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處理你必須知道的五大優(yōu)點: 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對38CrMoAlA等氮化鋼制零件,氮化后的表層硬度可以提高到HV1000-1200,相當于HRC70左右。這顯然是一般淬火或滲碳淬火處理達不到的。尤其寶貴的是,這種高硬度可在500℃左右長期保持不下降。由于硬度高,耐磨性也很好,能抗各種類型的磨損。較高的疲勞強度。氮化后,零件表面形成的各種氮化物相的比容比鐵大,因此氮化后表面產(chǎn)生了較大的殘余壓應力。表層殘作壓應力的存在,能部分地抵消在疲勞載荷下產(chǎn)生的拉就力,延緩疲勞破壞過程,使疲勞強度顯著提高。同時氮化還使工件的缺口敏感性降低。一般合金鋼氮化后,疲勞極限可提高25%-35%;有缺...
氮化處理能有效提升金屬的耐腐蝕性。一方面,氮化層的存在為金屬表面提供了物理屏障,阻止外界腐蝕性介質(zhì)與金屬基體直接接觸。另一方面,氮化層中的氮化物與金屬基體形成的鈍化膜,具有良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能抑制金屬的電化學腐蝕。例如,不銹鋼經(jīng)氮化處理后,在含氯離子的腐蝕環(huán)境中,耐點蝕性能顯著提高。在海洋工程領(lǐng)域,船舶的螺旋槳、海水管道等部件,經(jīng)氮化處理后,可有效抵抗海水的腐蝕,延長部件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保障海洋工程設(shè)施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氮化處理后無需淬火,變形小,適合高精度機械部件。南海區(qū)鐵鍋氮化處理厚度 氮化處理是表面熱處理的一種。表面滲氮,使表面有一定的硬度。氮化處理又稱為擴散滲氮。氮化處理優(yōu)點...
氮化處理中離子氮化中,若添加碳化氫系氣體則可作離子軟氮化處理,但一般統(tǒng)稱離子氮化處理,工件表面氮氣濃度可改變爐內(nèi)充填的混合氣體(N2+H2)的分壓比調(diào)節(jié)得之,純離子氮化時,在工作表面得單相的r′(Fe4N)組織含N量在~,厚層在10μm以內(nèi),此化合物層強韌而非多孔質(zhì)層,不易脫落,由于氮化鐵不斷的被工件吸附并擴散至內(nèi)部,由表面至內(nèi)部的組織即為FeN→Fe2N→Fe3N→Fe4N順序變化,單相ε(Fe3N)含N量在~,單相ξ(Fe2N)含N量在~,離子氮化首先生成r相再添加碳化氫氣系時使其變成ε相之化合物層與擴散層,由于擴散層的增加對疲勞強度的增加有很多助。而蝕性以ε相上佳。與傳統(tǒng)淬火相比,氮...
滲氮是鋪及其他合金元素與初生態(tài)的氮接觸而進行,但初生態(tài)氮的產(chǎn)生,即因氨氣與加熱中的鋼料接觸時鋼料本身成為觸媒而促進氨之分解。雖然在各種分解率的氨氣下,皆可滲氮,但一般皆采用15~30%的分解率,并按滲氮所需厚度至少保持4~10小時,氮化處理溫度即保持在520℃左右。大部份的工業(yè)用滲氮爐皆具有熱交換機,以期在滲氮工作完成后加以急速冷卻加熱爐及被處理零件。即滲氮完成后,將加熱電源關(guān)閉,使爐溫降低約50℃,然后將氨的流量增加一倍后開始啟開熱交換機。此時須注意觀察接在排氣管上玻璃瓶中,是否有氣泡溢出,以確認爐內(nèi)之正壓。等候?qū)霠t中的氨氣安定后,即可減少氨的流量至保持爐中正壓為止。當爐溫下降至150℃以...
氮化處理中離子氮化將一工件放置于氮化爐內(nèi),預先將爐內(nèi)抽成真空達10-2~10-3Torr(㎜Hg)后導入N2氣體或N2+H2之混合氣體,調(diào)整爐內(nèi)達1~10Torr,將爐體接上陽極,工件接上陰極,兩極間通以數(shù)百伏之直流電壓,此時爐內(nèi)之N2氣體則發(fā)生光輝放電成正離子,向工作表面移動,在瞬間陰極電壓急劇下降,使正離子以高速沖向陰極表面,將動能轉(zhuǎn)變?yōu)闅饽埽沟霉ぜ砻鏈囟鹊靡陨仙虻x子的沖擊后將工件表面打出Fe.C.O.等元素飛濺出來與氮離子結(jié)合成FeN,由此氮化鐵逐漸被吸附在工件上而產(chǎn)生氮化作用,離子氮化在基本上是采用氮氣。氮化處理哪家的工藝強?推薦廣州衡創(chuàng)!清遠合金鋼氮化處理商家 “腫脹”的...
模具進行氮化處理可顯著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咬合性、抗腐蝕性能和抗疲勞性能。由于滲氮溫度較低,一般在500-650℃范圍內(nèi)進行,滲氮時模具芯部沒有發(fā)生相變,因此模具滲氮后變形較小。一般熱作模具鋼(凡回火溫度在550-650℃的合金工具鋼)都可以在淬火、回火后在低于回火溫度的溫度區(qū)內(nèi)進行滲氮;一般碳鋼和低合金鋼在制作塑料模時也可在調(diào)質(zhì)后的回火溫度下滲氮;一些特殊要求的冷作模具鋼也可在氮化后再進行淬火、回火熱處理。實踐證明,經(jīng)氮化處理后的模具使用壽命顯著提高,因此模具氮化處理已經(jīng)在生產(chǎn)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工藝不正確或操作不當,往往造成模具滲氮硬度低、深度淺、硬度不均勻、表面有氧化...
所謂的氮化處理,就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zhì)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經(jīng)氮化處理的制品具有優(yōu)異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模具進行氮化處理可以顯著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咬合性、抗腐蝕性能和抗疲勞性能。由于滲氮溫度偏低,一般在500~600度范圍內(nèi)進行,滲氮時模具芯部沒有發(fā)生相變,因此模具滲氮后變性較小。一般熱作模具鋼都可以在淬火、回火后在低溫回火溫度的溫度區(qū)進行滲氮;一般碳鋼和合金鋼在制作塑料模具時也可以在調(diào)質(zhì)后的回火溫度下滲氮;一些特殊要求的冷作模具鋼也可以在氮化后進行淬火、回火熱處理。氮化處理方法有氣體催滲、液體催滲、固體催滲。氮化處理廠家直銷氮化是向...
所謂的氮化處理,就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zhì)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經(jīng)氮化處理的制品具有優(yōu)異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模具進行氮化處理可以顯著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咬合性、抗腐蝕性能和抗疲勞性能。由于滲氮溫度偏低,一般在500~600度范圍內(nèi)進行,滲氮時模具芯部沒有發(fā)生相變,因此模具滲氮后變性較小。一般熱作模具鋼都可以在淬火、回火后在低溫回火溫度的溫度區(qū)進行滲氮;一般碳鋼和合金鋼在制作塑料模具時也可以在調(diào)質(zhì)后的回火溫度下滲氮;一些特殊要求的冷作模具鋼也可以在氮化后進行淬火、回火熱處理。實踐證明,經(jīng)過氮化處理后的模具使用壽命顯著提高,進行氮化處理后...
氮化處理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zhì)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經(jīng)氮化處理的制品具有優(yōu)異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傳統(tǒng)的合金鋼料中之鋁、鉻、釩及鉬元素對滲氮甚有幫助。這些元素在滲氮溫度中,與初生態(tài)的氮原子接觸時,就生成安定的氮化物。尤其是鉬元素,不僅作為生成氮化物元素,亦作為降低在滲氮溫度時所發(fā)生的脆性。其他合金鋼中的元素,如鎳、銅、硅、錳等,對滲氮特性并無多大的幫助。一般而言,如果鋼料中含有一種或多種的氮化物生成元素,氮化后的效果比較良好。其中鋁是強的氮化物元素,含有——。在含鉻的鉻鋼而言,如果有足夠的含量,亦可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沒有含合金的碳鋼,因其生成的...
42CrMo鋼為實驗材料,分別進行普通離子滲氮處理,活性屏離子滲氮處理及預氧化+離子滲氮化處理.利用金相顯微鏡觀察離子滲氮層的顯微組織;利用XRD分析離子滲氮層中的各種物相。在試驗結(jié)果的基礎(chǔ)上,分析不同的離子滲氮方式及不同的滲氮工藝參數(shù)對滲層組織和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42CrMo剛經(jīng)離子滲氮處理后由表及里形成明顯的白亮層和擴散層;滲層由Fe2-3N和Fe4N組成。離子滲氮后試樣的表面硬度得到明顯提高;在不同的離子滲氮方式下,滲氮工藝參數(shù)對化合物層厚度及擴散層厚度的影響規(guī)律存在一定的差異.活性屏對離子滲氮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低溫時尤為凸顯.離子滲氮前進行預氧化處理,可以加速滲氮過程的進行,其中...
精鐵滲氮炒鍋有涂層有害嗎?沒有。氮化處理是利用面較為廣的一種表面處理方式,通常使用于需要高硬度、長時間摩擦,但是對韌性要求不高的場合。經(jīng)氮化處理之后氮原子會滲入晶格內(nèi)部,提高其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對于日常用來進行食物油炸的鐵鍋,則選生鐵鍋為宜。生鐵鍋傳熱普遍比熟鐵鍋傳熱慢一點,而散熱率上則比熟鐵鍋要高一點,因此,在油炸食物時,生鐵鍋相比熟鐵鍋更不容易糊鍋,油溫也不容易過高,油溫過高會導致食物焦化。滲氮溫度和保溫時間相同時滲層比氣體滲氮的深特別當滲層在0.2mm以下時,離子滲氮能更有效地縮短滲氮時間。東莞真空氮化處理性能 熱處理主要是將金屬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質(zhì)中加熱、保溫、...
“腫脹”的防治辦法前以述及,“腫脹”是氮化過程中一種必然的現(xiàn)象,因此要徹底杜絕“腫脹”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此處所說的“防治”主要有兩種含義:一是盡可能減小“腫脹’量;二是在“腫脹”不可避免的情況下,掌握“腫脹”規(guī)律,省去氮化后的再次加工。減小“腫脹”的方法1根據(jù)工件的服役條件,正確選用材料。避免因追求工件性能而盲目使用“好”材料(高合金鋼)的現(xiàn)象。根據(jù)工件的服役條件,提出合理的氮化要求,避免片面追求氮化層深度和硬度的現(xiàn)象。正確做好氮化前的預先熱處理工作和“穩(wěn)定化”處理,預先熱處理工藝參數(shù)的制定必須正確,操作必須合理。對形狀復雜的零件,在終精加工前必須進行一次或幾次“穩(wěn)定化”處理。在工藝允許的...
由于離子氮化法不是依靠化學反應作用,而是利用離子化了的含氮氣體進行氮化處理,所以工作環(huán)境十分清潔而無需防止公害的特別設(shè)備。因而,離子氮化法也被稱作二十一世紀的“綠色”氮化法。利用了離子化了的氣體的濺射作用,因而與以往的氮化處理相比,可 的縮短處理時間(離子滲氮的時間 為普通氣體滲氮時間的1/3~1/5)。由于離子氮化法利用輝光放電直接對工件進行加熱,也無需特別的加熱和保溫設(shè)備,且可以獲得均勻的溫度分布,與間接加熱方式相比加熱效率可提高2倍以上,達到節(jié)能效果(能源消耗 為氣體滲氮的40~70%)。由于離子氮化是在真空中進行,因而可獲得無氧化的加工表面,也不會損害被處理工件的表面光潔度。而且由于是...
氮化處理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zhì)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經(jīng)氮化處理的制品具有優(yōu)異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傳統(tǒng)的合金鋼料中之鋁、鉻、釩及鉬元素對滲氮甚有幫助。這些元素在滲氮溫度中,與初生態(tài)的氮原子接觸時,就生成安定的氮化物。尤其是鉬元素,不僅作為生成氮化物元素,亦作為降低在滲氮溫度時所發(fā)生的脆性。其他合金鋼中的元素,如鎳、銅、硅、錳等,對滲氮特性并無多大的幫助。一般而言,如果鋼料中含有一種或多種的氮化物生成元素,氮化后的效果比較良好。其中鋁是強的氮化物元素,含有。在含鉻的鉻鋼而言,如果有足夠的含量,亦可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沒有含合金的碳鋼,因其生成的滲氮...
氮化處理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zhì)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經(jīng)氮化處理的制品具有優(yōu)異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作用增加鋼件的耐磨性、表面硬度、疲勞極限和抗蝕能力技術(shù)流程工藝要求滲氮前的零件表面清洗大部分零件,可以使用氣體去油法去油后立刻滲氮。部分零件也需要用汽油清洗比較好,但在滲氮前之還有就是加工方法若采用拋光、研磨、磨光等,即可能產(chǎn)生阻礙滲氮的表面層,致使?jié)B氮后,氮化層不均勻或發(fā)生彎曲等缺陷。此時宜采用下列二種方法之一去除表面層。一種在滲氮前首先以氣體去油。然后使用氧化鋁粉將表面作噴砂處理(abrasivecleaning)。另一種方法即將表面加以磷酸皮膜處理...
氮化處理的鐵鍋對人體有害嗎?氮化鐵鍋一般是指熟鐵鍋,是活性氮原子在高溫時,與鐵發(fā)生化學反應,在鍋的表面形成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的化合物,氮化鐵鍋主要解決的是鐵鍋生銹的問題,能增加鐵鍋的耐用性和硬度,一般對人體沒有傷害。鐵鍋在經(jīng)過氮化處理以后,會在鐵鍋表面形成一層質(zhì)地堅硬的保護層,使其不易氧化生銹。鐵離子或其它的重金屬的釋放就會減少,所以對人體基本沒有傷害。如果使用時間過長,導致保護膜被破壞,有可能出現(xiàn)少量的重金屬釋放,但釋放的量微乎其微,對人體也基本無害。如果是生鐵鍋,沒有經(jīng)過氮化處理,長年累月使用就很難避免生銹等問題,容易發(fā)生鐵離子以及其它重金屬的釋放量超標的情況。離子氮化工藝技術(shù)的難點:邊角效應導...
氮化處理你必須知道的五大優(yōu)點: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對38CrMoAlA等氮化鋼制零件,氮化后的表層硬度可以提高到HV1000-1200,相當于HRC70左右。這顯然是一般淬火或滲碳淬火處理達不到的。尤其寶貴的是,這種高硬度可在500℃左右長期保持不下降。由于硬度高,耐磨性也很好,能抗各種類型的磨損。較高的疲勞強度。氮化后,零件表面形成的各種氮化物相的比容比鐵大,因此氮化后表面產(chǎn)生了較大的殘余壓應力。表層殘作壓應力的存在,能部分地抵消在疲勞載荷下產(chǎn)生的拉就力,延緩疲勞破壞過程,使疲勞強度顯著提高。同時氮化還使工件的缺口敏感性降低。一般合金鋼氮化后,疲勞極限可提高25%-35%;有缺口的試樣,...
氮化處理過的鐵鍋是不是有涂層鍋?氨化鐵鍋是經(jīng)過氨化處理的的,氨化處理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介質(zhì)中使氨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經(jīng)氨化處理的制品具有優(yōu)異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氨化鐵鍋是涂層鍋,涂層炒鍋使用不必做特別處理,可以用清水洗一下,使用過程中避免高溫干燒即可,不粘涂層并不適合用利器刮擦,因此不粘鍋不要用金屬鍋鏟,清洗的時候要使用海綿或軟一點的抹布。不粘涂層其實就是一層薄膜,如果干燒或油溫達到300攝氏度以上,這層薄膜就可能受到破壞。如果炒菜時油開始冒煙了,說明油溫很高,要是炒菜人用的是鐵鏟子,這樣更會加快不粘涂層的破壞,很可能釋放出對人體造成危害的物...
滲氮是鋪及其他合金元素與初生態(tài)的氮接觸而進行,但初生態(tài)氮的產(chǎn)生,即因氨氣與加熱中的鋼料接觸時鋼料本身成為觸媒而促進氨之分解。雖然在各種分解率的氨氣下,皆可滲氮,但一般皆采用15~30%的分解率,并按滲氮所需厚度至少保持4~10小時,氮化處理溫度即保持在520℃左右。大部份的工業(yè)用滲氮爐皆具有熱交換機,以期在滲氮工作完成后加以急速冷卻加熱爐及被處理零件。即滲氮完成后,將加熱電源關(guān)閉,使爐溫降低約50℃,然后將氨的流量增加一倍后開始啟開熱交換機。此時須注意觀察接在排氣管上玻璃瓶中,是否有氣泡溢出,以確認爐內(nèi)之正壓。等候?qū)霠t中的氨氣安定后,即可減少氨的流量至保持爐中正壓為止。當爐溫下降至150℃以...
模具進行氮化處理可顯著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咬合性、抗腐蝕性能和抗疲勞性能。由于滲氮溫度較低,一般在500-650℃范圍內(nèi)進行,滲氮時模具芯部沒有發(fā)生相變,因此模具滲氮后變形較小。一般熱作模具鋼(凡回火溫度在550-650℃的合金工具鋼)都可以在淬火、回火后在低于回火溫度的溫度區(qū)內(nèi)進行滲氮;一般碳鋼和低合金鋼在制作塑料模時也可在調(diào)質(zhì)后的回火溫度下滲氮;一些特殊要求的冷作模具鋼也可在氮化后再進行淬火、回火熱處理。實踐證明,經(jīng)氮化處理后的模具使用壽命顯著提高,因此模具氮化處理已經(jīng)在生產(chǎn)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工藝不正確或操作不當,往往造成模具滲氮硬度低、深度淺、硬度不均勻、表面有氧...
氮化處理是一種防銹工藝,鐵是一種半活性金屬,必須進行防腐蝕和鈍化。沒有進行防銹鈍化過程的鐵鍋是不能使用的,因為會迅速生銹影響使用感受。開鍋其實就是為了防腐蝕和鈍化,目的是為了防銹。比如自己開鍋其實就是為了獲得四氧化三鐵,俗稱就是烤藍工藝。而氮化處理是目前當下流行的防銹手段,滲氮處理開始時通常使用于需要高硬度、長時間摩擦,但是對韌性要求不高的場合。比如,曲軸,汽缸套,銷和轉(zhuǎn)子就是這種情況,它們必須在相對較高的溫度下具有較高的耐磨性。滲氮后面被運用到鐵鍋的一種防銹工藝處理,相對普通鐵鍋的烤藍工藝,更為標準化。其實這個工藝也不是什么新技術(shù),在大約7、8年前就盛行過。現(xiàn)在呢?貌似又流行起來了。液體軟氮...
氣體氮化是將工件放入一個密封空間內(nèi),通入氨氣,加熱到500-580℃保溫幾個小時到幾十個小時。氨氣在400℃以上將發(fā)生如下分解反應:2NH3—→3H2+2[N],從而爐內(nèi)就有大量活性氮原子,活性氮原子被鋼表面吸收,并向內(nèi)部擴散,從而形成了氮化層氮化處理企業(yè)友情指出!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氮化通常滲氮溫度為500—520℃。停留時間取決于滲氮層所需要的厚度,一般以0.01mm/h計算。因此為獲得0.25—0.65mm的厚度,所需要的時間約為20—60h。提高滲氮溫度,雖然可以加速滲氮過程,但會使氮化物聚集、粗化,從而使零件表面層的硬度降低。對于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氮化,在氮化時必須采用含Mo、A、V...
離子氮化爐是在真空容器中使含氮稀薄氣體在直流電場中電離,正離子轟擊金屬零件表面形成氮化層,以達到表面硬化的設(shè)備。 ,小編就介紹它的操作流程和工藝規(guī)范要求,都來了解一下吧!滲氮層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厚,初期增長率大,以后漸趨緩慢,一般滲速在0.01mm/h左右隨保溫時間延長,氮化物聚集長大,硬度下降。溫度越高,時間越長,長大越厲害合髙壓(工作電壓電阻器在零部位)通冷卻循環(huán)水。電阻器擋位為打弧擋位。打弧擋位阻值加很大,根據(jù)的電流量小,提溫當電阻較小,根據(jù)的電流量大。打弧擋位的電流量通常為額定電壓的五分之一上下。遲緩調(diào)整電阻器至須部位,至爐內(nèi)起輝爐內(nèi)鋼件清打弧工作中。不能使爐內(nèi)打弧強烈。揮發(fā)率為20一4...
氮化處理常見問題匯總二:常規(guī)氣體氮化用于調(diào)質(zhì)狀態(tài)中低碳合金鋼,現(xiàn)在許多用于高碳鋼。比如軸承鋼、高碳合金鋼與中低碳合金鋼有何不同?答:高碳鋼中的碳化物阻礙了氮化物的形成,碳化物和氮化物之間連接界面增多,從而影響了氮化效果。但對軸承鋼而言,經(jīng)氮化加淬火回火后形成含氮馬氏體,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抗疲勞性能。氣體氮化與離子氮化對白亮層影響哪一種更好?如何控制?答:氣體氮化和離子氮化擁有各自的優(yōu)勢,不好說那種工藝更好,只能說應用于具體場合時更適合。氣體氮化的優(yōu)勢主要在于裝爐方式簡單,對于零件尺寸形狀要求小,可實現(xiàn)整體滲氮,容易實現(xiàn)白亮層滲氮,更容易實現(xiàn)大小件混裝等優(yōu)勢。離子氮化的優(yōu)勢主要...
氮化鐵鍋對人體有傷害嗎?氮化鐵鍋一般是指熟鐵鍋,是活性氮原子在高溫時,與鐵發(fā)生化學反應,在鍋的表面形成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的化合物,氮化鐵鍋主要解決的是鐵鍋生銹的問題,能增加鐵鍋的耐用性和硬度,一般對人體沒有傷害。鐵鍋在經(jīng)過氮化處理以后,會在鐵鍋表面形成一層質(zhì)地堅硬的保護層,使其不易氧化生銹。鐵離子或其它的重金屬的釋放就會減少,所以對人體基本沒有傷害。如果使用時間過長,導致保護膜被破壞,有可能出現(xiàn)少量的重金屬釋放,但釋放的量微乎其微,對人體也基本無害。如果是生鐵鍋,沒有經(jīng)過氮化處理,長年累月使用就很難避免生銹等問題,容易發(fā)生鐵離子以及其它重金屬的釋放量超標的情況。離子滲氮爐操作要點:設(shè)備完全冷卻后停止...
氮化處理就是常說的滲氮處理。其是將氮原子滲入鋼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過程。原理:利用氨在一定溫度(500~600℃)下分解的活性氮原子向鋼的表面擴散,形成鐵氮合金,從而改變鋼件表面的力學性能和物理化學性質(zhì)。滲氮可以獲得很高的I表面硬度,耐磨性能及疲勞強度,并具有耐腐蝕性;而且由于滲氮處理溫度比滲碳溫度低,且不需要額外熱處理,所以滲氮后的變形很小,這點非常重要。滲氮與滲碳相比,滲氮的優(yōu)點如下:有更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有更高的疲勞強度;更高的耐腐蝕性;工件變形小;較高的抗咬合性。鋼件在氮化前應做的準備工作:清理氮化箱及氨氣管道,并檢查是否漏氣分析氨液中的含水量(含水量不可>)否則影響氮化質(zhì)量。...
氣體氮化是將工件放入一個密封空間內(nèi),通入氨氣,加熱到500-580℃保溫幾個小時到幾十個小時。氨氣在400℃以上將發(fā)生如下分解反應:2NH3—→3H2+2[N],從而爐內(nèi)就有大量活性氮原子,活性氮原子被鋼表面吸收,并向內(nèi)部擴散,從而形成了氮化層氮化處理企業(yè)友情指出!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氮化通常滲氮溫度為500—520℃。停留時間取決于滲氮層所需要的厚度,一般以0.01mm/h計算。因此為獲得0.25—0.65mm的厚度,所需要的時間約為20—60h。提高滲氮溫度,雖然可以加速滲氮過程,但會使氮化物聚集、粗化,從而使零件表面層的硬度降低。對于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氮化,在氮化時必須采用含Mo、A、V...
目前市場上氮化處理的鐵鍋對人體有害嗎?長期使用有無風險?沒有。氮化處理是利用面較為廣的一種表面處理方式,通常使用于需要高硬度、長時間摩擦,但是對韌性要求不高的場合。經(jīng)氮化處理之后氮原子會滲入晶格內(nèi)部,提高其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所以說處理后鐵鍋還是鐵鍋,照常使用就可以了,多賣的貴一些。氮化處理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zhì)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經(jīng)氮化處理的制品具有優(yōu)異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滲氮與滲碳相比有較高的抗咬合性能。模具氮化處理現(xiàn)貨 氮化處理在模具行業(yè)的應用。所謂的氮化處理,就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zhì)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
由于離子氮化的過程是起輝電離放電的過程,所以一定要遵循基本的放電原理。當陰極放電長度小于小孔或窄縫尺寸的一半時,離子氮化才能夠正常進行。而陰極放電長度主要受氣壓、氣體組分、電壓等參數(shù)的影響,.小也就能控制到1mm左右,所以理論上通過起輝進行氮化的小孔和窄縫的.小尺寸是2mm。同時,由于空心陰極效應,當小孔的孔徑比達到一定數(shù)值時,離子氮化的滲氮也無法正常進行,因為深孔內(nèi)起輝容易導致孔內(nèi)輝光疊加進而引起工件表面超溫。另一方面,如果孔深過大,受陰陽極距離的影響,孔內(nèi)的起輝難度會增大,導致工件溫度偏低。根據(jù)經(jīng)驗,通孔的內(nèi)孔長度與直徑的比值達到8時滲氮效果會變差,此時可以增加輔極來改善滲氮效...
氮化處理是指一種在一定溫度下一定介質(zhì)中使氮原子滲入工件表層的化學熱處理工藝。經(jīng)氮化處理的制品具有優(yōu)異的耐磨性、耐疲勞性、耐蝕性及耐高溫的特性。傳統(tǒng)的合金鋼料中之鋁、鉻、釩及鉬元素對滲氮甚有幫助。這些元素在滲氮溫度中,與初生態(tài)的氮原子接觸時,就生成安定的氮化物。尤其是鉬元素,不僅作為生成氮化物元素,亦作為降低在滲氮溫度時所發(fā)生的脆性。其他合金鋼中的元素,如鎳、銅、硅、錳等,對滲氮特性并無多大的幫助。一般而言,如果鋼料中含有一種或多種的氮化物生成元素,氮化后的效果比較良好。其中鋁是強的氮化物元素,含有~。在含鉻的鉻鋼而言,如果有足夠的含量,亦可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沒有含合金的碳鋼,因其生成的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