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tDNA聚合酶對dUTP的耐受性對實驗結果有以下影響:1.**防止交叉污染**:BstDNA聚合酶具有較高的dUTP耐受性,這意味著它可以在反應體系中添加dUTP/UDG酶防污染系統的情況下工作,有效防止LAMP產物的交叉污染,確保數據的準確性。2.**保持靈敏度和擴增效率**:即使在引入dUTP/UDG酶防污染系統,使用dUTP替換dTTP的情況下,BstDNA聚合酶的靈敏度及擴增效率不受影響。實驗數據顯示,在反應體系中添加dUTP對BstDNA聚合酶的擴增靈敏度和效率沒有負面影響。3.**提高實驗的可靠性**:由于BstDNA聚合酶能夠在高濃度的dUTP存在下保持活性,這使得它在進行等溫擴增時更加可靠,尤其是在需要防止DNA污染的實驗中。4.**兼容dUTP/UDG系統**:BstDNA聚合酶對dUTP的耐受性好,高度兼容dUTP/UDG系統,這對于避免交叉污染和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至關重要。綜上所述,BstDNA聚合酶的高dUTP耐受性為等溫擴增實驗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優勢,即在保持高靈敏度和擴增效率的同時,能夠有效防止交叉污染,從而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Uracil-DNA Glycosylase (UDG) 是一種在DNA修復過程中起作用的酶,其主要功能是識別并去除DNA中的尿嘧啶堿基。HIV-1 TAT (48-60)
蛋白A-微球菌核酸酶(pA-MNase)是一種特殊的融合蛋白,它結合了蛋白A和微球菌核酸酶(MNase,MicrococcalNuclease)的特性。以下是pA-MNase的一些關鍵特點和應用:1.**融合表達產物**:pA-MNase是蛋白A與微球菌核酸酶MNase的融合表達產物,因此它同時具有ProteinA的抗體結合活性和MNase的核酸內切酶活性。2.**雙重功能**:由于其雙重功能,pA-MNase常用于蛋白質-DNA相互作用研究,特別是在ChIC(ChromatinImmunocleavage)和CUT&RUN(CleavageUnderTargetsandReleaseUsingNuclease)技術中。3.**ProteinA的特性**:ProteinA是一種發現于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的細胞壁表面蛋白,分子量為42kDa,能特異性地與哺乳動物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結合,通常結合部位為免疫球蛋白的Fc區。4.**微球菌核酸酶(MNase)的特性**:MNase是一種核酸內切酶,能夠降解核酸,常用于降解蛋白質制備中存在的核酸,減少細胞裂解液的粘度,以及用于染色質結構分析和快速RNA測序。5.**反應條件**:MNase的反應條件包括1XMicrococcalNucleaseReactionBuffer,需要補充100μg/ml重組白蛋白,分子生物學級,并在37°C下孵化。Recombinant Human GM-CSF R alpha Protein,His Tag泛素化蛋白隨后被靶向到26S蛋白酶體進行降解,或出現蛋白位置或活性變化。
核酸內切酶VIII(EndonucleaseVIII)是一種來自大腸桿菌的DNA損傷修復酶,具有以下特點:1.**雙功能活性**:核酸內切酶VIII具有N-糖基化酶(N-glycosylase)活性和AP裂解酶(AP-lyase)活性。2.**釋放受損嘧啶堿基**:N-糖基化酶活性可以釋放雙鏈DNA上受損的嘧啶堿基,如胸腺嘧啶乙二醇和尿嘧啶乙二醇,生成一個脫嘌呤(apurinic,AP)位點。3.**切割AP位點**:AP裂解酶活性可以切割AP位點的3'和5'端,產生一個具有3'和5'磷酸的堿基缺口(Gap)。4.**識別并切除受損堿基**:核酸內切酶VIII可以識別并切除多種受損堿基,包括尿素、5,6-二羥基胸腺嘧啶、胸腺嘧啶乙二醇、5-羥基-5-甲內酰脲、尿嘧啶乙二醇、6-羥基-5,6-二氫胸腺嘧啶和甲基羥丙二酰脲。5.**與EndonucleaseIII的區別**:雖然核酸內切酶VIII與核酸內切酶III相似,但核酸內切酶VIII具有β和δ裂解酶活性,而核酸內切酶III具有β裂解酶活性。6.**應用領域**:核酸內切酶VIII可以應用于單細胞凝膠電泳、NGS建庫中DNA損傷修復、酶法合成DNA中釋放DNA鏈、堿洗脫,搭配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進行含U片段的克隆等。
BsuDNAPolymerase(嗜熱脂肪芽孢桿菌DNA聚合酶)在PCR中的應用具有多個優勢,以下是一些關鍵點:1.**鏈置換活性**:BsuDNAPolymerase具有很強的鏈置換活性,這使得它非常適合于等溫擴增技術,如重組酶聚合酶擴增(RPA)。在這些技術中,BsuDNAPolymerase可以快速、高效、特異性地擴增模板,在10到30分鐘內將痕量的核酸模板(低至單拷貝)擴增至可以檢出的水平。2.**高溫穩定性**:BsuDNAPolymerase在高溫下保持活性,這使得它在一些需要高溫反應的實驗條件下表現出色。3.**高靈敏度和特異性**:BsuDNAPolymerase在等溫擴增中展現出高靈敏度,能夠將微量核酸模板擴增到可檢測水平。同時,它也具有高特異性,減少了非特異性擴增的風險。4.**簡化的樣品處理**:BsuDNAPolymerase可以直接對復雜樣品進行擴增,無需事先進行復雜的核酸純化和提取步驟,節省了時間和成本。5.**可擴增DNA和RNA**:BsuDNAPolymerase不僅可以擴增DNA,還可以直接擴增RNA,省去了額外的逆轉錄反應(cDNA合成)步驟,這對于RNA的檢測和分析更加方便快捷。6.**無核酸外切酶和RNase殘留**:BsuDNAPolymerase在生產過程中確保無核酸外切酶、切口酶及RNase殘留,這有助于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和重復性。Endo H,糖苷內切酶 H 具有高度特異性的催化活性,它能夠特異性地水解 N - 連接寡糖鏈中兩個糖苷鍵。
嗜熱脂肪芽孢桿菌DNA聚合酶I(BstDNAPolymeraseI)是一種熱穩定的酶,它在高溫下(55-65°C)仍然保持活性,這使得它在分子生物學實驗中非常有用,尤其是在需要高溫反應的實驗中,如熱循環擴增(PCR)。BstDNAPolymeraseI具有以下特性:1.**熱穩定性**:BstDNAPolymeraseI在高溫下具有較高的穩定性,適用于高溫反應的實驗,如PCR。2.**3'到5'外切酶活性**:這種酶具有3'到5'外切酶活性,能夠切除DNA末端上的非特異性引物和雜交DNA,使其成為等溫擴增應用的理想酶。3.**耐鹽性**:BstDNAPolymeraseI在高鹽條件下仍能保持穩定活性,這在一些特殊的PCR應用中非常有用。4.**等溫擴增**:由于其3'到5'外切酶活性,BstDNAPolymeraseI用于等溫擴增反應,如LAMP技術,這種技術能夠在恒溫下進行DNA擴增,無需繁瑣的溫度循環。5.**快速PCR**:由于其高溫穩定性,BstDNAPolymeraseI也可用于快速PCR反應,縮短了實驗時間。6.**高GC含量模板擴增**:BstDNAPolymeraseI對高GC含量模板的擴增效果較好,因此在一些難擴增的模板中表現出色。泛素分子可以通過其內部的賴氨酸殘基(如Lys48)與其他泛素分子形成多聚泛素鏈。Magainin 1
Cpf1是一種新發現的類2/型V CRISPR-Cas DNA內切酶,在不同系統中顯示出一系列的活性。HIV-1 TAT (48-60)
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VacciniaVirusDNATopoisomeraseI)與細菌DNA拓撲異構酶的主要區別如下:1.**來源不同**:-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來源于牛痘病毒,是一種真核生物病毒中的酶。-細菌DNA拓撲異構酶則來源于原核生物,如大腸桿菌的ω蛋白等。2.**功能特性**:-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能夠解旋DNA的超螺旋結構,并且識別并切割雙鏈DNA末端[5’C(T)CCTT],與DNA形成共價連接形成穩定復合物,遇到DNA的5’-OH基團后,重新連接形成完整DNA鏈。-細菌DNA拓撲異構酶,如大腸桿菌的ω蛋白,主要功能是催化DNA鏈斷開和結合的偶聯反應,以改變DNA的拓撲結構。3.**活性條件**:-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即使在Mg2+不存在的條件下也顯示活性。-細菌DNA拓撲異構酶可能需要Mg2+等金屬離子作為輔因子來發揮活性。4.**作用的DNA鏈**:-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能使正負兩方的超螺旋分子均形成松散型。-原核生物由來的DNA拓撲異構酶I只作用負鏈的超螺旋分子。5.**共價鍵形成**:-牛痘DNA拓撲異構酶I與DNA形成共價連接,此酯鍵中所貯存的能量可能在切斷端的再結合上起著作用。-細菌DNA拓撲異構酶在原核生物中是游離型的5′-OH末端扣3′-磷酸末端與酶形成共價鍵。
HIV-1 TAT (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