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涪陵區轄街道。位于區境中部,涪陵城西,長江南岸。面積87.8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541人(2010年六普)。轄7個社區、6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龍飛路111號,距涪陵城區15千米。渝懷鐵路,涪(陵)藺(市)、涪(陵)南(川)公路過境。景點有北拱漢墓群,大龍橋、安瀾橋,五馬關、云梯巖、龍頭山、江樓等。
【沿革】清代已有南堡、桂馨(又名桂花)、太平(北拱壩)3個場市。1930年始置榮桂鄉(駐榮桂場)、隆興鄉(1938年改名北拱鄉,駐北拱壩)。1950年以后,北拱鄉屬藺市區,榮桂鄉先后屬李渡區、城郊區。……1992年9月撤區并鄉,撤銷榮桂鄉、北拱鄉,設立龍橋鎮,以駐地大龍橋而得名。1996年,面積63.2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楊井、增銀、南浦、雙桂、永勝、沙溪、賀家、大龍、白廟、金銀、金鐲、袁家、圣水、永盈、太平、石塔、齊心、黃泥、高豐、黃角20個行政村。2000年末,面積53.4平方千米,總人口2447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147人,轄20個村,99個村民小組。
2004年末,面積53.4平方千米,總人口2440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572人,轄9個村(社區),99個村(居)民小組。2006年6月7日,涪陵區政府同意撤銷袁家社區、金峰村,設立袁家村,村委會駐龍橋鎮龍翔路,面積9.67平方千米,人口1496戶、4186人,轄9個村民小組;調整后,全鎮轄南岸浦、北拱2個社區,石塔、雙桂、沙溪、榮桂、袁家5個行政村。2008年5月,撤銷龍橋鎮、酒店鄉,合并設立龍橋街道。2013年,面積87.87平方千米,轄7個社區、6個行政村,109個村(居)民小組。
【郵編】408121【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102012:~001 111南岸浦居委會 ~002 111北拱居委會 ~003 111石塔居委會 ~004 111雙桂居委會 ~005 111沙溪居委會 ~006 111榮桂居委會 ~007 111袁家居委會 ~206 220湯家院村 ~207 220牌坊村 ~208 220麻磊村 ~209 220龍安村 ~210 220齊心村 ~211 220八一村【2006年代碼】500102110:~001南岸浦居委會 ~004北拱居委會 ~201石塔村 ~203雙桂村 ~204沙溪村 ~205榮桂村 ~207袁家村
原【酒店鄉】位于區境中部。轄湯家院、牌坊、麻磊、龍安、齊心、八一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酒店場,涪南公路和國道319線交匯處近側,距城區18千米。〖沿革〗明代境內已有酒店埡場,相傳早年該地山埡上開有小酒店,后演變為場市,故名;清末民初又興龍安場。1930年始置酒店鄉。1953年分出龍安鄉,1955年歸并。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梓里鄉并入。1996年,面積92.3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檬子樹、午云、麻堆、玉龍、堤口、石坡、鷹咀、騎梁、黃荊坡、八一、云臺、箍井、荷香、勞動、四方、金獅、永興、清水、靈應寺、柏香、方坪、望豐、車流、平安24個行政村。1998年復置出梓里鄉。2000年末,酒店鄉面積34.42平方千米,總人口1410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37人,轄12個村,70個村民小組。2004年末,面積35.01平方千米,總人口1447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48人,轄6個村,36個村民小組。〖2006年代碼〗500102211:~201湯家院村 ~202牌坊村 ~203麻磊村 ~204龍安村 ~205齊心村 ~206八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