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通達系拿下快遞超7成份額二三線品牌或加速出清
8月27日晚間,韻達速遞公布2018半年報,至此,國內快遞企業六大上市公司均已發布上半年的經營業績。依據財報數據,在A股上市公司中,韻達、圓通、順豐、申通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達33.78%、20.26%、18.59%、16.21%;在營收方面,圓通以46.95%的營收增幅位居第一;以商務件為主的順豐憑借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單票收入,以及僅次于韻達與百世的業務量增速,實現了425.04億元的營收,維持行業領先水平。
在業務量方面,南都記者梳理國家郵政局和各企業披露的半年財報統計數據獲悉,今年上半年,韻達、申通、圓通、中通、順豐、百世六家企業完成快遞業務量分別占全國快遞業務總量(220.8億件)的13.56%、9.26%、12.7%、16.8%、8.4%和10.10%。其中,中通快遞以16.8 %的市場份額繼續領先,韻達速遞以52 。26%的業務量同比增長幅度位居行業首位;上半年“三通一達”企業共計完成業務量116 。29億件,占據全國超過一半的市場。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行業集中度也加速提升。
有業內人士表示,受益電商發展的推動,快遞行業繼續維持超20%的增速。但由于快遞小件化和行業成本下降,快遞單票收入總體繼續下降也是大勢所趨。
韻達面單、中轉費
收入占比35%和53%
國家郵政局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220.8億件,同比增長27.5%,相比而言,在A股上市公司中,韻達和順豐分別以52.26%和35.29%的業務量增速,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
韻達半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在科技驅動、服務引領及精細化管理下,上半年公司累計完成快遞服務業務量達29.95億票,增速高出行業平均增速90%;受業務量快速增長帶動,報告期營業收入達59.03億元,以36.95%的同比增速高于順豐,其中快遞業務收入52.08億元,占營業收入88.23%,同比增長33.29%,成為了營收最主要的來源。此外,韻達方面表示,報告期內業務量增長令面單銷售收入、中轉業務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據統計,按照產品來分,面單銷售收入和中轉費收入分別占據了上半年營收的34.96%和53.09%。分析人士認為,快遞行業增長依舊受電商行業發展推動。在網絡購物消費規模持續保持30%左右的增速背景下,整個快遞行業保持超20%的增速也算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入和件量均呈現出明顯上漲的同時,韻達業務量增長致運輸、人力等成本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0.85%,高于營收增幅。對此,韻達方面介紹稱,采取了轉運中心自營、加大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等核心資源投入等方式降低全網鏈路交易成本。據統計,上半年韻達快遞產品單票收入持續低于行業水平的情況下,快遞服務毛利率30 。64%,同比提高0 。19%,較報告期初提高1.65%。
韻達方面透露,上半年關于豐巢科技股權轉讓事項正有序推進,未在報告期內產生利潤,若本次交易順利完成,預計將會為上市公司帶來非經常性的一次性稅后收益約4.4億元,增加運營資金。業內人士分析稱,上半年韻達業務量和市場占有率提升頗為亮眼,但在高度依賴電商件、同質化服務引發行業價格戰、加盟制風險等壓力下,企業能否維持現有增長局面值得關注。
南都記者梳理多家公司1-7月經營數據發現,除了韻達在完成的業務總量方面成績亮眼,另一方面,在通達系快遞業務量排名中暫時墊底的申通快遞自4月起進入逐月增長的狀態,7月份的單月業務量達到了4.18億票,創造了今年以來最好的業績。
長城證券研究所分析師羅江南指出,申通7月經營數據呈現加速態勢,業務量數據顯著邊際改善,除了讓利加盟商提升積極性、收購轉運中心降本增效之外,積極整合出口專線產品,與菜鳥、考拉等大平臺合作,完善發展冷鏈倉儲配送業務,經營層面的各項舉措共同促進了公司業務量的增加。
快遞單票
收入總體繼續下降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在業績增長的同時,上半年通達系快遞企業的單票收入總體呈現出下降趨勢。韻達在半年報中提到,報告期內公司單票快遞業務收入1 。74元,同比減少0 。25元/票。韻達則表示,單票業務收入下降,主要系公司貨品結構持續優化(變小變輕)、電子面單使用率提升、加盟商直跑等原因所致。圓通在半年報中同樣提到,今年上半年隨著電子面單使用比例的提升等原因,公司單票快遞產品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0 。06元至3 。57元,降幅為1.60%。而對比申通上半年發布的財務數據可以發現,公司2017年度電子面單使用比例已經從75.11%提高到報告期的96%以上,在提高分揀效率的同時,降低了業務成本。
在運營方面,通過提高自有車隊投入、調整派費、規模化降低運能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加盟商成本等多渠道降低全網運營成本,也成為了快遞企業提高利潤、提升網絡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例如,申通快遞在今年4-6月、8月等不同時間段密集布局轉運中心直營化業務,先后發布公告斥資收購旗下位于北京、廣東、湖南等電商物流需求旺盛地區的全資子公司推進重點城市轉運中心直營化進程,以集約化模式降低干線運輸成本、提升分揀時效。依據申通方面的數據,截至報告期末,干線運輸車輛自營率為57.91%,全網共有轉運中心68個,自營轉運中心50個,自營率約為74%;干線運輸全部采用集約化模式,最大化降低運輸成本,讓利給末端網點。韻達半年報則透露,在樞紐轉運中心實現100%自營基礎上,為滿足客戶差別化需求為導向,實施了“控重、控泡、控大”經營策略,優先獲客小件、輕件,促使貨品結構持續優化,令快遞服務單票重量同比下降13.66%,降低快遞單件中轉和運輸的成本,報告期快遞服務單票成本為1.206元,同比下降12.74%。不過,南都記者留意到,這一降幅還是低于單票快遞業務收入14%的減少幅度。
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韓軼超的研究報告認為,今年二季度以來,龍頭企業份額戰有所加劇,價格競爭難以避免:一方面,二三線企業加速出清(或轉型),市場份額向頭部集中;另一方面,圓通、申通業務量增速環比持續回升。雖然龍頭企業的硬件短板正逐漸彌合,但考慮到快遞網絡運營及加盟商管理作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出色的精細化管理仍然能夠成為公司競爭的護城河。
依據披露的數據,圓通和中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舉措頗為相似。圓通在半年報中介紹稱,上半年加大投入對部分樞紐轉運中心進行自動化升級與改造;繼續購置干線車輛、實施機隊升級,完善公司運能體系能力建設;加大大方車、甩掛使用率,實現運力統籌、提升車輛運營效率、提高議價能力;數據顯示,今年6月末,圓通自有運輸車輛達1244輛,實際投入運營車輛740輛,自有運輸車輛占比快速提升,單票運輸成本為0.84元,降幅達9.32%。
而對于中通的單票運輸成本由0.71元下降至0.60元,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在財報電話會上作出了類似的解釋稱,主要因“包裹重量的下降和車型的優化、牽引車占比的增加,并逐步降低對外部第三方物流車的依賴性”,他透露,今年中通還將減少中轉環節、持續增加分撥中心自動化分揀設備投入,進一步降低人力成本。
“根據目前發布的數據,頭部快遞企業總體上都保持中高速增長,反映出相關企業越來越重視快件中轉設備機械化,未來自動化程度會越來越高。”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對南都記者表示,與此同時,按照往年經驗,受到下半年高峰期業務量增加、年終業績、員工流動性、產品費用調節等一系列因素影響,涉及快遞業務相關的資金、場地、設備、人力、技術等方面的公共成本需要,三季度后期和四季度快遞企業成本投入或將急劇增加,推動快遞價格呈現出上升態勢。
國際、冷鏈等成快遞企業新增長點
當前,快遞行業進入龍頭競爭階段,運營效率與新業務卡位逐漸成為目前競爭的核心。
國家郵政局在《關于2018年上半年郵政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的通報》中提到,上半年快遞物流領域投融資規模超過1000億元,投資方向主要集中在即時配送、快運、末端配送以及轉運中心建設;醫藥、冷鏈、生鮮等高附加值服務逐漸成為行業新增長點。結合此輪半年報數據可以發現,包括順豐、圓通等在內的快遞企業在傳統經濟件、時效件基礎上,不斷向多元業態延伸,國際、冷鏈、快運等新業務帶來的營收占據了總營收的重要部分。
不同于通達系企業大部分訂單來源于淘寶件,主打中高端快件市場的順豐速運在今年上半年的快遞單票收入和總營收始終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依據順豐披露的半年報數據,在425.04億元的營業收入中,除了傳統的時效件和產品,同城配、重貨、冷運、國際帶來的營收增幅均超過了40%。今年8月,順豐控股與美國夏暉集團正式宣布成立新夏暉公司,發揮雙方在冷鏈物流領域的優勢和協同效應,優化冷鏈物流解決方案;半年報還透露,在開發和提供國際物流產品等跨境貿易方面,順豐控股和U P S于2017年5月宣布在香港成立的合資公司目前已投入運營,有利于長期國際戰略布局。
圓通速遞上半年同樣在國際業務方面有較大的投入,依據半年報披露的數據,各主營業務產品中,國際快遞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了51.71%,增速甚至高于國內時效產品,也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102.81%,體現了去年收購先達國際和國際化樞紐方面布局的成效。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圓通國際業務凈利潤達3802.40萬港元,同比增長93.91%,近期先后參與香港國際機場、嘉興機場世界級物流樞紐建設,以期進一步拓展跨境物流資源。
趙小敏告訴南都記者,發展冷鏈、國際、重貨等新業務具有較高的挑戰門檻,對于加盟制快遞企業來講,新業務的拓展固然重要,但現階段更需要鞏固主流業務,以電商快遞件為核心,否則一旦失去該領域的主營優勢,未來經營將會非常艱難。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對南都記者指出,快遞上市公司整體利潤增勢明顯,體現出尤其是粗放發展的加盟式快遞企業在降本增效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從企業經營角度看,快遞民企整體步入升級戰,正向綜合性新物流發展,面對超級電商平臺和順豐等生態型企業,通達系快遞企業上半年投資布局強化了兩方面布局———一是倉配網和控制力,擁有倉配網控制力的加盟式快遞,就有了穿透生態型對手和平臺型企業無形中的天花板,強化服務品質提升;二是信息化和智能化投入,擁有數字物流服務能力可以深度穿透供應鏈服務,獲取價值鏈高端紅利,接下來,智能化發展和供應鏈服務競爭,仍將加速快遞物流市場的升級發展。
- 4-7· 通達555個港口!西部陸海新通道13+2機制有多給力?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10· 浙江加速交通設施數字化轉型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0· 品牌全新升級,牛卡福推出“一站式智慧物流解決方案”,開啟新征程 劍指年均收入增長50%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