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電效益不同:1、冰蓄冷,冰蓄冷目前很多地區都有蓄冷專門使用電價,較低只0.08元/度左右,節省電費高達80%左右。2、水蓄冷,水蓄冷一般只能享受低谷電價,額外補助較少,綜合節電效益不及冰蓄冷。綜上,從初始投入角度來講,水蓄冷比較經濟實惠,運行可靠,但由于冰蓄冷相變過程具有等溫性好、蓄冷密度大等優點,相比于水蓄冷,冰蓄冷具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蓄冷空調技術,是利用夜間電網低谷時段開啟制冷主機,將建筑物空調所需的冷量以冰的方式儲存起來,白天電網高峰時,進行融冰供冷的空調系統。冰蓄冷技術可以通過優化冷媒流動、節約非法能源等方式提高系統效率,實現節約資源的目的。福建一體化冰蓄冷技術
選擇什么樣的制冷主機:冰蓄冷系統用冷水機組的選擇主要取決于機組可以獲得的出水溫度、容量范圍、效率和價格。此外,制冷劑類型和自控系統也應考慮。1、容量因素:冷水機組有往復式、螺桿式、離心式、蝸旋式以及吸收式等機組,選擇冷水機組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是容量問題。2、效率因素:制冷主機的制冷能力隨蒸發溫度的降低而降低,隨冷凝溫度的降低而提高。通常蒸發溫度每降低1 ℃,制冷能力約下降3%,故在制冰工況下的容量約為額定容量的60 ~70%。3、出水溫度,在冰蓄冷應用中,冷水機組出水溫度變化范圍一般為(-8~7℃),要求制冷主機的蒸發溫度經常變化。上海冰蓄冷節能技術冰蓄冷技術有效幫助企業節約能源開支,提高生產效率,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明顯影響。
冰蓄冷在制冷過程中同樣也需要能源,這種供冷方式實現能源的節約與電廠發電、電網供電和供冷的集中方式有密切的聯系。技術發展,這項技術是上世紀初在美國研制并開始應用,但開始并不普及。直到八十年代世界性的能源危機,冰蓄冷的節能優勢才被世人所矚目,而得到普遍的推廣使用。日本能源貧乏,冰蓄冷的市場頗好。該項技術已經成為很多發達國家解決電網供電壓力不平衡的重要強制手段。我國從九十年代開始引進國外冰蓄冷技術,全國現有幾百家單位在使用,已經擁有主要自主知識產權冰蓄冷技術的公司,其自主研發的ICEBANK蓄冰技術系統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是獨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冰蓄冷民族品牌。較早實施的再運營項目使用冰蓄冷技術后,每年能為用戶節省空調運行費用117.7萬元,節約費用比率為36.6%,為國家電網轉移高峰電力338萬kwh,為國家減少1129噸電力燃煤,為環境減1238萬m3的廢氣排放的案例是比較突出的。
動態制冰,該系統的基本組成是以制冰機作為制冷設備,以保溫的槽體作為蓄冷設備,制冷機安裝在蓄冰槽上方,在若干塊平行板內通入制冷劑作為蒸發器。循環水泵不斷將蓄冰槽中的水抽出送到蒸發器的上方噴灑而下,在平板狀蒸發器表面結成一層薄冰,待冰層達到一定厚度(一般在3~6.5mm之間)時,制冰設備中的四通換向閥切換,使壓縮機的排氣直接進入蒸發器而加熱板面,使冰脫落。也就是冰的所謂“收獲”過程。通過反復的制冰和收冰,蓄冷槽的蓄冰率可以達到40%~50%。由于板式蒸發器需要一定的安裝空間,因此動態制冰不大適合大、中型系統。冰蓄冷是利用制冷設備在低負荷時制冷貯存冰塊,在高負荷時釋放冷能,供空調、制冷等領域使用的節能技術。
冰蓄冷是一種利用夜間低谷負荷電力制冰儲存在蓄冰裝置中,白天融冰將所儲存冷量釋放出來,減少電網高峰時段空調用電負荷及空調系統裝機容量的空調。那么針對冰蓄冷載冷劑,首先一定要是物性系數好,冰點低、不因溫度過低而發生物性變化,而且要對管路無腐蝕作用,無毒害,對環境友好等這一系列優點。冰河冷媒應用于制冷行業,解決了傳統載冷劑腐蝕設備、效能低下、污染環境的三大難題。制冷設備的容量是按冷藏物品從入庫溫度開始冷凍,冷到冷藏溫度的尖峰負荷確定的,尖峰負荷比冷藏過程中平均負荷大得多,因此設備容量大,體積大,造價也高。上述這些缺點在采用冰蓄冷和濕空氣保鮮技術后都可以避免。冰蓄冷系統的設計和安裝需要專業技術支持,確保系統運行穩定、高效,達到預期節能效果。浙江乳業冰蓄冷案例
冰蓄冷系統在建筑制冷中,特別是在炎熱季節,更能有效給空調系統提供附加冷量,提高穩定性。福建一體化冰蓄冷技術
全負荷蓄冷。全部蓄冷是利用非空調使用時間運轉蓄冰機組蓄存足夠的冷量,供應高峰時全部的空調負荷需求,空調使用時間主機停止運轉,冷負荷完全由蓄存的冷量供給,系統只需運轉必要的泵和末端等用冷設備。部分負荷蓄冷。部分蓄冷的概念是利用非空調時間運轉機組蓄冷,當需要空調時,將蓄存的冷量放出,同時主機仍然工作,兩者共同分擔空調負荷。部分蓄冷模式具有主機容量小、所需附屬設備減少、冰槽小、投資費用低、經濟效益好等特點。福建一體化冰蓄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