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四川涼山州會東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會東鎮 513426100 87km2  會東縣轄鎮。縣府駐地,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魚格鄉,1952年置云塘鄉,1981年更名為鯵魚公社,1984年置會東鎮。位于縣境西北部。面積87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鉛鋅鎮 513426101 85km2  會東縣轄鎮。原屬會理縣鯵魚區大發鄉,1952年置大橋鄉,1958年與紅果鄉合并建大橋公社,1981年更名為大橋河公社,1984年改稱鄉,1986年置鉛鋅……[詳細]
小岔河鄉 513426200 46km2  會東縣轄鄉。1952年置聯合鄉,1955年撒者邑鄉并入,1981年析聯合公社置小岔河公社,1984年置小岔河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3公里,面積46平……[詳細]
撒者邑鄉 513426201 24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魚格鄉,1952年置撒者邑鄉,1955年并-合鄉,1981年從聯合公社析置撒者邑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詳細]
新云鄉 513426202 110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魚格鄉,1952年取“新官”、“云盤”兩村的首字置新云鄉,1958年并入前進公社,1961年析置新云公社,1966年更名新華……[詳細]
長新鄉 513426203 63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魚格鄉,1952年取境內“長彎”、“新村”兩地首字置長新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24公里……[詳細]
火山鄉 513426204 59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魚格鄉,1952年置火山鄉,1958年與堵格鄉合并建堵格公社,1981年析置火山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詳細]
堵格鄉 513426205 77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魚格鄉,1952年置堵格鄉,1958年與火山鄉合并建堵格公社,1966年更名紅旗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詳細]
坪塘鄉 513426206 54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魚格鄉,1952年取“放馬坪”、“黑塘”兩村末字為名置坪塘鄉,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為上游公社,1981年復坪塘公……[詳細]
姜州鎮 513426207 105km2  2013區劃調整:撤銷姜州鄉和中心鄉,設立姜州鎮,鎮人民政府駐原姜州鄉姜州村,轄原姜州鄉和中心鄉所屬行政區域。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江屯鄉……[詳細]
小壩鄉 513426209 73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江屯鄉,1952年置小壩鄉,1955年左箐鄉并入,1958年與姜州鄉合并建江舟公社,1961年析建團結公社,1981年更名小……[詳細]
火石鄉 513426210 54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鐵香鄉,1952年置火石鄉,1955年甘溝鄉并入,1958年建新民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50公里。面……[詳細]
鐵柳鄉 513426211 56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鐵香鄉,1952年置鐵柳鄉,1958年與可河、龍樹兩鄉合并建鐵柳公社,1966年更名赤衛公社,1981年復鐵柳公社,1984……[詳細]
龍樹鄉 513426212 55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鐵香鄉,1952年置龍樹鄉,1958年與鐵柳、可河合并建鐵柳公社,1966年更名云峰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詳細]
可河鄉 513426213 27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鐵香鄉,1952年置可河鄉,1958年與鐵柳、龍樹合并建鐵柳公社,1961年析建可河公社,1966年更名四新公社,1981年……[詳細]
嘎吉鄉 513426214 72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鐵香鄉,1952年置嗄吉鄉,1955年茂吉鄉并入,1958年與白巖鄉合并建獅子山公社,1961年析建嗄吉公社,1966年更名……[詳細]
柏巖鄉 513426215 44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鐵香鄉,1952年置柏巖鄉,1955年馬鞍鄉并入,1958年與嗄吉鄉合并建獅子山公社,1961年析建白巖公社,1966年更名……[詳細]
海壩鄉 513426216 32km2  會東縣轄鄉。1984年析鐵香鄉、大發鄉、白巖鄉、岔澤鄉的4個村置海壩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20公里。面積32平方公里,人口0.4萬。會(東)發(箐)公……[詳細]
烏東德鎮 513426218 45km2  2013區劃調整:撤銷新馬鄉、洛佐鄉和鹿鶴村鄉,設立烏東德鎮,鎮人民政府駐原新馬鄉麻櫟村,轄原新馬鄉、洛佐鄉和鹿鶴村鄉所屬行政區域 會東縣轄鄉。原……[詳細]
淌塘鄉 513426219 103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淌塘鄉,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躍進公社,1981年復淌塘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詳細]
普咩鄉 513426220 67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普咩鄉,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金沙公社,1981年復普咩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詳細]
巖壩鄉 513426221 103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巖壩鄉,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長征公社,1981年復巖壩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詳細]
新田鄉 513426223 71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新田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隔金沙江與云南省為鄰。距縣府126公里。面積7……[詳細]
江西街鄉 513426224 58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大發鄉。1952年置江西鄉,1955年并入大橋鄉,1971年原江西鄉劃入東風公社,1981年更名為江西街公社,1984年置江……[詳細]
岔河鄉 513426225 74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大發鄉。1952年置岔河鄉,1966年更名曙光公社,1981年復岔河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70公里。面……[詳細]
雙堰鄉 513426226 63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大發鄉。1952年置雙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為雙堰公社,1984年置雙堰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75公里,面……[詳細]
發箐鄉 513426227 55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大發鄉。1952年置發箐鄉。1955年鐵廠鄉并入,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紅光公社,1981年復發箐公社,1984年……[詳細]
鐵廠溝鄉 513426228 59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鐵廠鄉,1955年并入發箐鄉,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紅光公社,1981年析建滿銀溝公社,1984……[詳細]
新街鄉 513426229 56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新紅鄉。1952年置新街鄉,1958年與馬龍、新龍合并建新街公社,1962年、1981年新龍和馬龍先后析出,1984年復置鄉……[詳細]
馬龍鄉 513426230 68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新紅鄉。1952年置馬龍鄉,1958年與新街、新龍合并建新街公社,1981年析置馬龍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北部,距……[詳細]
新龍鄉 513426231 48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新紅鄉。1952年置新龍鄉,1958年與新街、馬龍合并建新街公社,1962年分出建新龍公社,1966年更名燎原公社,1981……[詳細]
紅巖鄉 513426232 35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新紅鄉。1952年置紅巖鄉,1958年改紅巖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51公里。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紅果鄉 513426233 57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新紅鄉。1952年置紅果鄉,1958年與大橋鄉合并建大橋公社,1962年析建紅果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詳細]
魯吉鄉 513426234 66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紅濱及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魯吉鄉,1958年改金江公社,1981年復魯吉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部,隔金……[詳細]
溜姑鄉 513426235 39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虐姑鄉,1966年改紅衛公社,1981年更名溜姑公社,1984年置溜姑鄉。位于縣境東部,隔江金沙江與云南省……[詳細]
大崇鄉 513426236 43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江濱鄉。1952年置大崇鄉,1955年大坪鄉并入,1966年改先鋒公社,1971年更名東風公社,1981年更名大崇公社,19……[詳細]
黑嘎鄉 513426237 75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江濱鄉。1952年置黑嘎鄉,1966年改東風公社,1971年所轄大部分劃入先鋒公社,1981年析建黑嘎公社,1984年復置鄉……[詳細]
文箐鄉 513426238 65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鯵魚區江濱鄉。1952年置文箐鄉,1966年改新勝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92公里。面積65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野牛坪鄉 513426239 52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官地鄉,1958年與松坪鄉合并建松坪公社,1961年改官村公社,1966年更名星火公社,1981年再更名野……[詳細]
松坪鄉 513426240 38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松坪鄉,1958年與官村鄉合并建松坪公社,1981年析甘田壩大隊歸野牛坪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詳細]
新山鄉 513426241 36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新山鄉,1958年改新山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100公里。面積36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小街鄉 513426242 73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小街鄉,1966年改前衛公社,1981年復小街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76公時里,面積……[詳細]
老口鄉 513426243 66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老口鄉,1958年改新村公社,1981年復老口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98公里。面積6……[詳細]
干海子鄉 513426244 37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甘海鄉,1958年改公社,1966年更名戰旗公社,1980年復甘海公社,1981年更名甘海子公社,1985……[詳細]
黃坪鄉 513426245 113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云南省巧家縣二區。1952年置黃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東隔金沙江與云南省相望。距縣府150公里。面積……[詳細]
野租鄉 513426246 40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七甲半夷區。1952年置野租鄉,1972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38公里。面積40平方公里,人口0.3萬。……[詳細]
拉馬鄉 513426247 24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七甲半夷區。1952年置拉馬鄉,1972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48公里。面積24平方公里,人口0.2萬。……[詳細]
魯南鄉 513426248 21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七甲半夷區。1952年置魯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20公里。面積21平方公里,人口0.2萬。……[詳細]
雪山鄉 513426249 70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七甲半夷區。1952年置雪山鄉,1972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55公里。面積70平方公里,人口0.3萬。……[詳細]
柏杉鄉 513426250 54km2  會東縣轄鄉。原屬會理縣七甲半夷區。1952年置白沙鄉,1981年更名柏杉公社,1984年置柏杉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48公里。面積54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會東縣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南端,全縣幅員面積3227平方公里,總人口36.78萬人。境內擁有豐富的地上地下資源,蘊含著巨大的開發優勢和發展潛力,素有“攀西明珠”之美譽。
    會東自1952年7月1日建縣,在0的領導下,各族人民由貧困落后向文明富裕邁進。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縣人民乘改革春風,舉改革大旗,堅持兩個“一三三”發展戰略,緊緊圍繞“11988”富民興縣目標,立足資源優勢,大搞綜合開發,農業上強化一個基礎(糧食),打出“三個拳頭”(烤煙、甘蔗、蠶桑),狠抓“三根支柱”(鄉鎮企業、畜牧、林果);工業上立足一個重點(資源開發),抓緊“三大建設”(能源、交通、原材料),突出“三大骨干”(礦業、制糖、繅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支柱產業生機勃發,對外開放成績斐然,科教興縣碩果累累,社會事業欣欣向榮,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城鄉面貌日新月異。1999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13.0126億元,全部工業總產值達6.78億元,農業總產值達9.45億元,糧食總產量15.42萬噸,財政收入958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1778元,兩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的臺階。“九五”期間,會東被評為全國婦女兒童工作先進縣,榮獲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少數民族先進縣”稱號。
    最近,會東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確立了十五期間全縣“115533”發展戰略,即:穩定一個基礎(農業),抓住一個機遇(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做好“五篇文章”(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結構調整、科教興縣、改革開放),培育五大支柱(烤煙、蠶桑、甘蔗、礦業、水電),調整三大結構(產業、城鄉、所有制結構),發展三大項目(鄉鎮企業、畜牧業、林果業)。推出了一系列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會東是投資開發、高回報的理想區域。一是礦產資源豐富,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已探明金屬礦22種,被中外專家譽為礦產資源富集的“聚寶盆”。二是農業資源得天獨厚,雨熱同季、光熱充足,農作物產量高、品質優,是全省名列前茅的優質烤煙、蠶桑(繭)、蔗糖、畜產品等基地,為綠色食品深加工奠定了廣闊的發展前景。三是水能資源開發潛力極大,水電資源蘊藏量達540.25萬千瓦。四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全縣公路四通八達,主要干線為水泥或柏油路面;水電裝機年發電量達6041萬千瓦時,已與西南大電網110千伏輸電線路并網通電;商貿、賓館、廣播電視、圖書館、俱樂部、體育場等一大批生活和文體娛樂設施齊全。   行政區劃
    會東縣轄2個鎮、51個鄉:會東鎮、鉛鋅鎮、小岔河鄉、撒者邑鄉、新云鄉、長新鄉、火山鄉、堵格鄉、坪塘鄉、姜州鄉、中心鄉、小壩鄉、火石鄉、鐵柳鄉、龍樹鄉、可河鄉、嘎吉鄉、柏巖鄉、海壩鄉、洛左鄉、新馬鄉、淌塘鄉、普咩鄉、巖壩鄉、鹿鶴村鄉、新田鄉、江西街鄉、岔河鄉、雙堰鄉、發箐鄉、鐵廠溝鄉、新街鄉、馬龍鄉、新龍鄉、紅巖鄉、紅果鄉、魯吉鄉、溜姑鄉、大崇鄉、黑嘎鄉、文箐鄉、野牛坪鄉、松坪鄉、新山鄉、小街鄉、老口鄉、干海子鄉、黃坪鄉、野租鄉、拉馬鄉、魯南鄉、雪山鄉、柏杉鄉。
  歷史沿革
    會東上古秦時為邛都國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會無縣,會東地區屬之。唐昭宗天復二年(公元902年)直至五代十國的后屬時(公元907--965年),會東地區先后為“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大義寧國”和“大理國”等地方政權所割據。明洪武年(公元1382年)改屬四川布政司,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改東川府屬云南省,今會東縣松坪、淌塘兩區和鐵廠溝、溜姑兩鄉(以下簡稱會東縣東部地區)仍屬東川府,同年在西昌設寧遠府,會理州(含會東西部地區)屬之。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設巧家廳治,今會東縣東部地區屬云南為巧家廳之善長里。
    民國元年,會東縣原屬會理縣的西部地區改為洼烏分州,隸屬四川會理州(今會理縣)。民國二年(公元1913),洼烏分州改名洼烏分縣。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洼烏分縣改為會理縣第四區,現改為參魚區。
    1950年3月23日,會東全境解放。1952年7月1日,系會理縣西部地區和云南省巧家縣二區金沙江以西部分地區建立會東縣,縣政府駐參魚壩(今會東鎮),隸屬西康省西昌專員公署。1955年10月西康省撤并四川省,會東縣隸屬四川省西昌專員公暑。1978年10月撤西昌地區并入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屬之。
    1952年設會東縣。因地處會理縣東部而得名。
    2000年,會東縣轄2個鎮、5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5131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會東鎮 31898 鉛鋅鎮 15872 小岔河鄉 9790 撒者邑鄉 3463 新云鄉 9543 長新鄉 4252 火山鄉 3419 堵格鄉 7290 坪塘鄉 4264 姜州鄉 11170 中心鄉 7017 小壩鄉 9750 火石鄉 4287 鐵柳鄉 7798 龍樹鄉 4449 可河鄉 5752 嘎吉鄉 10320 柏巖鄉 9681 海壩鄉 3601 洛左鄉 7362 新馬鄉 8187 淌塘鄉 7156 普咩鄉 4720 巖壩鄉 4082 鹿鶴鄉 4911 新田鄉 3828 江西街鄉 6384 岔河鄉 7570 雙堰鄉 10250 發箐鄉 7600 鐵廠溝鄉 3351 新街鄉 6855 馬龍鄉 59,54 新龍鄉 3206 紅巖鄉 5710 紅果鄉 6226 魯吉鄉 8834 溜姑鄉 6296 大崇鄉 14360 黑嘎鄉 5005 文箐鄉 7705 野牛坪鄉 5330 松坪鄉 3302 新山鄉 3225 小街鄉 6124 老口鄉 6145 干海子鄉 2702 黃坪鄉 4711 野租鄉 2645 拉馬鄉 1665 魯南鄉 1411 雪山鄉 3417 柏杉鄉 1465
    2004年,會東縣轄2個鎮(會東、鉛鋅)、51個鄉(新云、長新、火山、坪塘、堵格、姜州、中心、小壩、火石、鐵柳、龍樹、可河、嘎吉、柏巖、海壩、洛左、新馬、淌塘、普咩、巖壩、新田、岔河、雙堰、發箐、新街、馬龍、新龍、紅巖、紅果、魯吉、溜姑、大崇、黑嘎、文箐、松坪、小街、新山、老口、黃坪、野租、拉馬、魯南、雪山、柏杉、小岔河、撒者邑、鹿鶴村、江西街、鐵廠溝、野牛坪、干海子)。
  經濟區位
    會東地處川滇兩省五縣一區結合部,屬于攀西經濟開發區,是資源富集的攀枝花、西昌、六盤水西南“金三角”的腹地,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區域之一,經濟區位優越。
  自然資源
    光熱資源: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侯區。主要特點是日照時數多,多年平均日照數為2322.8小時,屬全省多日照的地區之一。光熱資源豐富,全年總輻射量為136.22千卡/cm2年,有效輻射為64.03千卡/cm2年。氣候溫和,四季不分明,無霜期279天,有霜期46天,冬暖無嚴寒,夏短無酷暑,四季如春,但晝夜溫差大,有利作物光合作用產物的積累。蒸發旺盛,雨量集中,干濕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058毫米,多出現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雨熱同季,是雨養農業較為發達的氣候基礎。地貌氣候復雜多樣,垂直差異十分明顯,高山積雪,峽谷炎熱并見,從海拔820米的河門口到海拔3331.8米的緊風口云盤,相當于跨越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等氣候帶。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有利發展多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
    水利水能資源:主要河流有過境河金沙江及縣二級支流參魚河、大橋河,三級支流小壩河等四條。此外,還有黃坪河、淌塘河、巖壩河等小支流503條。多年平均徑流深464毫米,水資源量14.984億立方米,另有入境水3.86億立方米,金沙江過境水710億立方米。地下水約2.847億立方米,占境內水資源的15%。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540.25千瓦,其中,過境河金沙江500萬千瓦,境內40.25萬瓦,占全省3.6%;平均每平方公里1678.7千瓦,高于全省平均246千瓦水平。可開發量為260.22萬千瓦,其中,金沙江250萬千瓦,境內10.22萬千瓦,為全省可開發量的28.28%。境內河流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集水面大于100平方公里的干流和支流的中、下游,尤以參魚河、大橋河下游天然落差大,水量豐富,多優良壩址,淹沒損失小,為建設電站的理想河段境內蘊藏量上萬千瓦河流6條。500萬千瓦的1條。現待開發建設的可河電站,是能源開發最理想的工程項目之一,裝機為2×15000千瓦,該項目可引進外資共同開發建設。
    土地資源:可使用土地面積26.86萬公頃,規劃中工業用地0.067萬公頃,商業用地0.097萬公頃,住宅用地0.29萬公頃,農業用地3.63萬公頃,其它用地22.776萬公頃。
    生物資源:會東植物種類極為豐富,已查明的物種達202科、571屬、1554種,主要有菌類、苔蘚、維管植物,另外具有開發價值的經濟、藥用、珍稀植物約有260余種,值得一提的是菌類植物雞樅,共8個品種,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極高。野生半野生經濟植物約500余種,可分為油料、香料、纖維、藥材、食用菌、花卉、水果、淀粉、野菜、飲料、色素、密源寄主植物等10余種。會東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和立體氣候形成了物種繁多的植被資源,草本、木本植物共有202科、1504種。全縣有林業用地17.26萬公頃。其中:有林地8.28萬公頃,疏林地3.03萬公頃,宜林荒山荒地1.8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0%,活立木蓄積420.1萬立方米。云南松是森林的主體。會東縣是全省著名的華山松種子基地縣,華山松年產量50萬公斤以上;在全省頗有知名度的芒果,單位面積產量和品質較其它地區均有明顯優勢;在全縣高寒山區大面積廣泛分布著被國家列為珍稀樹種的德昌杉木人工林數萬畝;珍稀油料作物西蒙得木(火火巴)引種已取得成功;咖啡米早在1986年就遠銷香港;蠶桑生產快,桑葉品質優,年可養蠶四季。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川、滇金沙江峽谷、云南松、干熱河谷植被。草地資源分布多與林地、農地交錯鑲嵌,喬灌草結合,類型間全,牧草種類多,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生物量中偏高,適宜發展多種畜牧業。會東氣候溫和,植被好,有多種動物繁衍生息的生態條件。常見野生經濟動物100余種。隨著近年來生態環境的改善,瀕臨滅絕的珍貴動物數量有所回升,如獐子、火狐、水獺、錦雞、猴子、巖羊、麂子、熊、毫豬、穿山甲、馬鹿、飛雕、啄木鳥、貓頭鷹、蛇等。
    礦產資源:會東是地下資源富集的“聚寶盆”。現已探明鐵、銅、鉛鋅、錳、金、鈦、鈷、鎳、汞、銀、鎂、鈮、鉭、釔、釷、鈿、鎵、鍺、鎘等金屬礦和磷、硫、粘土、滑石、明礬石、石膏、重晶石、石棉、石墨、鹽鹵、煙煤、白云石、石灰石、硅石、花崗石等非金屬礦共50多種,礦產地325處,其中大型礦床17處,中型12處,小型25處,礦點148處,礦石點123處。已探名金屬礦22種,總儲量1.5212億噸。黑色金屬礦有鐵、錳、鈷鈦等到四種,其中富鐵礦1.8億噸。有色金屬礦有鉛鋅、銅、鎳、汞,其中鉛鋅礦超過400萬噸,品位居全國第二。非金屬礦13種,有煤、硫、磷灰巖、大理石、理晶石、滑石、粘土、明礬、自然硫、石墨、鹽鹵、石英石、石灰石等,其中金紅石儲量大,僅新山鄉就達118萬噸。以鐵礦石為主,儲量12790萬噸,品位在45—60%左右,銅礦6.7萬余噸,鉛鋅礦254萬余噸。大梁子鉛鋅礦品位居全國第二位。
    旅游資源:會東地處橫斷山褶皺中山中切割地帶,自然風光優美、雄奇。“長江灘王”老君灘位于淌塘境內,中外聞名;以老君洞為代表的溶洞鐘乳極為發育,洞長數里,洞體高大,以曠、奇、險稱絕;兩岔河沿岸峽谷景觀典型,絕壁千仞對峙,水流平緩曲折,十分壯美;張家灣森林公園樹木蔥籠,依山傍水,建有彌陀院,規模較大;滴水巖瀑布落差達110米以上;大崇溫泉水溫47℃,藥療價值高;野租石林、高山草場、“新娘石”同美妙彝族傳說競相輝映,引人遐想萬千;龍灘、雪山等水庫如明珠嵌于青山白云間,且生態環境好,宜于度假。同時,彝族、傈僳族等少數民族民風古樸、獨特;名優特產及風格獨樹的民間挑花、刺繡手工藝品獨具魅力。
  基礎設施
    電廠、裝機能力和輸變電能力
    全縣建成水電站17座,裝機40臺,容量13545kw,年發電量6041萬kw.h,鄉通電率94.3%,戶通電率91.9%,年用電量7583kw.h;有110kv、35kv變電站7座,配電變壓器345臺,變電能力37250kvA。會東電網我與國家電網并網,有國家電網110kv線路66km,35Kv線路101.2km,10kv線路748km,0.4kv低壓配電線路1571km。已建成:馬鞍電站至洛佐35kv線路18km,會東縣城至會東大橋110kv線路32km,會東110kv變電站20000kvA,洛佐35kv變電站1600kvA。
    公路建設情況
    現已形成了“布局合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共有各級公路1348公里,其中省道312線(寧華公路)90公里,為會東的主通道;縣級公路349公里;鄉級公路294公里;村級公路、專用公路614公里。九區一鎮全部通車,52個鄉通車51個,正在修筑的普咩鄉公路2001年初通車,即可實現鄉鄉通公路目標。按公路等級劃分,實現了二級公路40公里,三級公路50公里,四級公路159公里,在路面的鋪裝上有水泥混凝土高級路面17公里,次高級路面118公里。年客運量79萬人,旅客周轉量3044萬人公里,貨運量72萬噸,貨物周轉量12020萬噸公里。
    城市建設情況
    1992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億元,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現有城市面積1.36平方公里,街道23條,房屋建設面積達到130多萬平方米。為繁榮城鄉貿易,建成面積達2500平方米的鋼架大棚農貿市場一個,修建了7600平方米的商業中心,建成占地4900平方米的小游園1處,修建了仿古亭牌坊,現代雕塑“歡樂頌”、“高原明珠”等。逐年改造建設形成日處理1萬噸自來水廠一座,引進資金400余萬元建成管道輕烴燃氣,年產144萬立方米,滿足城市生產生活需要。先后建成文化館、體育館、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文化體育設施和會東賓館、金瑞賓館、滿礦賓館等高檔住宿娛樂場所;園丁小區、園丁二區、城南住宅區。
  企業狀況
    會東縣企業概況:
    1999年末共有國有及非國有500萬元以上企業11個,有從業人員5954人,擁有資產5.3億元,年實現工業產值2.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年利稅總額2816萬元。主要工業產品有蔗糖、生絲、復烤煙葉、礦產品及冶金、水泥、磷肥、硫酸、白酒、酒精等20余個。主要骨干企業(集團)有:
    四川省會東滿銀溝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性質:國有獨資。以鐵礦石采掘為主,年產50萬噸,產值4592萬元,利稅1650萬元,總資產10266萬元。近幾年年稅利增長達10%以上。連續兩年榮獲四川省黑色金屬采選業最大市場占有份額10強,最大規模10強,創利納稅500強企業,涼山州創利稅明星企業,省冶金行業優秀管理企業等殊榮。
    會東縣絲綢公司。企業性質:國有。年產銷優質蠶繭2000噸,銷售額3330萬元,年利稅526.1萬元,總資產1588萬元,產品市場搶手。
    明珠煙葉復烤廠。企業性質:國有。1998年建成投產,年復烤能力30萬擔。2000年復烤煙葉17.2萬擔,上繳利稅300多萬元,總資產1200萬元,產品市場暢銷。
    會東縣多元公司。企業性質:國有。主要產品有:白砂糖、食用酒精、單晶冰糖、鐵礦廠、銅精砂等,年產白糖10034噸,食用酒精743噸,冰糖372噸,鐵礦石13萬噸,年產值4931萬元,利稅656萬元,總資產6957萬元。
    會東縣絲廠。企業性質:國有。主要產品為白廠絲,年產3A級以上生絲150噸,產值2819萬元,利稅120萬元,總資產2233萬元。
  經濟大事
    (1997年以來改革開放重大經濟事件、活動、建設項目)
    近年來,國家長防林建設、農業綜合開發、水土保持、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草)工程先后實施,社會、經濟、生態效益明顯。
    1999年7月啟動世界銀行貸款安寧河流域農業資源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5313.8萬元人民幣,其中世行貸款348.08萬美元。
    1999年7月,投資5984萬元的農網建設與改造項目啟動。
    2000年11月,庫容2210立方米,總投資1.46億元人民幣的新華水庫,經四川省發展計劃委員會批準同意開工建設。新華水庫是會東縣已動工興建的中型水利蓄水工程,蓄水量2300多萬立方米,灌溉面積8.4萬畝,是集灌溉、發電、防洪和飲水為一體的理想工程。
    2004年9月,建成年處理原煙30萬擔,年產煙片10074噸,煙梗3274.5噸,煙末4200噸的四川三益煙草有限責任公司會東復烤廠(原四川三鑫煙草有限責任公司)。
    實施扶貧攻堅“形象扶貧”和人畜飲水工程,人民群眾特別是少數民族同胞觀念更新,生活水平提高。
    先后啟動城南安居小區、園丁小區開發建設,有效地解決了干部職工和教師的住房困難問題。
  民族風情
    會東縣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民族、彝族為主要少數民族的多民族雜居縣。境內居住有彝族、傈僳族、布依族、苗族、傣族等16種少數民族,總人口為3.6萬多人,占全縣總人口的8.5%左右。其中彝族2.3萬余人,傈僳族2300多人,布依族1600多人。少數民族中,除野租區5個鄉為彝族聚居外,其余各少數民族在全縣47個鄉(鎮)均有分布。
    縣境內各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各異,彝族有語言有文字,傈僳族、布依族有語言無文字。彝族服飾樸素大方,男子上裝為前開襟衣,下裝為中褲腳,老年男子頭纏胡縐帕子。女子下穿百褶裙,上裝為右衽上衣,戴耳環、領泡、手鐲。大多數男女均披披氈。彝族的主要節日是火把節和彝族年,火把節為最隆重。彝族過去有搶婚習俗。彝族喪葬均行火葬,信仰多神,畢摩、蘇尼最為突出。彝族傳統文化有神話傳說、故事、山歌、民歌、音樂舞蹈、格言、諺語爾比爾吉最具特色。
    傈僳族的踢腳舞有40多種調,內一邊三腳、六貓三腳、云南五腳、雙龍回身、姑娘腳、大歪歪、小歪歪、占靈子腳、火塘腳最具民族特色。
    布依族的傳統文化以傳世銅鼓在當地布依民族中著稱于世。主要歌舞有嗩吶、月琴、洞簫、銅鼓、打花色、銅鼓刷把等。
  宗教信仰
    佛教在縣境內已流傳四百多年,它用設壇醮拜佛的宗教儀式來祈求神靈,以求死后超度成佛。這種信仰對民間的影響很大,至今留下的寺廟之類的佛教遺跡遍及縣境,計有廟宇50余座,多為明清時所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縣委、縣人民政府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1996年起經縣人民政府批準開放了張家灣彌陀院、魚山東圣寺、大橋觀音寺等佛教活動場,教職人員6人,信教群眾約3萬人,并分別成立了管理委員會,規章制度健全,信教活動正常。
    天主教,1902年法籍主教在會理建立天主教堂后,向會東蔓延,于姜州碾包頭成立“聚眾處布道所”正式傳教,發展教徒,1910年籌建姜州天主教堂。在1950年初縣內教徒共764名,年末姜州天主教堂房產收歸財政管理。1982年8月落實宗教政策,歸還其房產,1994年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姜州天主教堂開放,現有教職人員2人,信教群眾1576人。
    基督教,1978年從云南傳入縣境,1996年經縣人民政府批準,開放會東鎮丫口福音堂,現有教職人員1名,信教群眾1521余人。
  
全國與會東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和| 安徽省| 三台县| 正镶白旗| 汤阴县| 湘潭市| 泰州市| 罗源县| 张家口市| 晋宁县| 星子县| 泾阳县| 平舆县| 阿拉善盟| 勐海县| 涞水县| 黄山市| 凤阳县| 英山县| 乌鲁木齐市| 东乡族自治县| 郸城县| 芷江| 江山市| 揭西县| 溆浦县| 汉中市| 墨竹工卡县| 抚顺市| 汽车| 南郑县| 万山特区| 屏东县| 承德市| 东莞市| 姜堰市| 金川县| 诸暨市| 加查县| 滨州市|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