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中國物流大生態的發展趨勢,京東物流“新一代物流”戰略,合伙趨勢
2007-2017,過去10年中國物流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國電商的快速發展,倒逼著中國物流的發展。如果沒有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國物流還是處于B2B的合同物流時代,B2C和B2B2C對物流服務的要求,加速了中國物流在過去10年的轉型升級,成就了一大幫快遞企業在2016-2017上市。未來3年中國物流發展的趨勢分析,從京東2017年12月11日的“2017全球新一代物流峰會”說起。為什么要從京東角度去分析,因為物流是服務于商流的,未來3年商流的控制權在誰手上,誰將定義這個產業鏈規則,誰將是這個供應鏈的鏈主。
未來的中國商業一定是互聯網商業主導的中國新經濟,京東作為互聯網新商業自建物流體系的代表,有著重要的行業標桿價值。
“2017全球新一代物流峰會”主題是:智慧無界,產業升級。用三個詞來定義了未來的物流業態:短鏈(Short-chain)、智慧(Smartness)、共生(Symbiosis),即3S新一代物流理論。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的官方解析定義是:在消費、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的作用之下,物流將邁入新的時代,并呈現出短鏈、智慧和共生的特征,未來物流的產業角色將被重新定義。
1.短鏈:
過去,一個商品從生產出來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過諸多環節,平均至少被搬運5次以上。整個鏈條非常長、環節繁多,以至于很難進行靈活的調整,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效率的大大降低和成本大幅增加。
新一代物流將通過短鏈,實現高效、精準、敏捷的服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首先是減少搬運,快速交付。減少商品搬運次數,通過倉配一體服務模式,縮短中間鏈條,同時,優化倉儲網絡布局,把商品放到離消費者最近,快速交付。
2)其次是洞察消費,精準觸達。洞察消費者需求,設計個性化的物流服務,還可講消費分析反向輸出給品牌商,促使精準供應/營銷/服務,推動整個供應鏈優化。
3)最后是個性響應,隨需應變。業務可以隨意搭配,滿足客戶不同需求,各參與方直接高效對接,應對需求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2.智慧:
過去,在倉儲、分揀等環節投入使用自動化設備來提升運營效率,但這僅僅是對體力的一種放大。而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機器人等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物流將在智能化方面產生根本性的變化。整個物流體系都將實現操作的無人化、運營的智能化和決策的智慧化。
1)在操作層面,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促使物流各環節上的無人化正在實現,推動物流行業第一次真正脫離人力的約束。
2)在運營層面,大數據、人工智能將驅動倉運配全鏈路的智能化,使得龐大的物流網絡得以有序、高效的運轉。
3)在網絡協同層面,智能技術讓整個社會化的協同變得更有可能,我們有能力從整個供應鏈條做到全局化優化,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和商品流通效率的飛躍發展。
3.共生:
過去,物流企業更多的是通過縱行一體的深化發展,追求規模經濟,實現部分物流節點上的體驗、效率、成本的最佳。當前,我們應該重新定義物流的產業角色,從供應鏈和價值網絡全局去重新規劃行業間、物流企業間的分工和協同化發展。同時,新一代物流應秉持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據悉,京東的無界零售背后的物流變革,將以3S理論為核心的新一代物流方向發展。
合伙的年代!!!
似乎一夜之間,物流企業開始滿世界地尋找合伙人,尤其是在物流貨代行業,不論是德邦等大企業,還是安能等原先做零擔貨運的企業,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號召下,物流企業似乎都成為了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動者,開啟了合伙人新模式和“員工合伙人制”。
如何建立合伙人文化,讓員工與公司形成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讓員工轉變打工心態,從過去為老板干轉變為自己干,把企業做大,做成功。
合伙人文化模式
合伙人是未來發展必然趨勢,德邦,萬科、華為、海爾、小米等著名的公司都在紛紛推行合伙人管理模式,讓員工與公司形成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讓員工轉變打工心態,從過去為老板干轉變為自己干。
建立合伙人制度管理
讓員工為自己干等于為公司干,必須建立合伙人的制度,合伙人的制度包括進入機制、發展機制、考核機制、分配機制、淘汰機制、退出機制等制度。
合伙人主要模塊:
股權激勵,股份分配、股份與資金來源、激勵目的、激勵模式、激勵對象與考核、股份管理等
股權激勵,是指通過企業員工獲得公司股權的形式,使其享有一定的經濟權利,使其能夠以股東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使其盡心盡力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是公司發展必要的一項相對長期的核心制度安排 ,
“人才”是未來競爭的核心力,大多企業都認知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機制和體制中并沒有完全的深入,企業有留人的心卻沒有留人的真正機制。
一、留人機制
1、期權機制
核心人員期權操作方法:
1)、挖掘詳細需求(車、房、錢、股份;買10萬的大眾)
2)、評估滿足需求需要什么條件(評估一下發現,如果只要再做三年就可滿足)
3)、幫助實現(只要你再干三年,就送一輛10萬的大眾給你)
4)、簽字畫押按手印
操作示范:物質可以先給,錢不能先給
◆車:如果先給車,車屬公司;油費可由公司報銷一部分;出現事故有員工承擔;
◆錢:期權機制的時間里,可直接給或按月支付;
◆如:10萬,可一次性給10萬,也可每月給一萬,十個月給清。
全員期權操作方法:
如:
◆連續一年考核達到80%以上,多給年薪20%(年薪兩萬,則給4000),
◆二年中有23個月考核達到80%以上則第二年多給年薪35%(年薪兩萬,則給7000),
◆三年中有34個月考核達到80%以上,則第三年多給年薪50%(年薪兩萬,則給10000)
二、股權機制
1.進入機制
入股核心:讓一伙人共同為企業操心。
入股命脈:
A、必須能獨當一面;(不能獨當一面,入股就是負擔;家人不能獨當一面,也不能分股份)
B、必須在每個層面吸納股東(不是缺人才,是有人才沒有給股份;如:財務總監,銷售第一名,技術總監)
C、必須帶錢、帶人(直屬親屬不要拿錢,外人必須拿錢買老板創業幾十年的心血拿錢了才會重視;老板不能給外人入股)
退出機制的核心就是預防事情的發生
2.退出機制
命脈就是:害怕什么就把什么列為退出機制
◆如:害怕中途退出列為退出機制。如果中途退出,則凈身出戶,只享受當年已發生的利潤的分紅(中途退出就等于暗殺)。
◆如:害怕出賣公司,則把出賣列為退出機制。如果出賣公司,則凈身出戶只享受當年已產生的利潤分紅(只要出賣公司,就是心不在公司,跟老板就不是一條心)
◆如:害怕遇到天災不能勝任,則把遇天災人禍不能勝任列為退出機制。如果遇天災不能勝任,則必須做股權處理
三、股權如何處理
1、對內轉讓(對董事會成員轉讓);
2、對外轉讓(對想入股的員工轉讓;必須通過全部股東通過)
3、稀釋(逐年減少至退出;合作幾年按幾年時間退出;每年享受股份分紅逐年減少);
如:某人擁有10%股份,大家合作了5年,在以5年退出,每年減少2%,每年享受足額分紅:第一年10%;第二年8%;第三年6%;第五年5%第六年0,已退出。
四、股份操作流程
1、列出入股的標準及條件
2、符合入股條件者,可寫入股申請書(看意愿);
3、一個一個或一部分一部分進入(股份改革是持續的事;要做到入股者求你;你必須讓一至二人入股后,并跟老板成為一條心后,再吸收新的股東,這樣才能駕馭;必須保證能掌控駕馭);
4、明確合作年限(10年、20年;合作期內只能做公司的事);
◆寶能系入侵萬科 絞殺大戲開始
◆1號店股權變局,創始團隊失去控制權
◆俏江南張蘭PE對賭協議失敗,踢出董事會
◆真功夫家族企業的股權相爭,蔡達標入獄14年...
這些事件的根源,都在于創始人團隊搭建之初,沒有對股權結構進行合理的設計,沒有充分反映創始人對企業的貢獻。
實際上,一家公司不合理的股權結構,相比其他問題,更有可能讓一個本來不錯的初創公司分崩離析。
企業的股權架構設計:核心是老大的股權設計,老大不清晰,企業股權沒法分配。
創業企業,要么一開始就有清晰明確的老大,要么磨合出一個老大。
企業有清晰明確的老大,并不必然代表專制。蘋果、微軟、Google、BAT、小米……這些互聯網企業都有清晰明確的老大。
老大不控股時,這些企業都通過AB股計劃、事業合伙人制等確保老大對公司的控制力。創業團隊的決策機制,可以民主協商,但意見分歧時必須集中決策,一錘定音。
股權結構要如何設計,它本身就是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在沒有能力分配股權或者懂得股權結構之前,往往無法預測到它的結果,但是當結果產生的時候,也已經無法修改了。
股權,做為企業的命根,股權該如何去合理分配,往往成為一個難題。
誤區一、按出資比例來分配股權
◆在過去,如果公司啟動資金是100萬,出資70萬的股東即便不參與創業,占股70%是常識;
◆在現在,只出錢不干活的股東“掏大錢、占小股”已經成為常識。
◆在過去,股東分股權的核心甚至唯一依據是“出多少錢”, 「錢」是最大變量。
◆在現在,「人」是股權分配的最大變量。
誤區二、平分股權
從公司創始開始,“丑話”應該說在前面。如果是五個好兄弟的話,股份就平分,每個人20%。看起來好像很公平,但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其實并不公平。
這種平分股份的方法從一開始就種下了分歧的種子。
有能力的人會想:我比他們都能干,但為什么股份和大家一樣?沒能力的人可能會想:我可以混日子,吃這份股權。
如果處理不好,這種矛盾會爆發出來,會導致公司崩盤。
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本分享公司發展成果是企業收入分配體系改革的必然方向!企業的核心命題是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股權激勵是解決企業價值分配問題的根本性制度!
其實股權激勵與公司大小規模是沒有必然聯系的,企業越小越需要進行股權激勵!
因為和大企業比,小企業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品牌,拿什么來吸引和留住人才?給不了別人現在,就要給別人未來!!
然而在這合伙制的時代,企業發展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
◆合伙人股權怎么分,什么時候分,分多少最合理?
◆給員工股份不愿意出錢買怎么辦?
◆想要留住人才,激勵管理層、讓員工有歸屬感,該從哪方面入手?
◆不懂如何估值,從而“賤賣”自己的股權?
◆股東和投資人后續無法進入與退出的尷尬局面?
◆企業融資后股權被稀釋,沒能保持控制權和經營權的統一?
股權問題,在每個企業的生命當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有多少企業家因為不懂股權,公司天天上演三國演義,五王爭霸戰中,業績、利潤、積極性大幅度受損。所以在這個合伙制的時代下,一套有效的股權布局機制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 6-30· 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 6-30· 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
- 6-30·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武漢生產服務型等30個國家物流樞紐納入建設名單
- 6-23· 中國跨境電商年出口規模突破2萬億元
- 6-9·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新一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 6-9· 生態環境部:聚焦建立長效機制 推進機動車排放源頭管理
- 2-28· 中國重汽HOWO新能源輕卡:電力“馬拉松”,想贏就能盈!
- 2-26· 中國重汽輕型汽車即將首秀北京國際房車展,實力新車搶鮮品鑒
- 2-20· 從殘值焦慮到高效流通:解析中國重汽二手車全價值鏈運營的創新之路
- 2-17· 2025旗開得勝!中國重汽1月銷量強勢開局,全年熱銷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