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中能公司表示,市場化電價機制已從“降價交易”過渡到“能漲能跌”。在2021年以前,各地開展的電力市場化交易普遍以降價交易為主,通過電力直接交易的方式由發電企業直接讓利給終端用戶,享受用電成本下降的...
電改“前世今生”三十余年積累沉淀,中國電力市場化改初露崢嶸。2002年,出臺《電力體制改方案》(5號文),拉開了電力市場化改的序幕。按照確定“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原則,將原國家電...
“每發一度電就是在虧本,發得多虧得多。”廣東一家發電企業負責人李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百萬級電廠機組的煤耗低,虧損不大,還可維持。但60萬、30萬機組每發一度電就要虧本四五分錢。“我們有6臺機組,5...
去年底的長協采購過程中,電廠“殺價”很快,只有終53.51厘/千瓦時(5分35)的度電折讓價格只出現了兩三天,多數時段的折讓價格是在3分/千瓦時左右。而廣東相當一部分售電公司給用戶的折讓價格普遍是5分...
位受訪的當地獨自售電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并非不愿多簽長協,是因為今年廣東的中長期量太少,獨自售電公司很難簽到年度長協。根據廣東省能源局發布的數據,廣東2021年年度長協規模2100億千...
“每發一度電就是在虧本,發得多虧得多。”廣東一家發電企業負責人李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百萬級電廠機組的煤耗低,虧損不大,還可維持。但60萬、30萬機組每發一度電就要虧本四五分錢。“我們有6臺機組,5...
“發得多虧得多”今年入夏以來,廣東地區用電負荷頻頻刷新紀錄。氣溫超過30℃以上時,氣溫每上升1℃,廣東省電力負荷就增長約300萬千瓦。7月14日,廣東電網統調負荷今年第五次創歷史新高,達到13283萬...
張飛龍介紹,電煤約占火電發電成本的70%,每噸煤價超過650元就會虧損,目前,5500大卡電煤每噸成交價都在千元左右。這對發電企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作為山西頭部發電企業,晉能控股電力集團燃料管理中心...
2020年2月,發改委、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電力交易機構獨自規范運行的實施意見》(發改體改[2020]234號),提出:2022年底前,各地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規范完善市場框架、交易規則、交易品種等...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全部分析了廣東電力市場2021年運營情況,編制了《廣東電力市場2021年年度報告》,供廣東電力市場分析與參考。2021年,共有25925家電力用戶參與交易,其中25923家選擇售電公司...
“發得多虧得多”今年入夏以來,廣東地區用電負荷頻頻刷新紀錄。氣溫超過30℃以上時,氣溫每上升1℃,廣東省電力負荷就增長約300萬千瓦。7月14日,廣東電網統調負荷今年第五次創歷史新高,達到13283萬...
深化電力市場機制建設。完善電力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銜接機制,擴大市場化交易規模。加快修訂各地電力中長期交易實施細則,規范交易組織,豐富交易品種,推動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市場。鼓勵市場主體簽...
啟動實施鋼鐵、有色、建材、石化等重點領域企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工程;加快實施制造業重點競爭力提升五年行動計劃和制造業領域國家專項規劃重大工程,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推進制造業強鏈補鏈,推動重點地...
售電公司指出,這類皮包售電公司的企業主,有不少人是從電網、供電系統“跳出來”的,依靠手中的資源拓展業務。一些售電公司老板會在各地市找一個“代理人”,拓展客戶。這些“代理人”類似于掮客,往往握有當地電力...
“要讓用戶接受漲價,不能說只能降不能漲,這也不符合經濟規律。”蔣科認為,需要目前的電價機制才能打破僵局,這也是了不少電力行業從業者的心聲。但多位受訪學者認為,改變電價機制并不現實。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
深化電力市場機制建設。完善電力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銜接機制,擴大市場化交易規模。加快修訂各地電力中長期交易實施細則,規范交易組織,豐富交易品種,推動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市場。鼓勵市場主體簽...
原本可以發揮作用的價格傳導機制缺失,風險的疊加使卡在中間的售電公司變成了持續虧損的“堰塞湖”。7月2日,廣東省能源局、南方能監局發布《關于防范化解廣東電力市場零售合同結算風險指導意見的通知》指出,對售...
售電公司在過去的2021,虧損了大部分公司,結算的公司不少,讓我們看看下面2021年是怎么樣的。2021年,共有25925家電力用戶參與交易,其中25923家選擇售電公司代理,2家直接參與批發交易;共...
加快推進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明確新型儲能自主市場主體地位,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研究建立新型儲能價格機制,研究合理的成本分攤和疏導機制。創新新型儲能商業模式,探索共享儲能、云儲能、儲能聚合等商業模式應用。推...
有廣東市場人士認為,“可能有一批售電公司要跑路了”。這與售電公司入場之時的情形,構成了鮮明的反差。2015年,中國第二輪電力市場的思路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管住中間”,就是在電網、輸配電環節強化...
原本可以發揮作用的價格傳導機制缺失,風險的疊加使卡在中間的售電公司變成了持續虧損的“堰塞湖”。7月2日,廣東省能源局、南方能監局發布《關于防范化解廣東電力市場零售合同結算風險指導意見的通知》指出,對售...
推動多時間尺度新型儲能技術試點示范。針對負荷跟蹤、系統調頻、慣量支撐、爬坡、無功支持及機械能回收等秒級和分鐘級應用需求,推動短時高頻儲能技術示范。針對新能源消納和系統調峰問題,推動大容量、中長時間尺度...
更為尷尬的是,作為電力交易的中間環節,上游發電側因煤炭等原材料上漲導致的價格波動,傳導到售電公司后無法向用戶傳遞。僵局也隨即形成——售電公司被夾在中間,進退維谷。“價格波動不能傳導到用戶,售電公司對用...
廣東以售電公司作為考核主體,“偏差考核”已成為影響售電公司利潤一大把。2020年,廣東的售電公司凈利潤大增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針對售電公司的考核費用有2000萬元,比2019年的考核費用降低了3000...
增強電網薄弱區域供電保障能力。在供電能力不足的偏遠地區,如新疆、內蒙古、西藏等地區的電網末端,合理布局電網側新型儲能或風光儲電站,提高供電保障能力。在電網未覆蓋地區,通過新型儲能支撐太陽能、風能等可再...
完善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按照國家能源局、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儲能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充分發揮儲能標準化平臺作用,建立涵蓋新型儲能基礎通用、規劃設計、設備試驗、施工驗收、并...
智慧調控技術:規模化儲能與常規電源聯合優化運行技術,規模化儲能電網主動支撐控制技術;分布式儲能設施聚合互動調控技術,分布式儲能與分布式電源協同控制技術,區域能源調配管理技術。創新智慧調控技術。集中攻關...
持續優化建設布局,促進新型儲能與電力系統各環節融合發展,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新型儲能與新能源、常規電源協同優化運行,充分挖掘常規電源儲能潛力,提高系統調節能力和容量支撐能力。合理布局電網側新型儲...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對此給出的解釋是,適度縮小年度交易電量,是為了讓市場具備一定的彈性。而售電公司認為,是電力交易中心錯誤地估計了今年的市場情況。對售電公司而言,長協相當于預售,其作用是提前鎖定部分電量的...
廣東以售電公司作為考核主體,“偏差考核”已成為影響售電公司利潤一大把。2020年,廣東的售電公司凈利潤大增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針對售電公司的考核費用有2000萬元,比2019年的考核費用降低了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