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位于紫金縣東北部,東鄰五華縣長布鎮(zhèn),北毗東源縣黃村鎮(zhèn)。2008年末,面積171.8平方千米,戶籍總?cè)丝?2551人,其中非農(nóng)業(yè)人口2892人。轄1個居委會、13個行政村。鎮(zhèn)政府駐新街18號。
【沿革】中壩舊稱中心壩,因圩坐落在中壩盆地中央而得名。明清屬琴江都賀崗、上鎮(zhèn)兩社(約)。民國初屬第六區(qū),民國18年(1929年)起屬第三區(qū)良莊、富坑鄉(xiāng)及中正鄉(xiāng)部分,民國30年分屬升平、富良鄉(xiāng)及中正鄉(xiāng),民國34年并為中山鄉(xiāng)。建國初屬第一區(qū)(附城),1952年5月為第二區(qū)。1958年10月成立中壩公社,1961年分出敬梓公社,1963年3月敬梓公社并入中壩公社,1973年4月分出敬梓公社,1983年9月撤社設區(qū),1987年4月改稱中壩鎮(zhèn)。位于縣境東北部,東鄰五華縣、敬梓鄉(xiāng),西鄰附城、烏石,南連水墩,北接河源縣。鎮(zhèn)政府駐地中壩圩,西南距縣城19千米。
1988年,中壩鎮(zhèn)總?cè)丝?919戶32866人,其中非農(nóng)業(yè)人口1339人,總面積169.57平方千米,轄中心(上東山、下東山、營圍、河背、船南、欄口、永田、永和8個自然村)、發(fā)昌(嶺龍、石腳下、孫屋排、小河唇4個自然村)、上石(上石、蕭屋、石背、增田、塘子角5個自然村)、良莊(西村、榕徑、增塘、羌 4個自然村)、樂平(東方、樂平2個自然村)、富坑(舊塘、車角塘、新豐、長征、紅衛(wèi)、富田6個自然村)、松梓(上排、下排、羊麻塘3個自然村)、塔坳(下石、石樓、柵慶、沈村、紅彎、龍村、都市7個自然村)、北坑(紅區(qū)、紅光、紅旗、紅星4個自然村)、賀光(聯(lián)和、上南、黃布3個自然村)、徑口(東村、西村、南村、 山4個自然村)、袁田(真屋、林布、馬徑、鳩塘、高排、百樹、眾塘、大行8個自然村)、廣福(福寨、品塘、梅坑、蘇坪、里湖5個自然村)13個行政村和中壩圩居委會。
2004年,撤銷華山村并入徑口村;全鎮(zhèn)轄廣福、松梓、富坑、袁田、中心、發(fā)昌、上石、賀光、徑口、良莊、塔凹、北坑、樂平13個行政村和中壩1個居委會,63個自然村,總面積170平方千米,總?cè)丝?7351人,代碼44162122。
【郵編】517423【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441621119:~001 121中壩居委會 ~200 220廣福村 ~201 122中心村 ~202 220發(fā)昌村 ~203 220上石村 ~204 220樂平村 ~205 220良莊村 ~206 220富坑村 ~207 220松梓村 ~208 220塔坳村 ~209 220北坑村 ~210 220賀光村 ~211 220徑口村 ~213 220袁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