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義鎮(zhèn)位于沁陽市西南部。面積47.66平方千米,人口35752人。轄崇義、后韓吳、東韓吳、西韓吳、連莊、南范、后鄧、前鄧、南各萬、東各萬、中各萬、西各萬、苗莊、寧莊、張留、南里、趙儒、郭莊、小召、寬平、水運、海村、閆莊、南山、后楊香、前楊香、呂莊、韓、大張、二郎廟、新張莊、東蘭戶、西蘭戶、蘭戶鋪、金冢、大金陵、小金陵、西茍莊38個行政村。太(原)洛(陽)公路穿境。古跡有崇義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郵編]454582 [代碼]410882100:~200 崇義村 ~201 后韓吳村 ~202 東韓吳村 ~203 西韓吳村 ~204 連莊村 ~205 南范村 ~206 后鄧村 ~207 前鄧村 ~208 南各萬村 ~209 東各萬村 ~210 中各萬村 ~211 西各萬村 ~212 苗莊村 ~213 寧莊村 ~214 張留村 ~215 南里村 ~216 趙儒村 ~217 郭莊村 ~218 小召村 ~219 寬平村 ~220 水運村 ~221 海村 ~222 閆莊村 ~223 南山村 ~224 后楊香村 ~225 前楊香村 ~226 呂莊村 ~227 韓村 ~228 大張村 ~229 二郎廟村 ~230 新張莊村 ~231 東蘭戶村 ~232 西蘭戶村 ~233 蘭戶鋪村 ~234 金冢村 ~235 大金陵村 ~236 小金陵村 ~237 西茍莊村
[沿革]因駐地崇義村而得名。清屬崇下鄉(xiāng)一圖。民國24年(1935)改屬第一區(qū),36年7月改為第六區(qū)。1949年建國后為第五區(qū)。1955年9月廢區(qū),置崇義中心鄉(xiāng),1956年11月改稱崇義鄉(xiāng)。1958年8月改為崇義公社,11月將木樓公社劃入,1960年1月又將木樓公社析出。1974年3月將西渠溝、北山、中渠溝、東渠溝、南董、前趙、后趙、西彰、東彰、南彰析入渠溝公社。1983年廢公社,置崇義鄉(xiāng)。1989年改鄉(xiāng)為鎮(zhèn)。1997年,面積44.6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海村、閻莊、南山、后楊香、呂莊、西韓、大張、前楊香、二郎廟、新張莊、東蘭戶、蘭戶鋪、西蘭戶、金冢、大金陵、小金陵、西茍莊、崇義、后韓吳、東韓吳、西韓吳、連莊、南范、后鄧、前鄧、南葛萬、東葛萬、中葛萬、西葛萬、苗莊、寧莊、張留、南里、趙儒、郭莊、小召村、寬平、水運38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