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美對華貿易赤字逾六成水分
針對華府叫嚷對華經貿“吃虧”,中國商務部6日發表報告指出,中美經貿合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兩國順應歷史潮流,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加強互利合作的結果,如果僅是一方受益,一方“吃虧”,不可能走到今天。報告指出,美方宣稱對華貿易逆差超過5000億美元,統計貨貿逆差數據存在水分,美國“吃虧”論站不住腳。報告引述中美兩國商務部開展的聯合研究指出,美方統計的對華貨物貿易數據長期被高估,再考慮到中國對美貨貿順差超過一半來自加工貿易及美對華服貿順差,經測算2018年美對華總體貿易額逆差應調減為約1536億美元(約1.2萬億港元),僅為目前美方公布的對華貨貿逆差額的37%。/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北京報道
商務部6日發布的《關于美國在中美經貿合作中獲益情況的研究報告》開篇即指出,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推動雙邊經貿合作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一到多元的發展。中美貨物貿易額從1979年的25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6335億美元,增長252倍,服務貿易額超過1250億美元,雙向直接投資累計近1600億美元。中美經貿合作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為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世界經濟的繁榮與穩定貢獻。
對華出口創110萬職位
報告指出,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以來,罔顧中美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本質,宣揚美對華貿易“吃虧”論,并以貿易逆差問題為藉口,挑起經貿摩擦,責任在美方。為揭示中美貿易逆差問題的本質和成因,以及美國從中美經貿合作中獲利巨大的事實,中國商務部發布此研究報告。
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是美國重要出口市場,美對華出口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中國是美國貨物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2009年至2018年10年間,年均增速為6.3%,累計增長73.2%,大幅高于美國對世界其他地區56.9%的平均增幅。而在2009年至2018年10年間,美國對華出口支撐了超過11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中國市場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美方“吃虧”論站不住腳。
華貨貿順差逾半源自加工出口
報告指出,根據中美兩國商務部開展的聯合研究,美方統計的對華貨物貿易數據長期被高估,2015年被高估21%。按這一比例推算,2018年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被高估880億美元。以美方統計的4192億美元為基礎,調減后應為3312億美元。考慮到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近53%來自加工貿易,其中包括中國自第三地進口零部件903億美元,如將這一部分減去,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只有2409億美元。
報告還指出,貿易逆差統計還應考慮兩國服務貿易情況,這包括兩部分數據:一是服務貿易(跨境模式),2018年美方統計的對華順差為405億美元;二是附屬機構服務銷售(商業存在模式),美方最新統計為2016年,對華順差468億美元。如按2018年商業存在模式順差與2016年持平估算,2018年美對華服務貿易順差總額為873億美元。據此測算,2018年美對華總體貿易逆差額應調減為約1536億美元,僅為目前美方公布的對華貨物貿易逆差額的37%。
報告認為,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中方愿積極擴大自美進口,美方也應放寬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積極用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平臺推介美國產品,為化解貿易不平衡創造有利條件。
- 11-21· 貿易方式多樣推動我國外貿蓬勃發展
- 8-29· 省際間貿易更暢通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積極推進
- 7-1· 跨國貿易“加速跑” 一圖了解中國跨境電商發展有多快
- 4-17· IQAX eBL 榮獲亞太貿易便利化論壇 2024 年貿易便利化創新獎
- 11-30· 數字貿易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 12-29· 寧夏貿易金融聯動機制 助力外貿企業出海
- 9-22· 數字貿易生態視角下的RCEP
- 9-22· 數字貿易生態視角下的RCEP
- 6-30· 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 在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落地
- 2-14· 兩岸貿易額十年翻一番 增至3283.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