織品服裝進口額為178.9億美元,同比下降1.2%。其中,自我國進口額為97.8億美元,同比下降5.9%;自東盟進口額增長5.6%。我國紡織品服裝產品市場占比降至54.7%,比2018年同期下降2.7個百分點。
“一帶一路”國家在我國出口市場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表現好于傳統市場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情況比歐盟、美國、日本等傳統市場要好。2019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出口額為440.8億美元,同比下降1.6%,降幅低于歐盟、美國和日本。其中,對東南亞、南亞、中亞和西亞地區出口均實現增長,但中東歐和獨聯體市場表現不佳,出口下降較多。
“一帶一路”國家在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市場中所占的地位進一步提升,2019年上半年占紡織品服裝出口的35.5%,半年內再度提升1.1個百分點。
特點四:紡織品出口微增,服裝出口下降,出口價格依然是抑制出口增長的瓶頸
2019年上半年,盡管已經受到對美國出口加稅的影響,我國紡織品對全球出口仍然實現增長,累計出口額為586.4億美元,微增0.7%;服裝出口降勢不減,出口額為656.2億美元,下降5.3%。
紡織品出口增長主要依靠數量拉動,其中紗線和面料的出口量分別增長3.8%和4.1%;出口單價下降,紗線和面料出口均價分別下跌5.4%和2.1%。服裝中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合計出口量價齊跌,分別下降1.5%和4.6%。
特點五:浙江、山東和福建出口保持增長,中部地區出口實現較快發展
2019年上半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前五大省市中的浙江、山東和福建出口分別增長0.4%、0.5%和6.3%,對整體出口起到了一定的拉動作用。
從地區來看,東部地區紡織品服裝出口下降2.3%,降幅小于平均值,其中對美國出口下降2.3%;中部地區紡織品服裝出口實現較好發展,出口增長6.7%,其中對美國出口增長11.4%;西部地區紡織品服裝出口相對較弱,出口下降17.5%,其中對美國下降14.8%。
特點六:紡織產品進口全線下跌,服裝進口保持增長
2019年6月,我國紡織品服裝進口再現兩位數跌幅,使上半年累計進口降幅進一步擴大至3.9%。從商品結構上看,主要是占進口總額2/3的紡織品下降8.9%所致,其中紗線、面料和制成品進口額分別下降7.9%、12.3%和6.2%。紡織品進口下降由數量和價格共同作用,數量下降的速度更快。服裝進口額保持增長,且增幅達到8.1%,其中針梭織服裝的進口量、價分別增長了4.7%和4.2%。從進口市場上看,在紡織品進口主要來源地中,除越南外,我國自日本、韓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市場進口均出現下降。
特點七:美棉進口地位迅速下降,被巴西等國替代,國內外棉價均呈降勢
我國棉花進口保持高速增長,2019年上半年累計進口量為118萬噸,同比增長73.5%;進口均價為1970美元/噸,微增0.6%。其中,美國進口額為24.3萬噸,同比下降41%,美國市場地位跌于巴西之后,占比降至21%。巴西、澳大利亞和印度分別居我國棉花進口第1位、第3位和第4位,合計占比近六成。我國自這3國棉花進口量分別增長914%、297%和185%。
中國棉花協會月報顯示,2019年6月,中美貿易摩擦趨于緩和,國內外棉花價格跌勢趨緩。6月底,國內棉花期現貨價格有反彈趨勢;國際棉花市場價格小幅走低,內外棉價差與基本持平;儲備棉輪出成交量價均下降;紡織市場依然維持弱勢,產量環比下降,紗線價格繼續下跌,下旬市場略有好轉,但訂單仍不足,企業原料采購較為謹慎,商業庫存降幅不大。國內大部分棉花處于現蕾期,據中國棉花協會調查,全國植棉面積為4815.6萬畝(約3.2平方千米),同比減少1.77%;總產量為606萬噸,同比減少0.76%。
2019年6月底,中美兩國元首在G20峰會上會晤,美方表示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征新的關稅。棉紡行業悲觀情緒有所緩解,國內棉花期現貨價格有所反彈。6月末,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128B)為14189元/噸,較上5月末下跌392元;月均價為14146元/噸,環比下跌923元,同比下跌2320元。
2019年6月,國際棉花價格繼續走低,內外棉價差與5月差別不大。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 M月均為77.52美分/磅,環比下跌2.02美分/磅;6月末為76.63美分/磅,比5月末低3.79美分/磅,1%關稅下折合人民幣13085元/噸,同期國內現貨價格低1104元/噸,較5月末略收窄58元/噸。
- 11-21· 貿易方式多樣推動我國外貿蓬勃發展
- 8-29· 省際間貿易更暢通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積極推進
- 7-1· 跨國貿易“加速跑” 一圖了解中國跨境電商發展有多快
- 4-17· IQAX eBL 榮獲亞太貿易便利化論壇 2024 年貿易便利化創新獎
- 11-30· 數字貿易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 12-29· 寧夏貿易金融聯動機制 助力外貿企業出海
- 9-22· 數字貿易生態視角下的RCEP
- 9-22· 數字貿易生態視角下的RCEP
- 6-30· 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 在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落地
- 2-14· 兩岸貿易額十年翻一番 增至3283.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