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86年底,河北省轄9地區、9地級市,128縣、8縣級市、4自治縣、37市轄區,141縣轄區、547鎮、2870鄉、245民族鄉、218街道辦事處,50316村民委員會、3830居民委員會。
石家莊市 6區 4縣
長安區 橋東區 橋西區 新華區 郊 區 井陘礦區
井陘縣(微水鎮) 獲鹿縣(城關鎮) 欒城縣(城關鎮) 正定縣(正定鎮)
邯鄲市 4區 2縣
邯山區 叢臺區 復興區 峰峰礦區
邯鄲縣(東小屯) 武安縣(城關鎮)
邢臺市 3區 1縣
橋東區 橋西區 郊 區
邢臺縣(邢臺市)
保定市 4區 1縣
南市區 北市區 新市區 郊 區
滿城縣(城關鎮) 清苑縣(清苑鎮)
張家口市 6區 1縣
橋東區 橋西區 茶坊區 宣化區 下花園區 龐家堡區
宣化縣(宣化區)
承德市 3區 1縣
雙橋區 雙灤區 鷹手營子區
承德縣(下板城鎮)
唐山市 5區 10縣
路南區 路北區 東礦區 開平區 新 區
遷西縣(興城鎮) 唐海縣(唐海鎮) 灤 縣(城關鎮) 遷安縣(城關鎮) 遵化縣(城關鎮) 豐南縣(胥各莊鎮)
灤南縣(倴城鎮) 樂亭縣(城關鎮) 豐潤縣(城關鎮) 玉田縣(城關鎮)
秦皇島市 3區 3縣 1自治縣
海港區 山海關區 北戴河區
昌黎縣(城關鎮) 撫寧縣(城關鎮) 盧龍縣(城關鎮)
青龍滿族自治縣(青龍鎮)
滄州市 3區 1縣
運河區 新華區 郊 區
滄 縣(新華區) 青 縣(城關鎮)
石家莊地區 行署駐石家莊市 1市 12縣
辛集市
行唐縣(城關鎮) 藁城縣(城關鎮) 贊皇縣(城關鎮) 靈壽縣(城關鎮) 無極縣(城關鎮) 趙 縣(城關鎮)
晉 縣(城關鎮) 高邑縣(城關鎮) 新樂縣(長壽鎮) 深澤縣(城關鎮) 元氏縣(城關鎮) 平山縣(城關鎮)
邯鄲地區 行署駐邯鄲市 13縣
永年縣(臨洺關鎮) 大名縣(城關鎮) 廣平縣(城關鎮) 曲周縣(城關鎮) 涉 縣(城關鎮) 肥鄉縣(城關鎮)
館陶縣(城關鎮) 雞澤縣(城關鎮) 臨漳縣(城關鎮) 魏 縣(魏鎮鎮) 丘 縣(城關鎮) 磁 縣(城關鎮)
成安縣(城關鎮)
邢臺地區 行署駐邢臺市 1市 15縣
南宮市
柏鄉縣(城關鎮) 任 縣(任城鎮) 清河縣(葛仙莊鎮) 寧晉縣(城關鎮) 沙河縣(褡褳鎮) 威 縣(城關鎮)
隆堯縣(城關鎮) 臨城縣(城關鎮) 廣宗縣(城關鎮) 臨西縣(臨西鎮) 內丘縣(城關鎮) 平鄉縣(乞村鎮)
巨鹿縣(城關鎮) 新河縣(城關鎮) 南和縣(城關鎮)
保定地區 行署駐保定市 2市 18縣
定州市 涿州市
淶水縣(城關鎮) 阜平縣(城關鎮) 徐水縣(城關鎮) 定興縣(城關鎮) 唐 縣(仁厚鎮) 高陽縣(城關鎮)
容城縣(城關鎮) 淶源縣(城關鎮) 安國縣(祁州鎮) 安新縣(新安鎮) 易 縣(易州鎮) 望都縣(城關鎮)
蠡 縣(城關鎮) 新城縣(高碑店鎮) 曲陽縣(城關鎮) 博野縣(城關鎮) 雄 縣(雄州鎮) 完 縣(城關鎮)
張家口地區 行署駐張家口市 12縣
康保縣(城關鎮) 張北縣(張北鎮) 陽原縣(西城鎮) 赤城縣(赤城鎮) 沽源縣(平定堡鎮) 懷安縣(柴溝堡鎮)
懷來縣(沙城鎮) 崇禮縣(西灣子鎮) 尚義縣(南壕塹鎮) 蔚 縣(城關鎮) 涿鹿縣(城關鎮) 萬全縣(孔家莊鎮)
承德地區 行署駐承德市 6縣 1自治縣
圍場縣(圍場鎮) 興隆縣(興隆鎮) 隆化縣(隆化鎮) 平泉縣(平泉鎮) 灤平縣(灤平鎮) 寬城縣(寬城鎮)
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
廊坊地區 行署駐廊坊市 1市 7縣 1自治縣
廊坊市
三河縣(城關鎮) 固安縣(城關鎮) 文安縣(城關鎮) 香河縣(城關鎮) 大城縣(城關鎮) 永清縣(城關鎮)
霸 縣(城關鎮)
大廠回族自治縣(大廠鎮)
滄州地區 行署駐滄州市 2市 9縣 1自治縣
泊頭市 任丘市
黃驊縣(城關鎮) 肅寧縣(城關鎮) 海興縣(城關鎮) 鹽山縣(城關鎮) 河間縣(城關鎮) 南皮縣(城關鎮)
吳橋縣(桑園鎮) 東光縣(城關鎮) 獻 縣(城關鎮)
孟村回族自治縣(孟村鎮)
衡水地區 行署駐衡水市 1市 10縣
衡水市
饒陽縣(城關鎮) 深 縣(城關鎮) 武邑縣(城關鎮) 阜城縣(城關鎮) 安平縣(城關鎮) 故城縣(鄭家口鎮)
景 縣(城關鎮) 武強縣(小范鎮) 冀 縣(城關鎮) 棗強縣(城關鎮)
★1986年3月5日國務院【國函31號】批復:
1.撤銷定縣,設立定州市(縣級)。以原定縣的行政區域為定州市的行政區域。
2.撤銷束鹿縣,設立辛集市(縣級)。以原束鹿縣的行政區域為辛集市的行政區域。
3.撤銷南宮縣,設立南宮市(縣級)。以原南宮縣的行政區域為南宮市的行政區域。
4.撤銷任丘縣,設立任丘市(縣級)。以原任丘縣的行政區域為任丘市的行政區域。
◎將石家莊市郊區所轄的元村、東三教村、小沿村、義堂村、吳家莊村劃歸橋東區;市莊村、西焦村劃歸新華區;北宋村、花園村、東崗頭村劃歸長安區。(1986年3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
★1986年4月5日國務院【國函48號】批復:
1.將石家莊地區的正定、欒城2縣劃歸石家莊市領導。
2.將邯鄲地區的武安縣劃歸邯鄲市領導。
3.將保定地區的清苑縣劃歸保定市領導。
4.將滄州地區的青縣劃歸滄州市領導。
5.將邢臺地區的邢臺縣劃歸邢臺市領導。
6.撤銷邯鄲市郊區,將所轄的鄉、鎮分別劃歸并入叢臺區、復興區、邯山區領導。
◎撤銷邯鄲市郊區建制后 。調整市內各區的部分行政區劃。(1986年5月10 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
1.設立郝村鄉。郝村鄉轄原蘇曹鄉的前郝村、后郝村和邯鄲縣叢中鄉的東邢臺、西邢臺、聶莊,共5個村。
2.將四季青鄉所轄的干河溝村和柳林橋鄉所轄的羅城頭、賀莊、小北堡村劃歸馬莊鄉;將叢臺區所轄的東莊、春廠2個村劃歸柳林橋鄉。
3.將四季青、蘇曹、柳林橋3個鄉劃歸叢臺區;將馬頭鎮、馬莊鄉劃歸邯山區;將彭家寨鄉、郝村鄉劃歸復興區。
★撤銷涿縣,設立涿州市(縣級) 。以原涿縣的行政區域為涿州市的行政區域。(1986年9月24日國務院【國函126號】批復)
★1986年12月2日國務院【國函177號】批復:
1.撤銷青龍縣,設立青龍滿族自治縣。以原青龍縣的行政區域為青龍滿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
2.撤銷豐寧縣,設立豐寧滿族自治縣。以原豐寧縣的行政區域為豐寧滿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