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四川涼山州寧南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3427身份證前6位:513427
長途區號:0834 郵政編碼:615400
隸屬政區:涼山州行政級別:縣
車牌號碼:川W轄區面積:1667km2
人口數量:約18萬人人口密度:108人/km2
行政駐地:披砂鎮
行政區劃:披砂鎮 松新鎮 竹壽鎮 華彈鎮 白鶴灘鎮 葫蘆口鎮 景星鄉 俱樂鄉 新村鄉 幸福鄉 海子鄉 六鐵鄉 新建鄉 稻谷鄉 新華鄉 石梨鄉 松林鄉 杉樹鄉 梁子鄉 大同鄉 西瑤鄉 紅星鄉 騎騾溝鄉 倮洛鄉 跑馬鄉
寧南縣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披砂鎮 513427100 66.1km2  寧南縣轄鎮,縣府駐地。1935年設 ? 寧南縣鎮,解放后設披砂鄉,1956年與惠田鄉合并置披惠鄉,1958年再與景星鄉合并改東風公社,1984年建披砂鎮……[詳細]
松新鎮 513427101 45.8km2  寧南縣轄鎮。1939年建松林坪鄉,1944年與新村鄉合并更名松新鄉,1952年新村鄉析出,1958年改松新公社,1983年復松新鄉,1992年建鎮。位于……[詳細]
竹壽鎮 513427102 44.4km2  寧南縣轄鎮。1944年長壽鄉與阿竹鄉合并置竹壽鄉,1952年更名雙塘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建竹壽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2……[詳細]
華彈鎮 513427103 73.2km2  寧南縣轄鎮。舊名洼烏場。清末為會理州洼烏分州轄區,1932年劃歸 ? 寧南縣,1935年建華福鎮,1952年更名華彈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詳細]
白鶴灘鎮 513427104   白鶴灘鎮原屬云南省巧家縣,民國二年(1913年)設行政委員會,民國四年(1915)設六城分縣,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撤分縣劃入第一區。1952年劃歸……[詳細]
葫蘆口鎮 513427105 35.57km2   葫蘆口鎮位于四川寧南縣城東南部的金沙江畔,距縣城25公里,原為華彈鎮的武星村,作為華彈鎮的開發新區,在1997年8月經省政府批準正式建鎮。東與云南省巧……[詳細]
景星鄉 513427200 37.4km2  寧南縣轄鄉。1938年建鄉時屬云南省巧家縣,1952年劃歸寧南縣,1958年與披惠鄉合并建東風公社,1961年析建景星公社,1983年置景星鄉。位于縣境……[詳細]
俱樂鄉 513427201 57.3km2  寧南縣轄鄉。1939年建俱樂鄉,1945年并入惠田鄉,1957年重建俱樂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57……[詳細]
新村鄉 513427202 53.1km2  寧南縣轄鄉。1939年建新村鄉,1944年與松林坪鄉合并為松新鄉,1952年重建新村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47公……[詳細]
幸福鄉 513427203 72.1km2  寧南縣轄鄉。1939年在轄區內分別建大福、溜沙兩鄉,1944年合并為大沙鄉,1952年分設溜沙、放羊兩鄉。1956年放羊鄉并入溜沙鄉,1958年建幸福公……[詳細]
海子鄉 513427204 81.4km2  寧南縣轄鄉。1951年建海子彝族自治鄉,1956年更名馬六鄉,1972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海子公社,1983年置海子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61公……[詳細]
六鐵鄉 513427205 110km2  寧南縣轄鄉。1952年建六鐵彝族自治鄉,1972年改公社,1983年置六鐵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48公里。面積110平方公里,人口0.4萬。通公路。……[詳細]
新建鄉 513427206   新建鄉位于四川涼山州寧南縣。下轄: 513427206200 220 張堆村 513427206201 220 團結村 51342720620……[詳細]
稻谷鄉 513427207 106.4km2  寧南縣轄鄉。1952年建余家村彝族自治鄉,1956年更名稻角鄉,1958年改稻谷公社,1983年置稻谷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43公里。面積106.4……[詳細]
新華鄉 513427208 36km2  寧南縣轄鄉。解放前屬竹壽區第三保。1952年建新華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37公里。面積36平方公里,人口0.7萬。……[詳細]
石梨鄉 513427209   寧南縣轄鄉。舊名阿竹卡,原屬會理縣洼烏分縣轄區。1930年劃歸寧南縣,1939年建阿竹鄉,1952年更名石梨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詳細]
松林鄉 513427210 32.8km2  寧南縣轄鄉。解放前屬竹壽鄉第五保,1954年建松林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35公里。面積32.8平方公里,人口0.6……[詳細]
杉樹鄉 513427211 97.7km2  寧南縣轄鄉。1952年建大杉樹彝族自治鄉,1956年更名為杉樹鄉,1972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8公里。面積97.7平方公……[詳細]
梁子鄉 513427212 90.6km2  寧南縣轄鄉。解放前名為皮古。1952年建皮古彝族自治鄉,1956年更名解放鄉,1981年更名梁子公社,1983年置梁子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60公里……[詳細]
大同鄉 513427213 63.4km2  寧南縣轄鄉。1938年建大同鄉,1952年由巧家縣劃歸寧南縣,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0公里,隔金沙江與云南省相望。……[詳細]
西瑤鄉 513427214   寧南縣轄鄉。1939年建彈冠鄉,1944年與華福鎮合并建華彈鄉,1952年析建西瑤鄉,1958年改上游公社,1981年更名西瑤公社,1983年復西瑤鄉。……[詳細]
紅星鄉 513427215 32.3km2  寧南縣轄鄉。1952年建紅星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57公里。面積32.3平方公里,人口0.4萬。通公路。轄雙合、……[詳細]
騎騾溝鄉 513427216 82.5km2  寧南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1952年劃歸寧南縣后建騎騾溝彝族自治鄉,1956年更名梁子聯合鄉,1960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為騎騾溝公社,1983……[詳細]
倮洛鄉 513427217 102.1km2  寧南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1952年劃歸寧南縣,1956年建倮格鄉,1958年改公社,1960年復鄉,1972年重改公社,1983年再復置鄉。位于縣……[詳細]
跑馬鄉 513427218 131.6km2  寧南縣轄鄉。1952年由云南省巧家縣劃歸寧南縣,1956年建跑馬鄉,1972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96公里。隔金沙江與云南省……[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寧南縣位于涼山州南部東側,東臨金沙江與云南省巧家縣隔江相望。全縣幅員面積1666.6平方公里,總人口16.7萬多人,其中,彝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人口3.7萬多人。全縣有6個鎮、19個鄉、124個行政村、819個村民小組。寧南自漢武帝時(約公元前111年前后)起屬會理(古會無縣)轄區,歷代建置隨之變動。1930年建縣。現在的景星鄉、大同鄉、騎騾溝鄉、六城鎮等地原屬云南省巧家縣,1952年土地改革時劃歸寧南。
  行政區劃
    寧南縣轄6個鎮、19個鄉:披砂鎮、松新鎮、竹壽鎮、華彈鎮、白鶴灘鎮、葫蘆口鎮、景星鄉、俱樂鄉、新村鄉、幸福鄉、海子鄉、六鐵鄉、新建鄉、稻谷鄉、新華鄉、石梨鄉、松林鄉、杉樹鄉、梁子鄉、大同鄉、西瑤鄉、紅星鄉、騎騾溝鄉、倮洛鄉、跑馬鄉。   歷史沿革
    1929年設寧南縣。以地當寧遠府之南而得名。
    2000年,寧南縣轄6個鎮、19個鄉:披砂鎮、松新鎮、竹壽鎮、華彈鎮、六城鎮、葫蘆口鎮、景星鄉、俱樂鄉、新村鄉、幸福鄉、海子鄉、六鐵鄉、新建鄉、稻谷鄉、新華鄉、石梨鄉、松林鄉、杉樹鄉、梁子鄉、大同鄉、西瑤鄉、紅星鄉、騎騾溝鄉、倮格鄉、跑馬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6996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披砂鎮 28421 松新鎮 10134 竹壽鎮 6222 華彈鎮 13933 六城鎮 6361 葫蘆口鎮 4682 景星鄉 11288 俱樂鄉 4435 新村鄉 5176 幸福鄉 6312 海子鄉 3764 六鐵鄉 4833 新建鄉 3284 稻谷鄉 2700 新華鄉 6692 石梨鄉 7227 松林鄉 5916 杉樹鄉 2585 梁子鄉 3508 大同鄉 5594 西瑤鄉 4863 紅星鄉 3724 騎騾溝鄉 6429 倮格鄉 5027 跑馬鄉 6852 
    2003年5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15號)批復同意寧南縣六城鎮更名為白鶴灘鎮。 
    2004年,寧南縣轄6個鎮(披砂、松新、竹壽、華彈、葫蘆口、白鶴灘)、19個鄉(景星、俱樂、新村、幸福、新華、松林、石梨、大同、西瑤、紅星、倮洛、跑馬、稻谷、六鐵、海子、新建、杉樹、騎騾溝、梁子)。
  發展概況
    寧南縣地處橫斷山區邊緣,縣境由北至東為大涼山余脈,西及西南為魯南山東坡。縣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峰為西部的貝母山峰,海拔3919米;最低處在金沙江畔的依補河口,海拔585米,相對高差3334米。寧南多地,地形可分為平壩、臺地、低山、低中山和山原6個類型,其中:平壩占0.7%,臺地占1.4%,低山占6%,低中山占67.5%,中山占23%,山原占0.9%。寧南縣城所在地是縣內最大的山間盆地,面積約10多平方公里。縣內主要河流是金沙江與黑水河。縣內各地氣候隨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變化,具有明顯的立體氣候特征和顯著的光熱資源優勢。在海拔1200米左右地區,年平均氣溫19.3℃,極端最高氣溫39.9℃,極端最低氣溫3.1℃;年日照時數2257.7小時,無霜期平均為321天,年降水量960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983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6至10月。縣內主要自然災害是:地震、泥石流、干旱、冰雹、凍害、風災。
    改革開放以來的20年中,寧南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堅持不懈地帶領全縣各族群眾“圍繞農業辦工業,辦好工業促農業”,持續進行農業產業化建設,使全縣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2000年,全縣GDP(現價)達6.26億元,比1980年翻了兩番多(1999年在四川省各縣GDP排序中列第129位);2000年,全縣GDP人均3735元(1999年在四川省人均GDP排序中列第80位)。蔗糖、繭絲、烤煙的產業化建設初具規模,已成為寧南縣級經濟的三大支柱。
    金沙江和黑水河谷地是寧南農業較為集中的地段。全縣現有耕地18.7萬多畝,其中有田4.6萬多畝,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重點縣。縣內現有水庫15處,總容量3035萬立方米;灌溉渠道引水能力超過5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2.7萬畝,旱澇保收面積11萬多畝。金沙江干熱河谷植樹造林技術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全縣森林面積恢復到57.97萬畝,森林覆蓋率上升到23.7%,林草覆蓋率83.7%,是國家長防工程建設重點縣、國家水土流失治理重點縣。由于立體氣候特征明顯、光熱資源豐富,寧南適宜多種氣候帶的多種動植物繁衍生長。主要農產品為糧食、甘蔗、蠶繭、烤煙、生豬。2000年,全縣糧食產量達6.7萬噸,全縣農民人均產糧400多公斤;甘蔗產量達27.5萬噸,占全省總產量15%以上,是國家“九五”糖料基地縣、全國100個糖料產量最高縣市之一;蠶繭產量達4569噸,全縣蠶繭總產、人均蠶繭產量等五項指標名列全省首位,是四川省蠶桑生產基地縣;烤煙產量達6148噸;生豬出欄12.6萬頭,是全國半農半牧區生產示范縣;全縣農民每年現金收入可達1.2億元以上,2000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元。
    寧南的現代工業建設始于20世紀60年代,現已成為四川省食品工業縣。全縣主要工業企業及生產能力:三個糖廠日處理甘蔗2500噸,可年產白砂糖3萬噸以上,年產可食用酒精和醫用酒精3000噸以上;三個絲廠繅絲能力為自動繅5600緒,可年產20/22優質白廠絲400噸;一個煙葉復烤廠可年產復烤煙葉6000噸;一個纖維板廠可年產纖維板2萬立方米;兩座水泥廠可年產水泥10萬噸;電石廠可年產電石6000噸;電力公司年發電量可達1.5億千瓦時;桐油公司可年產優質桐油500噸以上。200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3.6億多元,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白砂糖總產29658噸、酒精總產3067噸、生絲總產317噸、復烤煙葉總產3451噸、纖維板總產2.65萬立方米、水泥總產6.5萬噸、發電量1.26億千瓦小時、混配合飼料總產1.1萬噸、桐油300噸,試生產電石4000噸、鋁塑復合管60萬米、炭黑200噸。
    1999年,全縣有小水電站58處,裝機86臺、2.9萬千瓦;擁有高壓線680公里、低壓線1347公里、變壓器23705千伏安;全縣農村115個村通電,占總數的92.7%;全縣農戶用電率達85%,是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縣;縣內金沙江畔的白鶴灘國家級特大型水電站正在勘測設計中。全縣現有公路2158公里,其中:省級公路71公里,鄉村公路2087公里。有大橋4座、中橋20座。鄉鎮全部通公路,已通公路村121個,占總數的97.6%。縣城裝有8000門程控電話交換機、無線尋呼設備、數字移動電話設備,使用C3本地網通過光纜通話,具備可視電話通信能力和移動通信能力。21個鄉鎮通程控電話,大部份鄉鎮可使用移動電話和傳呼機。已通電話村12個,占總數的9.6%。到2000年底,全縣已安裝程控電話6500多門,擁有移動電話3000多部。
    1999年,全縣6所中學在校中學生5002人,162所小學在校小學生18345人,1所幼兒園在園幼兒3000多人,全縣的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97.8%, 是四川省基本普及初級義務教育縣、農村青壯年脫盲達標縣。四川廣播電視大學寧南工作站現有大中專在校生242人。衛生事業發展較快,全縣有44個衛生機構,有衛生技術人員409人,是四川省農村初級衛生保健達標縣。全縣科技工作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42%,是四川省和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
    1999年,全縣有衛生電視地面收轉站37座,已實現村村通電視;縣城建有有線電視網絡,廣播電視播出質量良好。建有電影院、文化館、新華書店。
    全縣無吸毒、無種毒、無扒竊、無車匪路霸,社會治安秩序良好,是涼山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
  經濟大事
    ⑴1997年5月,涼山重點建設項目、中型水庫——竹壽水庫及配套灌溉工程基本建成通水;9月,縣城原有的2000門模擬電話交換機技改為5000門數字程控電話交換機;11月,建成縣境內第一段二級過境公路——石牌坊路;12月,建成新的建制鎮——葫蘆口鎮;1997年完成GDP34690萬元,提前3年實現翻兩番的戰略目標。
    ⑵1998年,建成川滇公路大橋——金沙江大橋、裝機3000千瓦的二槽水電站和年產6000噸電石廠、縣城環城公路、縣城輕烴燃氣管網工程、寧南廣播電視發射中心、國際互聯網寧南信息中心,開通C3本地電話網和G網移動電話、可視電話;建成綠蔭塘水電站和配套輸變電工程,完成全縣電網統一調度、統一供電的協調組織工作,寧南成為全國初級電氣化縣。
    ⑶1999年,川滇公路干線之一——西巧路寧南縣城至葫蘆口段第一期擴建改造工程完工;“九五”人畜飲水工程項目提前一年建成,通過驗收;中國聯通公司進入寧南開展電信服務工作;銀鴻絲業公司完成第一期自動繅絲技改工程。
    ⑷2000年,寧南蠶繭總產突破4500噸,產量、質量等五項主要指標繼續列四川省第一名;完成投資1000多萬元改造了全縣農村主要電網;縣醫院綜合大樓基本建成;縣城中心街擴建工程竣工。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現已查明的礦藏為鉛、鋅、銅、硫、鐵、煤、磷及石棉、重晶石、大理石等20余種,其中,鐵礦儲藏量1.3億噸,鉛礦儲藏量40多萬金屬噸,銅礦儲藏量5萬金屬噸以上,石灰石遍布全縣25個鄉鎮。另外,主要有1個黃竹林至大埡口的大型磷礦床和3個地熱水資源。
    森林資源
    現有林業用地9.6萬多公頃,其中,有林地3.9萬多公頃,疏林地894公頃,灌木林地2.5萬多公頃,未成林造林地1.2萬多公頃,苗圃地2公頃,無林地1894公頃。森林覆蓋率23.7%,森林蓄積量達199萬多m3;林分蓄積量196.9萬多m3,其中,用材林蓄積1.1萬多m3,防護林蓄積84萬多m3,疏林地蓄積1.45萬m3,散生木蓄積0.9萬多m3,四旁植樹蓄積0.2萬m3。全縣現有2種珍稀瀕危二級保護樹種,8種保護植物,現有野生動物110種以上。
    水利資源
    金沙江流經我縣5個鄉鎮,流長46.6公里,縣內的“白鶴灘”具備建設特大型水電站(裝機1200萬千瓦)的基本條件。現有各類水利工程1423處,其中,中型水庫2座,蓄水量2498萬m3;小型水庫13座,蓄水量380萬m3;其他小型、微型水利設施2.03萬處,蓄水量242萬m3;提灌站14座,裝機748千瓦;已建成引水渠道961條、1751公里;其他水利工程38處。全縣的水利設施年蓄、引、提水量達9500m3以上。
  基礎設施
    電廠和裝機能力,輸變電能力
    全縣小水電可開發量為7.3萬千瓦,現有小水電站58處,裝機86臺、2.9萬千瓦;擁有高壓線680公里、低壓線1347公里、變壓器23705千伏安;全縣農村115個村通電,占總數的92.7%;全縣農戶用電率達85%,是全國初級電氣化縣。
    公路和城市建設情況
    全縣現有公路2158公里,其中:省級公路71公里,鄉村公路2087公里。有大橋4座、中橋20座。25個鄉鎮全部通公路,已通公路村121個,占總數的97.6%。現有小集鎮6個,縣城所在地——披砂鎮為全縣最大的小集鎮,現有6條主要街道,水、電、氣供應正常,居住的人口已達2萬人以上。其他5個集鎮的人口較少,基礎設施仍較落后。
  企業概況
    三個糖廠日處理甘蔗2500噸,可年產白砂糖3萬噸以上,年產可食用酒精和醫用酒精3000噸以上;三個絲廠繅絲能力為自動繅5600緒,可年產20/22優質白廠絲400噸;一個煙葉復烤廠可年產復烤煙葉6000噸;一個纖維板廠可年產纖維板2.5萬立方米;兩座水泥廠可年產水泥10萬噸;電石廠可年產電石6000噸;電力公司年發電量可達1.5億千瓦時;桐油公司可年產優質桐油500噸以上。200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3.6億多元,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白砂糖總產29658噸、酒精總產3076噸、生絲總產317噸、復烤煙葉總產3451噸、纖維板總產2.65萬立方米、水泥總產6.5萬噸、發電量1.26億千瓦小時,混配合飼料總產1.1萬噸,試生產電石4000噸、鋁塑復合管60萬米、炭黑200噸。
    知名品牌簡介
    ⑴金沙江糖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金沙牌白砂糖為部優產品、四川省名牌工產品。
    ⑵銀鴻絲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梅花牌20/22白廠絲為優質出口生絲,遠銷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⑶寧南蠶繭為優質出口繭,遠銷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⑷寧南烤煙為優質煙葉,主要供應上海煙草集團等企業。
  科技文化
    研究、開發機構概況及成果介紹:
    寧南縣研究、開發機構較少。由縣科技局管理科技研究、科技普及和技術開發等工作。多年來,已取得眾多科技成果,其中的主要成果有:
    ⑴“七五”期間,我縣與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等科研院所合作,進行了國家級攻關研究課題——“寧南縣可再生能源項目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⑵1992年以來,我縣與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國際山地中心合作開發了“等高固氮植物籬”技術,對于繼續耕種坡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顯著效果,獲得涼山州科技進步獎,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對外交流
    ⑴1997年7月,水土保持實用技術國際研討會在寧南召開,來自印度尼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家和亞洲開發銀行、國際山地中心等國際組織的10多名專家和-參加了會議。
    ⑵1999年11月,美國高山研究所亞洲部部長、國際山地中心主任康柏爾博士一行2人到寧南考察。
  民族風情
    寧南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縣,以漢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8%。其次有彝族3萬多人,其他民族有布依族、回族、藏族、 滿族、白族、苗族等少數民族。
    據考古表明,彝族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在寧南棲息,是寧南的“土著”民族。而布依族則是清嘉慶元年(1796年) 由貴州省畢節地區遷入.因此,以彝族為主的地方民族風情是寧南的一大特色。凡是涼山彝族治自州的彝族所擁有的民族風俗習慣,寧南的彝族都有。比如火把節、彝族年等傳統節日,是寧南彝族最盛大、最隆重的兩個佳節。尤其是每年6月24 日的火把節最富有特色,在三天的節日里,各家殺雞宰羊,打掃衛生。 隨后,男女老少身著以紅、黑、黃三色為主調、雜以其他顏色的節日盛裝,聚集到寨里一寬闊場所,舉行斗牛、賽馬、摔跤、斗羊、跳舞、選美、唱“朵洛好”等活動。飯后,各家各戶手持火把,從家中邊唱邊舞轉游至田間地頭、莊稼地中,且邊舞邊唱,祈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驅災避邪。界時,一簇簇的火把和篝火堆映紅了夜空,恰似“滿天星斗落人間”。
    彝族婚禮獨具特色。婚娶之日,迎親的小伙子們需接受女方姑娘們潑涼水、抹鍋灰的“禮遇”,迎娶途中和到達男方家后,有“背新娘”、“給禮錢”等傳統禮節。夜幕降臨,主客雙方進行搶油炒飯、吟唱“堂嚷”(別鬧歌)和“阿莫尼惹”(哭嫁歌)、說“克智爾比”(格言諺語)等娛樂活動,通宵達旦。
    寧南的布依族同胞在過年、三月三、六月六等傳統節日期間和服飾、婚嫁、喪葬等方面具有本民族特征。
  
全國與寧南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州市| 垣曲县| 汤阴县| 高安市| 甘谷县| 连南| 汉中市| 疏勒县| 金昌市| 洛隆县| 乐安县| 怀远县| 遵化市| 达孜县| 伊川县| 江城| 会理县| 新河县| 吴旗县| 政和县| 商洛市| 普陀区| 梅州市| 达州市| 深水埗区| 中山市| 雅安市| 绿春县| 道孚县| 江口县| 沅陵县| 安岳县| 建始县| 浦北县| 龙口市| 张家川| 新蔡县| 林口县| 宜川县| 绍兴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