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地名是“達里因”的音轉。“達里因”系俄語,是“遠處”之意。“達里因”的由來是在大連淪為俄國租借地以后,根據沙皇尼古拉之令將此地命名為達里因,同時作為自由貿易港開放。后音轉為大連。一說,大連名稱,源于大連灣,始于近代。清光緒六年(1880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在關于大連灣軍港建設方案的奏折申,就提到"大連灣"。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期間,于1905年2月始稱大連。解放后,1949年4月1日,大連與旅順合稱為旅大市。1981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改稱大連市。
戰國時期,今大連地區隸屬燕國遼東郡(今遼陽市舊城址)。秦因之。西漢時,今大連地區南部屬遼東郡沓氏縣(今普蘭店市張店漢城址),北部屬遼東郡平郭縣(今蓋州市漢代古城址)和武次縣(今鳳城市劉家堡漢城址)。東漢時,今大連地區南部仍屬遼東郡沓氏縣,北部屬遼東郡平郭縣和西安平縣。東漢末公孫氏政權割據遼東時,今大連地區屬平州遼東郡沓氏縣、平郭縣和西安平縣。三國時期,今大連地區南部屬魏國幽州遼東郡東沓縣(今大連市金州區大嶺前漢城址),北部屬平郭縣和西安平縣。西晉時,今大連地區南部屬平州遼東國(后改遼東郡)平郭縣,北部屬西安平縣。東晉時,今大連地區南部屬平州遼東郡平郭縣,北部屬西安平縣。
十六國時期,今大連地區南部屬前燕、前秦的平州遼東郡平郭縣,北部屬安平縣(西安平改安平)。后燕時,今大連地區屬平州遼東郡平郭縣。后燕光始四年(404年)高句麗割據遼東郡,今大連地區屬遼東郡(城)卑沙城(今金州區大黑山山城)、得利寺山城(今瓦房店市境內)和城山山城(今莊河市城山山城)。唐代總章元年(668年),唐收復遼東。今大連地區屬安東都護府積利州。遼代時,今大連地區南部屬東京道蘇州(駐今金州區舊城)安復軍節度所轄來蘇縣(今金州區舊城區)和懷化縣,北部屬復州懷德軍節度所轄永寧縣(今復州城)和德勝縣,今莊河市屬東京道穆州。
金代時,今大連地區南部屬東京路遼陽府金州(初稱化成縣,隸復州),北部屬復州永康縣和歸勝鎮,今莊河市屬岫巖縣。元代時,今大連地區屬遼陽等處行中書省遼陽路金復州萬戶府,南部屬金州千戶所和哈斯罕千戶所,北部屬復州千戶所,今莊河市屬莊河沿海巡防百戶。明代時,今大連地區南部初屬山東布政使司金州,北部屬復州,今莊河市屬蓋州。洪武二十年(1395年)廢金、復、蓋州,專行衛制。今大連地區南部屬遼東都指揮使司(初建于金州,時稱定遼都衛)金州衛,北部屬復州衛,今莊河市屬蓋州衛。
清初,今大連地區南部屬奉天府寧海縣,北部屬復州,今莊河市屬岫巖通判。清末,今大連地區南部和北部分屬奉天省奉天府金州廳和復州,東北部屬興風道莊河廳。沙俄租借大連地區時期,今大連地區分屬旅順、金州、貔子窩市;旅順、金州、亮甲店、貔子窩及島嶼行政區和達里尼特別市。日本侵占大連地區時期,大連地區屬大連市、旅順市役所和旅順、金州、普蘭店、貔子窩民政署。民國初期,今大連地區屬奉天省東邊道莊河縣、遼沈道復縣、金縣(日據)。東北淪陷時期,今大連地區北部分屬奉天省復縣和安東省莊河縣。
全國解放戰爭時期,新金、莊河、復縣初屬安東省,后改隸遼寧省、遼東省。石河驛以南的旅大金地區為蘇軍軍管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特殊解放區。置旅大行政公署,下轄大連市、旅順市、金縣、大連縣。1949年8月隸屬東北人民政府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旅大市為東北行政大區直轄市,1953年3月改中央直轄市。1954年8月改為遼寧省轄市。1981年2月9日,國務院(國函[1981]13號)批準同意旅大市改稱大連市;3月5日,大連市政府正式掛牌辦公。1984年4月,國家計委批準大連市從1985年起實行計劃單列;同年7月,國務院同意賦予大連市省級經濟管理權限。1994年5月,大連市由地級市升為副省級市。
1985年1月17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復縣,設立瓦房店市(縣級,4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1987年4月21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金縣,設立大連市金州區(5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1990年末,大連市總人口5262721人,總面積12573.85平方千米。其中大連市區面積(6區加經濟開發區)為2414.96平方千米。全市設中山、西崗、沙河口、甘井子、旅順口、金州6個區;瓦房店(縣級)1個市和新金、莊河、長海3個縣。共有74個街道、73個鎮、54個鄉(其中民族鄉鎮11個),1600個城鎮居委會、1486個村委會,23267個居民組、10248個村民組。
1991年11月30日,民政部批復,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新金縣,設立普蘭店市(縣級,1992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1992年9月21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莊河縣,設立莊河市(縣級,10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至此,大連市轄6個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即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旅順口區、金州區,長海縣,瓦房店市、普蘭店市、莊河市。
1998年末,大連市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共有83個街道、82個鎮、39個鄉,1607個居委會、1430個行政村。1999年末,大連市總人口5453064人,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共有85個街道、80個鎮、35個鄉,937個居委會、1435個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連市常住總人口58936922人,其中:中山區378004人、西崗區345098人、沙河口區638366人、甘井子區785131人、旅順口區264998人、金州區833594人、長海縣99532人、瓦房店市956063人、普蘭店市757844人、莊河市835062人。
2000年末,大連市戶籍總人口5514721人,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共有85個街道、76個鎮、28個鄉,567個居委會、1434個行政村。2001年末,大連市戶籍總人口5546137人,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共有85個街道、73個鎮、25個鄉,572個居委會、1292個行政村。
2002年6月,大連市總面積12573.85平方千米,總人口約558.3萬人,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共有93個街道、67個鎮、23個鄉(其中6個民族鄉),572個社區、1292個行政村,市政府駐西崗區人民廣場1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連市常住總人口6690432人,其中:中山區339527人,西崗區305742人,沙河口區693140人,甘井子區1321778人,旅順口區324773人,金州區1102773人,長海縣77951人,瓦房店市942197人,普蘭店市741230人,莊河市841321人。
2014年6月23日,《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大連金普新區的批復》(國函[2014]76號)同意設立大連金普新區。大連金普新區位于遼寧省大連市中南部,范圍包括大連市金州區全部行政區域和普蘭店市部分地區,總面積約2299平方公里。
2015年10月13日,《國務院關于同意遼寧省調整大連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15]187號):同意撤銷縣級普蘭店市,設立大連市普蘭店區,以原普蘭店市的行政區域為普蘭店區的行政區域,普蘭店區人民政府駐南山街道府前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