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機遇 共贏平臺-代表委員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促進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帶動沿線國家經濟發展……兩會期間,記者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采訪了一些代表委員。
“去年12月,日本通運公司在西安發了一列共計41車的貨物。”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生榮說,由于運行品質好、開行密度大,中歐班列的貨物已從最開始來自西安市內,慢慢發展到陜西省、全國甚至世界各地,很多貨主、物流企業都愿意到西安來運貨。
2018年,西安開行的中歐班列達1235列,是2017年的6倍。“中歐班列的開行,對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起到了很大的牽引和促進作用。”劉生榮說。
“‘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制造業國際化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光安說,通過把有競爭優勢的產品、服務輸送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企業的市場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同時,國際業務的開拓,也為企業在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營銷等方面進一步提供了發展動力。
發展的機遇,不僅中國企業感觸頗深,沿線國家和人民也有實實在在的體會。
全國人大代表、福州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平勇說,宏東漁業在毛里塔尼亞建立了超過9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綜合漁業基地,除少部分管理人員外,超過70%的工人來自當地。企業不但解決了他們的就業難題,還為工人提供捕撈、加工、生產作業等一系列勞動技能培訓,如今已有當地漁民自己嘗試買船發展漁業生產。
“我們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在沿線國家開展業務。”蘭平勇說,目前已有非洲、中南美洲的十余國政府主動聯系他們,希望宏東漁業能到他們國家去投資建廠、開展合作。
對于一些西方媒體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無端指責,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駐希臘大使章啟月說,事實勝于雄辯。中國企業參與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經營以來,該港口的基礎設施條件、運營能力等得到大幅提升,一些剛開始時對運營合作模式有擔心、疑慮的民眾如今也是持支持態度。
“‘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強調的是‘共同’,我們不是強加于人,而是在每個國家都跟當地商量著辦,讓每個項目符合當地發展需要。”章啟月說。
今年4月下旬,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辦。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前院長季志業說,相信論壇一定能幫助各方更好理解“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 4-14· 從發展聯通到需求互通再到資源融通 雙向奔赴實現雙贏
- 4-14· 為農業發展鋪就“鋼鐵糧道”
- 3-10·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2-24· 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兩新”
- 1-20· 鐵路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
- 1-20· 鐵路發展新藍圖:鑄就強國動脈,引領未來出行
- 1-20· 鐵路發展是推動經濟社會騰飛的強大引擎
- 1-13· 從發展答卷看“活力浙江”
- 12-12· 發展先進制造業 安徽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共融共舞”
- 12-9· 國家發展改革委完善成品油管道運輸價格形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