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9號文的印發,是中發9號文發布以來的一次重大改節點,是對前期電改的升華與深化,目的是推動發電側和用電側建立“能漲能跌”的市場化電價機制,取消工商業目錄電價,推動工商業用戶全部入市,價格由市場形成。此次改,對發、輸、配、售全產業鏈,以及電改的未來發展方向將產生重要影響。長江證券認為,本次電價政策的調整具備重要的跨時代意義:放開發電側部分電源和部分用戶,標志著中國電價機制由多年的“計劃”和“市場”雙軌并行制,開始向完全市場化的軌道探索。電力市場交易中心的交易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和參與者進入電力市場。深圳現代電力市場交易中心服務至上
“可能有一批售電公司要跑路了”到了7月,形勢仍未見好轉。廣東的售電公司早已哀號一片,不少售電公司退意已現。此前,廣東多家售電公司聯合向主管部門及交易中心致函,呼吁停市。在這份名為《緊急呼吁暫停廣東電力市場交易和結算的建議》的聯名信中,售電公司披露了“危情”:一、1~4月已結算統計三分之一售電公司賬面虧損;二、5月現貨交易成交價格遠超基準轉換價格463厘/千瓦時;三、市場阻塞盈余虧空費用超11億元分攤給售電公司;四、6月月競價格創歷史新低的-19.1厘/千瓦時。多位受訪的售電公司人士將呼吁停市比作式自救,“虧得厲害,實在撐不下去了”。有廣東市場人士認為,“可能有一批售電公司要跑路了”。這與售電公司入場之時的情形,構成了鮮明的反差?;葜萃茝V電力市場交易中心生產廠家電力市場交易中心,憑借專業機制,保障電力交易的穩定與安全運行。
三是探索開展綠色電力交易,通過市場化方式發現綠色電力的環境價值,做好綠色電力交易與綠證交易、碳排放交易的有效銜接。四是健全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機構,鼓勵“隔墻售電”、鼓勵電力就地平衡,實現新能源就地平衡與擴大消納范圍的有機統一。2月10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明確要求,“十四五”時期,基本建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較完善的政策、標準、市場和監管體系,構建以能耗“雙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標制度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推進機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基本制度和政策體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滿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規?;娲茉创媪俊⒛茉窗踩U夏芰Φ玫皆鰪姷哪茉瓷a消費格局。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袁家海認為,交易規則不透明和缺乏避險工具,以及缺乏電價疏導機制,都是售電公司困境的原因。另一邊方面,沒有能力的售電公司,沒有電源資源支撐或沒有客戶能源管理能力,長期不具備市場競爭能力。蔣科認為,售電公司既不專業,也不團結,處于一盤散沙的狀態。面對電廠側的殺價,缺乏風險防控和對沖機制的售電公司只能眼睜睜地挨打。多位售電從業者判斷,這場價格沖擊波過后,售電市場將經歷一次大洗牌,未來不少售電公司將會被踢出局。6月4日,廣東電力交易中心發布了《關于征求售電公司退出管理辦法和保底售電實施方案意見的通知》,明確了廣東售電公司的退出機制和啟動保底售電服務的具體細則。電力市場交易中心是一個專門負責電力交易的機構。
一是要提升電力市場的適應性,增強可再生能源特性需要的市場“流動性”,鼓勵新能源采用報價報量的方式參與市場,并提出“報價未中標電量不納入棄風棄光電量考核”和通過現貨市場實現調峰服務。二是配合新能源“大電量、小容量”的生產特性,推動新型電力系統中傳統機組由提供“大電量、大容量”轉向提供“小電量、大容量”,建立適應這一變化需要的容量成本回收機制,實現傳統機組主要依靠提供新型電力系統所需有效容量(即提供負荷高峰時段的“大容量”)生存發展新投資回報機制。電力市場交易中心攜手金融機構,創新電費結算方式,簡化流程、降低成本,加速資金回籠流轉?;葜萘Ⅲw化電力市場交易中心性能
交易中心通過科學的價格機制,引導電力資源實現高效市場配置。深圳現代電力市場交易中心服務至上
三、“隔墻售電”受阻的根本電網公司的利益與電價機制不論是增量配網、微電網還是隔墻售電,都會對電網的既定利益構成了較大沖擊,這就顛覆現有電網商業模式,打破壟斷交易模式,影響了電網企業的利益,這是新型電力商業模式發展的根本原因。增量配電網同樣存在相同的本質性問題。2017年11月3日國家發展委、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的“電力體制專題會議”紀要,現階段不允許增量配網直接接入電源,主要是擔心增量配網直接接入電源會出現規避交叉補貼的問題。深圳現代電力市場交易中心服務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