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的長協采購過程中,電廠“殺價”很快,只有終53.51厘/千瓦時(5分35)的度電折讓價格只出現了兩三天,多數時段的折讓價格是在3分/千瓦時左右。而廣東相當一部分售電公司給用戶的折讓價格普遍是5分左右,三分錢的折讓價格意味著售電公司每度電將虧損兩分錢。“肯定是有猶豫,就想著去現貨市場賭一把”。與中長期交易不同,電力現貨交易為實時交易、實物交割,所有物理電量均在現貨市場買賣。根據交易規則,符合準入條件的發電企業、售電公司、電力用戶等市場主體,通過集中競價、按節點邊際價格出清的市場化交易方式,開展現貨電力交易。2020年8月,廣東電力現貨結算試運行中,由于現貨出清價格較低,售電公司大賺了一筆。不少售電公司認為即使拿不到長協電量,只要開展現貨月,賭一把還是能彌補虧損,甚至有點小收益。面向新能源企業,交易中心開辟專屬綠色通道,助力綠電高效入網、順暢交易,推動雙碳目標實現。東莞綜合電力市場交易中心哪家好
2021年,山東省、浙江省也先后發布文件,鼓勵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電力就地就近開發利用,開展市場化交易。沉寂兩之后,2022年1月初,由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及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的《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中也提及,要完善配套政策機制,推動增量配電企業發展綜合能源服務,創新發展新能源直供電、隔墻售電等模式。近日,國家發展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意見》明確了分布式發電就近市場化交易的政策和機制。支持分布式發電(含電儲能、電動車船等)與同一配電網內的電力用戶通過電力交易平臺就近進行交易,電網企業(含增量配電網企業)提供輸電、計量和交易結算等技術支持,完善支持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的價格政策及市場規則。江門電網電力市場交易中心企業“直購電”試點,區別于目前我國主流的電網“統購包銷”供電模式。
長協量不足,發揮“壓艙石”的作用就大打折扣。“拿不到長協就等于拿不到批發價,再加上今年用電負荷增長,批零倒掛就是這么來的。”九州售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曉輝說。批零倒掛,即批發價高于零售價,電被貴買賤賣。廣東不少售電公司誤判了今年的供需形式,仍以低價與用戶簽約,成為點燃危機的“引線”。有的售電公司今年從用戶側簽到了好幾十億度的電量合同,比去年增長了10億度以上。如今,這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包袱,“電量越多,虧得越慘”。
由于一次性將全部工商業用戶納入電力市場存在困難,目前引入電網企業代理購電機制進行過渡。對暫未直接進入電力市場購電的工商業用戶由電網企業代理購電,代理購電價格主要通過場內集中競價或競爭性招標方式形成。從價格形成機制來看,電網企業代理用戶電價與市場用戶電價的差異主要體現在購電價格上。按照文件要求,優先發電電量的低價電源用于保障居民和農業用戶,如有剩余,可作為電網企業代理工商業用戶的部分電量來源,不足部分才通過市場化采購。電源的差異決定了代理購電價格和市場化價格有可能存在差異。電力市場交易中心積極拓展跨區域合作,打通省際壁壘,構建大電網交易格局,實現資源互通有無。
售電公司認為,電力市場加速建設是解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過程中各類主體間利益矛盾的比較好手段,在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頂層設計下有望提速,市場化環境下具備靈活調節能力的火電、儲能、抽蓄等或優先受益,以售電和信息化角度切入電力市場領域的標的也有望收獲成長。東北證券表示,電力體制改所撬動的投資和帶有的經濟杠桿,正是產業政策良好的發起點和落腳點,必須重視電力體制改的潛在規模和社會效應。展望未來,在新基建成為穩增長、逆周期的主要發力點的大背景下,電力體制改,特別是其涉及的新能源發電及電網改造,將是促進投資規模擴張的重要渠道。電力市場交易中心的交易可以提高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廣州現代化電力市場交易中心電話
電力市場交易中心,建立誠信交易體系,營造良好市場氛圍。東莞綜合電力市場交易中心哪家好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和能源局綜合司2017年12月28日,下發《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補充通知》,進一步明確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的有關事項。2018年4月3日,國家能源局印發《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暫行管理辦法》,允許分散式風電項目向配電網內就近電力用戶直接售電。2019年9月12日,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公室公開對《江蘇省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規則(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文件第二條明確“本規則適用于江蘇現階段開展的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意味著只有納入試點的項目才允許適用此交易規則。江蘇作為能源消耗的大省,其示范與帶頭意義不言而喻。東莞綜合電力市場交易中心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