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松滋市轄鎮。面積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5923人(2010年六普)。轄9個居委會、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江口。
【沿革】原名劃子咀。清同治以前,這里是一片荒湖,人們多以打魚為生,僅河沙橋有幾家小店。同治九年(1870年),長江潰口,松滋河形成。因河岸有一磯頭突入江中,形似一咀,漁民多將劃子(小漁船)停靠咀邊,故得名劃子咀。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劃子咀的商戶日漸增加,鎮內經營棉花行業者甚多。當時,枝江縣江口鎮因經營百里洲棉花而繁榮,以“江口棉”聞名于世。因劃子咀經營的“八寶棉”與“江口棉”媲美,故劃子咀的花商遂將運銷沙市、漢口等地的棉花稱“新江口棉”。新江口鎮因而得名。據民國《松滋縣志》記載,民國十六年(1927年),新江口成為當時縣內僅次于沙道觀的商業集鎮。1945年,縣政府從麻水坪遷至新江口。1949年7月25日,新江口鎮解放,并定為縣人民政府駐地,屬第一區管轄。1954年4月設縣轄鎮。1958年設郊區公社,1975年建新江口鎮。
1996年,面積84平方千米,人口lO萬人,轄獅子咀、青嶺、趙家坡、雙龍、木天河、西流、程家沖、馬鬃嶺、德勝、楊家沖、拖柴土、望月、望家咀、金銀洞、西臺、柘樹垸、和平橋、太平橋、糖鋪子、玉嶺、林園、同心橋22個行政村和大橋、五一路、石板城、陡坡城、環城路、和平街6個居委會。2004年,鎮政府駐新江口,人口103435人,面積96平方千米,轄青峰山、和平、石板坡、歇金臺、杏花村、謝家渡、長安、藍天、白云、樂鄉10個居委會和玉嶺、林園、同興橋、獅子咀、青嶺、趙家坡、雙龍、木天河、西流、程家沖、拖柴土、望家咀、望月、金銀洞、西臺、柘樹垸、太平橋、糖鋪子、和平橋、張家畈、尖山、馬鬃嶺、德勝、楊家沖24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99049人,轄青峰山、和平、石板坡、歇金臺、杏花村、謝家渡、長安、藍天、白云9個居委會和玉嶺、林園、同興橋、獅子咀、木天河、西流、望月、柘樹垸、太平橋、糖鋪子、張家畈、尖山、德勝、楊家沖14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087100:~001 111青峰山居委會 ~002 111和平居委會 ~003 111石板坡居委會 ~004 111歇金臺居委會 ~005 111杏花村居委會 ~006 111長安居委會 ~007 111謝家渡居委會 ~008 111藍天居委會 ~009 111白云居委會 ~200 111林園村 ~201 111玉嶺村 ~202 112同興橋村 ~203 111楊家沖村 ~204 112望月村 ~205 122柘樹垸村 ~206 122太平橋村 ~207 122糖鋪子村 ~208 122獅子咀村 ~209 122木天河村 ~210 122西流村 ~211 122德勝垸村 ~212 122張家畈村 ~213 122尖山村 ~500 220水稻原種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