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紛紛撤離伊朗,伊朗民生重回困頓
來源:中國物流行業網 時間:2019-5-13 8:30
伊朗核協議2015年簽署后,許多跨國企業如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標致雪鐵龍集團、雷諾,以及德國的西門子等,紛紛進駐伊朗準備大展拳腳,那股新氣象使長期備受經濟孤立的伊朗舉國雀躍。總統魯哈尼曾預測,伊朗將從外國銀行和公司注資1000億美元中受益。
不過,特朗普政府上臺后推動重新制裁伊朗金融、石油出口、金屬買賣等,2018年5月8日退出核協議,一切又恢復到從前。外資相繼中止伊朗業務或撤離,連本土企業也難以維持,伊朗貨幣急劇貶值。伊朗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該國平均通脹率是30.6%,而4月的最新通脹率達51.4%,食品、飲料、煙草這三大民生消費品價格,較去年大升85.3%。該國過去一年平均失業率是12%,失業人口逾326萬。盡管官方失業率數據傾向保守,但也是10年新高。
幣值跌通脹飈失業率10年新高
鑒于貨幣貶值的差價,批發商寧愿放棄內銷而出口蔬菜肉食牟利,又引發國內糧食短缺、推高物價的連鎖效應。其中面包因有政府補貼,本是伊朗最廉宜的基本食品,可是兩款最暢銷面包現已賣至2萬里亞爾一個,高出官方定價3倍。政府2017年否決加價以來,面包變得又薄又輕又劣質。民眾受食物缺乏、物價飈升等經濟壓力,自2017年底已爆發一系列示威。伊朗最近禁止了出口多種糧食,也訂立了最低月薪為110美元。
42歲的阿里禮薩本來在標致雪鐵龍集團工作,但如今他像許多人被裁走后就求職無門,靠失業保險金度日:「我的購買力減弱,生活受壓力,不再是中產,感覺可怕。」
免責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并不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網,本網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 5-12· 長三角紛紛派發消費券 誰出手最闊綽?
- 4-6· 外資快速布局海南自貿港
- 11-25· 商務部:制造業吸收外資向高質量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
- 11-6· 市場份額微乎其微 外資快遞為何在中國玩不轉
- 10-16· 物流巨頭紛紛出招備戰 “雙11”
- 9-17· 物流企業紛紛出海掘金 東南亞成下一大戰場
- 8-20· 造車新勢力異軍突起,各大企業紛紛競爭
- 6-25· 醫藥物流成未來風口,國內外巨頭紛紛入局
- 5-8· 國家政策力挺 快遞企業紛紛闖進醫藥配送領域
- 4-3· 美國快遞物流紛紛布局機器人 都有哪些大動作?
圖文資訊
近期熱點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