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兩個集裝箱貨11萬美元海外買方匯款不翼而飛,又是郵箱被黑!
南京的張女士的公司原本可以收到一筆11萬美元的貨款,但在郵件交流過程中,錢款卻不翼而飛。這是怎么回事?
近日,張女士的公司發了兩個集裝箱貨到歐洲,本應收到近11萬美元的貨款,交易之前與客戶用郵件溝通過,但到收貨的時候,貨款卻遲遲打不到銀行賬戶上。據張女士說,她從今年6月中下旬開始,郵箱就開始收不到郵件了,只有自己的屬下還能收到郵件。
張女士開始懷疑有人在自己與客戶溝通的郵件上做了手腳,用“黑客”技術截斷了他們郵箱中和客戶交流的郵件,同時冒用張女士公司的名義,給了客戶新的銀行賬號要求對方付款。為了成功行騙,騙子還附上了假冒張女士公司的授權書,效果逼真,客戶因此把錢打進了騙子的賬號。
你需要做什么?
方法一
第一步:讓客戶立即給他們銀行發出取消匯款的指令(涉及詐騙,非銀行工作時間他們也可以緊急處理)。
第二步:如果款已經匯出了,讓客戶立即報警。同時通知客戶銀行發加急電報給收款銀行(騙子)凍結此筆款項。
第三步:收集往來郵件,讓客戶立即發委托書給企業,帶上相關證據去騙子的收款銀行。有些騙子會開國內的離岸銀行來冒充,讓銀行暫時凍結款項,直到收到客戶銀行的加急電報。
方法二
第一步:客戶與企業一同立即報警,并攜帶相關證據要求收款銀行(騙子的)凍結客戶賬號。這里要注意,不是凍結此款項,而是騙子的整個賬號。
第二步:賬號凍結后,開始進入司法程序。提交證據,要求當地的法院立案,然后凍結對方整個公司賬號,直到官司終結。
此類“黑客”作案手法并不新鮮,但確實讓人防不慎防。此類案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套路并不復雜。
據介紹,此類案件的侵害對象以與境外客商有業務往來的外貿企業為主。由于存在時差、語言溝通等因素,外貿企業與境外客商聯系業務,主要是通過電郵件方式,這讓一些不法分子鉆了空子。此類案件中受害人多為中國公司或外國合作公司。“黑客”攻陷外貿企業郵箱后,便長期“潛伏”,當發現雙方交易時,才出手。“黑客”利用網絡漏洞竊取郵件,然后偷梁換柱,冒充交易雙方,最終將交易賬號變成自己的賬戶。
據IBM發布的“2017數據泄露成本報告”稱:
2017年,平均每家企業數據泄露成本是362萬美元,比2016年增長10%,未來還將繼續增加。
這么看來,電子郵件已成為企業網絡安全的最直接載體,同時也是企業安全鏈上的最弱一環。
英國勞埃德保險公司在一份報告中發出警告:一次全球性的網絡攻擊危害堪比一次重大自然災害 , 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達到530億美元——這還只是平均估測。
由于對郵件的依賴性高,外貿公司無疑是網絡攻擊中受災最嚴重的領域之一,無論在全球范圍還是國內,受到影響的外貿公司都很多。
希望通過此案例能夠引起廣大外貿朋友們注意,加強安全意識!
- 8-22· 東北兩個“魚米鄉”高質量發展對話
- 4-8· 前兩個月浙江外貿收獲“開門紅”
- 1-25· 打通兩個一公里 湖北實現村級快遞服務網點全覆蓋
- 3-24· 前兩個月安徽省經濟延續穩定恢復勢頭
- 3-24· 前兩個月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和收入比重“雙提升”
- 3-10· 遼寧:前兩個月全省財政收支穩中有升
- 1-20· 警惕元宇宙虛擬資產“通脹”
- 1-6· 警惕順手牽羊 鐵路警方近期破獲多起盜竊案
- 9-24· 警惕!這81個國家的客戶貨款難收,甚至入不了帳!
- 8-6· 警惕!外貿騙局大曝光 外貿人別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