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技術原理及應用,系統優點,桶式蓄冰特有的逆流換熱器及平均控制法安全可靠,蓄冰桶利用其自身的特有技術,在結冰過程中水不會被冰包圍,冰塊可以自由滑動,因而避免產生應力或使冰桶損壞;無轉動部件,蓄冰桶內未凍結的水無須攪拌;特有的換熱器,使流體流動更均勻,結冰厚度一致。換熱面積大、結冰厚度薄、蓄融冰效率高蓄冰桶是盤管換熱器中單位蓄冷量換熱面積較大的蓄冰設備;蓄冰冰層薄,厚度只為12mm,蓄冰時乙二醇溫度無需很低。因此蓄冰桶可與蓄冰能耗低的三級高心冷水機組 相配合,蓄冷時冷機效率高,耗電量小,節能特性突出;由于傳熱面積大,蓄冰速率穩定;融冰效率高;可實現低溫送風及大溫差系統。冰蓄冷將空調主機冷凝器中的熱量帶到冷卻塔散熱。浙江內融冰式冰蓄冷原理
冰蓄冷系統特點:1. 制冰率高,由于融冰方式屬于完全凍結內融冰方式,因為無須預留空間作為冷水通道,因此具有較高的制冰率。2. 防腐防堵、耐久性強、可靠性高,換熱器材質為改性導熱塑料管,徹底防止內外腐蝕;管徑為16mm,與冷水機組管束接近,難以賭塞;蓄冰桶內無金屬部件與水的接觸,徹底防止氧化腐蝕。3. 冷損失小,蓄冰桶采用整體發泡,保溫性能好,是所有蓄冰裝置中冷損失較少的;可置于室外等任何場所。該系統也稱直接蒸發式蓄冷系統,其制冷系統的蒸發器直接放入蓄冷槽內,冰凍結在蒸發器盤管上。融冰過程中,冰由外向內融化,溫度較高的冷凍水回水與冰直接接觸,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制出大量的低溫冷凍水,出水溫度與要求的融冰時間長短有關。這種系統特別適合于短時間內要求冷量大、溫度低的場所,如一些工業加工過程及低溫送風空調系統。廣州冰蓄冷空調冰蓄冷在制冰時不會凍結。
冰蓄冷在蓄冰槽的設計中還考慮人孔以便填充球,在填充蓄冰球時,對高于2M的立槽,應預先在槽中充入1/3槽的水以減少填球時的沖擊使球均勻地填充(由于冰球的密度比水小,冰球浮于水面有利于冰球的擴散);同時水不宜過多,不利于冰球填滿整個冰槽(造成冰槽底部無冰球);槽的底部設卸球孔,也可作排污用。在冰蓄冷系統流程中系統與用戶的聯接方式有直接連接(即整個系統全部充滿乙二醇溶液)和間接連接(即乙二醇溶液系統于一定范圍內,通過板式換熱器與二次水進行熱交換)。本工程在設計中采用了間接連接,乙二醇溶液在制冷機房內循環;外部空調水系統仍是水系統。
冰蓄冷和濕空氣冷凍,冷藏系統的工作原理和優點。冷庫里的蔬菜或瓜果、花卉放在敞開的可周轉使用箱內,周轉箱內,周轉箱疊放成集裝箱形式便于運輸。濕空氣冷凍器靠一面墻布置在天花板下面,冷的濕空氣向對面墻方向吹,流過周轉箱不斷混入室內空氣,再回到空冷器熱濕處理。每一庫房可以設計安裝1臺或數臺空冷器,濕空氣的換氣次數通常為40次/時。空冷器中接近零度的冷水為冷凍介質,它由水泵從冰蓄冷器打到空冷器上進行噴淋;如果濕空氣中帶有水滴,落在庫藏農產品上會引起腐爛,因此用水分離器把水滴從氣流中除去。從空冷器吹出的空氣溫度為1.5℃,相對濕度為百分之九十八。冰蓄冷系統的管理和控制需要借助智能化系統,確保系統運行穩定、高效。
冰蓄冷制冰功能說明。制冰運行是由雙工況冷凍機組、乙二醇水泵、制冰泵、冷卻泵、冷卻塔、促晶器、微冰晶處理器和相關的閥門、傳感器等設備組成制冰運行系統。制冰運行需要雙工況冷凍機組運行冰工況,使乙二醇降溫到約-3℃左右。乙二醇溶液通過制冰板換與冰槽里的水交換冷量。制冰啟動運行,依次啟動制冰泵、乙二醇泵、冷卻泵、冷卻塔、壓縮機。停止過程正好相反,先停壓縮機,然后依次停止冷卻泵、冷卻塔、乙二醇泵、制冰泵。在制冰運行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生冰堵。控制器檢測到有冰堵狀態,進入解凍程序,先馬上停冷凍機組,再依次停乙二醇泵和制冰泵,啟動解凍泵。解凍結束后,自動恢復制冰運行。整個過程完全由PLC自動控制實現。冰蓄冷利用夜間蓄存的冰來滿足空調冷負荷需求的一種節能手段。浙江內融冰式冰蓄冷原理
冰蓄冷冰結到一定厚后通過機械的方法或重力與制冰裝置分離。浙江內融冰式冰蓄冷原理
蓄能空調必要性:氣候的季節性變化和空調使用的特點決定了空調用電負荷在不采用蓄能技術的前提下,必然存在較大的峰谷差。蓄能空調系統技術,是轉移高峰電力、開發低谷用電,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綜合能效,保護生態環境、符合國家發展戰略與政策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冰蓄冷空調技術就是在夜間低電價時段(同時也是空調負荷很低的時間)采用電制冷機組制冷,將水在專門的蓄冰槽內凍結成冰以蓄存冷量;在白天的高電價時段(同時也是空調負荷高峰時間)停開制冷機組,直接將蓄冰槽內的冷能釋放出來,滿足空調用冷的需要。因為制冰、融冰轉換損失的能量很小,而夜間制冷因氣溫較低可使效率更高,完全可以彌補蓄冰的冷能損失。浙江內融冰式冰蓄冷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