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裝置構成:蓄冷介質:要求:單位體積蓄冷量大、換熱能力強、過冷度小、腐蝕性毒性小、性質穩定;常用:水、冰、共晶鹽、氣體水合物等;載冷介質:要求:凝固點低于蓄冷介質、性質穩定、粘度低、腐蝕性毒性小;常用: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水等;蓄冷介質與載冷介質分隔;要求:高導熱、抗腐蝕、能形變;常用:金屬、塑料、高分子材料或者沒有。常用蓄冷裝置分類:冰蓄冷特征:利用冰的融解潛熱,335KJ/Kg;蓄冷密度:0.02~0.025 m3/kWh;制冷機應提供-3~-7℃的溫度,它低于常規空調用制冷設備所提供的溫度(這意味著需要選用專門使用制冰機組或者雙工況(制冷+制冰)機組)。冰蓄冷系統能夠提升建筑的能源星級,增強市場競爭力。上海靜態冰蓄冷技術
采用冰蓄冷技術后庫房溫度也比較恒定、因為冷凍空氣的冷凍水溫度穩定地接近零度,即使制冷機短時間停機,也不會象傳統冷庫那樣很快引起庫溫升高。空氣器溫度始終于零度,不需要化霜。農產品也不會有凍壞的危險。在新型冷庫內循環空氣能保持百分之九十八左右的相對濕度。即使農產品長期冷藏,不會象傳統冷庫中由于結露、結霜農產品含水量不斷下降。新型冷庫中不需要架設制冷劑盤管,可以減少基建設資,同時也不會因制冷劑可能的泄漏造成庫藏品受損。江蘇一體化冰蓄冷原理冰蓄冷系統的高效運行取決于冷卻水質量和冷凍系統設計,對設備維護保養要求高。
內融冰釋冷特點:來自用戶或二次換熱裝置的溫度較高的載冷劑在盤管內循環,使盤管外表面的冰層自內向外逐漸融化進行取冷;冰層自內向外融化時,由于在盤管表面與冰層之間形成薄的水層,其導熱系統只為冰的25%左右,導致取冷速率低,水溫高。盤管式內融冰系統簡化原理圖:圓型及U型盤管冰蓄冷:蓄冷特點:管材導熱系數對蓄冷性能影響不大;管內流速低,阻力大;管外自然對流,換熱系數小。完全凍結式:釋冷特點:殘冰量大;取冷溫度高;不能攪拌。
冰蓄冷優點:①制冷溫度低而穩定,空調效果佳,提高大樓的舒適性和品位。②有低溫冷源制冷速度快,上班前啟動時間短。上班前啟動時間越長,則空調無效運行越多,無謂的浪費越大。③作為驅動能源,清潔、環保、穩定、簡單可靠,且峰谷電差價在不久的將來勢必會更優惠(周邊省份在去年已大幅優惠,國外的峰谷差更大)。④對于大型多建筑區域供冷,可以低溫供水,降低送水能耗、減少管網投資;同時與每一建筑一個供冷站的形式比可以節約投資、減少管理費用、減少機房面積。(如廣州大學城500萬㎡,浙江大學紫金港新校區13萬㎡,杭州商學院10萬㎡,杭州市民中心58萬㎡等)。在市區高溫天氣中,冰蓄冷能夠有效降低室內溫度,提高舒適度。
大溫差水蓄冷典型系統的原理:該系統主要由制冷機組、蓄冷水池(或蓄冷罐)、板式換熱器、供冷水泵、蓄冷水泵、放冷水泵等部分構成,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在空調系統開始運行時,閥K熱和K冷被打開,而閥K旁則處于關閉狀態。供冷泵的啟動與停止,以及其出口閥的開度,都會根據樓宇的冷需求量進行智能調節。同時,冷水機和充冷泵的開停,則主要依據電價的時段劃分來控制,這兩者之間相互獨立,不會相互干擾。相較于常規的制冷系統,它增加了蓄冷水池(或蓄冷罐)、板式換熱器、蓄冷水泵和放冷水泵等特色設備。冰蓄冷系統在電力負荷調峰、尖峰用電削峰填谷等方面具有潛在的巨大價值。江蘇一體化冰蓄冷原理
夜間電力價格較低,冰蓄冷利用這一優勢降低運營成本。上海靜態冰蓄冷技術
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央空調的用電量已占高峰用電量的20%以上,導致電力系統峰谷負荷差距增大,嚴重影響工農業生產及人們的正常生活。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蓄冷技術被視為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將空調用電從白天高峰期轉移到夜間低谷期,可以均衡城市電網負荷,達到多峰填谷的目的。簡而言之,蓄冷技術利用夜間多余的電力繼續運轉制冷機進行制冷,并將產生的冰儲存起來,在白天高峰時融化提供空調服務,從而避免中央空調在高峰時段爭搶電力。目前,較常用的蓄冷方式主要包括冰蓄冷和水蓄冷兩大類。上海靜態冰蓄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