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四川涼山州會理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城關鎮 513425100 1.6km2  會理縣轄鎮,縣府駐地。民國時期分設為內東、外北兩鎮,1951年建城關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1.6平方公里,人口2.1萬。108國道過境。轄南街、東街、西……[詳細]
鹿廠鎮 513425101 328.3km2  會理縣轄鎮。1950年前屬鹿武鄉,1951年建鹿廠鄉,1953年、1955年明公鄉、鑼鍋鄉相繼并入,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8年建鎮。……[詳細]
黎溪鎮 513425102 98.9km2  會理縣轄鎮。1954年置新黎鄉,1958年改黎溪公社,1983年置黎溪鄉,1990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69公里。面積98.9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通安鎮 513425103 111.4km2  會理縣轄鎮。元代設通安州,民國時期設通金鄉,解放初期設通安和復興鄉,1958年將通安、復興兩鄉合并建四一公社,1983年復置通安鄉,1992年建鎮。位于……[詳細]
太平鎮 513425104 163.5km2  會理縣轄鎮。民國時期為平吉鄉,1952年建太平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設油房、大村兩鄉,1994年將大村鄉、油房鄉及木廠鄉的老廠、大河兩個村劃……[詳細]
益門鎮 513425105 89.6km2  會理縣轄鎮。民國時期屬益果鄉,1952年置益門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88年建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8公里。面積89.6平方公……[詳細]
果元鄉 513425200 104.3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前屬內東鎮,1951年建果元鄉,1958年劃歸紅旗公社,1968年析建果元公社,1983年復果元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2公里。面……[詳細]
南閣鄉 513425201 69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前屬內南鄉,1951年建南閣鄉,196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6公里。面積69平方公里,人口1.3萬。川……[詳細]
內東鄉 513425202 99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前屬內東鎮,1950年建內東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3公里。面積99平方公里,人口0.9萬。……[詳細]
老街鄉 513425203 81.5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前屬外北鎮外南鄉,1951年設石廠鄉,1952年更名老街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公里。面積81……[詳細]
外北鄉 513425204 110.6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前屬外北鎮,1951年置外北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9公里。面積110.6平方公里,人口1.1……[詳細]
彰冠鄉 513425205 102.2km2  會理縣轄鄉。1951年建彰冠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31公里。面積102.2平方公里,人口1.4萬。108國道過境。……[詳細]
愛民鄉 513425206 102km2  會理縣轄鄉。1951年建愛民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34公里。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1萬。108國道過境。轄螃蟹……[詳細]
愛國鄉 513425207 39.2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前屬鹿武鄉,1951年置愛國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31公里。面積39.2平方公里,人口0.4……[詳細]
鳳營鄉 513425208 75.7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屬黎關鄉,1951年置鳳營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9公里。面積75.7平方公里,人口0.6……[詳細]
白雞鄉 513425209 55.3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屬內西鄉,1951年置矮雞鄉,1952年更名白雞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0公里。面積55.……[詳細]
矮郎鄉 513425210 86.8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屬內西鄉,1951年置矮郎鄉,1958年屬白雞公社,1983年復矮郎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86.8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小黑箐鄉 513425211 77.3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屬內東鎮,1951年屬內西鄉,1956年置小黑箐鄉,1981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56公里。面積77.3……[詳細]
河口鄉 513425212 56.7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屬綠普鎮,1951年屬云河鄉,1958年屬黎溪公社,1961年置五星公社,1981年更名為河口公社,1983年置河口鄉。位于縣境西……[詳細]
中廠鄉 513425213 67.2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屬云河鄉,1951年置中心鄉,1977年改公社,1983年設中廠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80公里,面積67.2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關河鄉 513425214 32.4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屬黎關鄉,1981年改關河公社,1983年置關河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52公里。面積32.4平方公里,人口1.4萬。108國道……[詳細]
魚乍鄉 513425215 86.6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屬新黎鄉,1951年置金沙鄉,1981年更名魚鲊公社,1983年設魚鲊鄉。位于縣境南部,與云南省隔金沙江相望,距縣城85公里。面積……[詳細]
綠水鎮 513425216 130.1km2  2013區劃調整:撤銷綠水鄉,設立綠水鎮,鎮人民政府駐坪莊村,轄原綠水鄉所屬行政區域; 會理縣轄鄉。1951年置綠水鄉,1956年改公社,1983……[詳細]
黎洪鄉 513425217 63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為綠普鄉管轄,1951年置力洪鄉,1958年改公社,1988年更名黎洪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與云南省隔金沙江相望,距縣城111公里。……[詳細]
金雨鄉 513425218 67.1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屬綠普鄉,1951年置金雨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與云南省相望隔金沙江。距縣城130公里。面積67……[詳細]
樹堡鄉 513425219 76.1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置樹堡鄉,1958年改公社,1985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91公里。面積76.1平方公里,人口0.6萬。黎溪、江竹公路過……[詳細]
江竹鄉 513425220 61.9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建江竹鄉,1958年并入樹堡公社,1985年復置江竹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10公里。面積61.9平方公里,人口0.4萬。黎(……[詳細]
新安傣族鄉 513425221 86.1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屬普隆鄉,1954年置新安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與云南省隔金沙江相望。距縣城109公里,面積86.……[詳細]
普隆鄉 513425222 61.8km2  會理縣轄鄉。1950年屬綠普鄉,1951年置普隆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05公里。面積61.8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竹箐鄉 513425223 69.7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通金鄉轄地。1961年析四一公社建竹箐公社,1983年置竹箐鄉。位于縣境東南部,隔金沙江與云南省相望。距縣城60公里。面積69.7……[詳細]
新發鎮 513425224 132.6km2  2013區劃調整:撤銷新發鄉,設立新發鎮,鎮人民政府駐新鋪子村,轄原新發鄉所屬行政區域。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新德鄉,1951年建新發鄉,1……[詳細]
楊家壩鄉 513425225 103.1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新德鄉,1951年建楊河鄉,1961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為楊家壩公社,1983年置楊家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72公里。面積……[詳細]
江普鄉 513425226 93.8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綠普鄉,1952年建江普鄉,1961年改公社,1983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隔金沙江與云南省相望,距縣城85公里。面積93.8平方……[詳細]
木古鄉 513425227 89.2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末期屬通金鄉,1951年設木古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77公里。面積89.2平方公里,人口0.9萬。……[詳細]
富樂鄉 513425228 136.5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鹿武鄉,1951年設富樂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6公里。面積136.5平方公里,人口1萬。……[詳細]
海潮鄉 513425229 49.2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通金鄉,1951年建海潮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50公里。面積49.2平方公里,人口0.6萬……[詳細]
芭蕉鄉 513425230 66.4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通金鄉,1951年設芭蕉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南部,隔金沙江與云南省相望。距縣城74公里。面積66.4……[詳細]
橫山鄉 513425231 119.3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平吉鄉,1952年設石壩鄉,1958年改橫山公社,1983年置橫山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2公里。面積119.3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馬宗鄉 513425232 87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平吉鄉,1952年設馬宗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53公里。面積87平方公里,人口0.3萬。轄……[詳細]
法坪鄉 513425233 19.3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平吉鄉,1952年設法坪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59公里。面積19.3平方公里,人口0.2萬……[詳細]
槽元鄉 513425234 78.8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平吉鄉,1952年設槽元鄉,1972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9公里。面積78.8平方公里,人口0.5萬……[詳細]
黃柏鄉 513425235 70.6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平吉鄉,1952年設黃柏鄉,1972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67公里。面積70.6平方公里,人口1.6萬……[詳細]
云甸鎮 513425236 123.9km2  2013區劃調整:撤銷云甸鄉,設立云甸鎮,鎮人民政府駐沙元村,轄原云甸鄉所屬行政區域;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云定鄉,1952年建云甸鄉,1958……[詳細]
倉田鄉 513425237 213.5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云定鄉,1952年設岔河鄉,1958年改岔河公社和長坪公社,1981年更名為倉田公社,1983年建倉田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0……[詳細]
白果灣鄉 513425238 75.8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益果鄉,1952年設白果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為白果灣公社,1983年置白果灣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46公里。面積……[詳細]
下村鄉 513425239 89.5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益果鄉,1952年設下河鄉,1958年改下村公社,1983年置下村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36公里。面積89.5平方公里,人口1.……[詳細]
龍泉鄉 513425240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益果鄉,1952年設貓貓鄉,1972年改龍泉公社,1983年置龍泉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61公里。面積71.3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六華鄉 513425241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天臺區轄鄉,1952年設六華鄉,1972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16公里。面積140.7平方公里,……[詳細]
三地鄉 513425242 120.3km2  會理縣轄鄉。民國時期屬天臺區轄鄉,1950年屬西北區轄地。1952年設三地鄉,1972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64公里。面積1……[詳細]
六民鄉 513425243   六民鄉位于四川涼山州會理縣。下轄: 513425243200 220 幸福村 513425243201 220 三家村 51342524320……[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會理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正南端,處于攀西資源開發區腹心,西連攀枝花,南與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州相鄰,扼川滇要沖,自古以來就是川西南與滇西及南亞商貿往來周轉重地,為古絲綢路必經要塞,素有“川滇鎖鑰”之稱。全縣轄50個鄉鎮,304個行政村,幅員4522平方公里,總人口43.3萬。
  行政區劃
    會理縣轄5個街道、6個鎮、43個鄉、1個民族鄉:北街街道、南街街道、東街街道、西街街街道、北關街道(以鐘鼓樓為中心劃分)、城關鎮、鹿廠鎮、黎溪鎮、通安鎮、太平鎮、益門鎮、果元鄉、南閣鄉、內東鄉、老街鄉、外北鄉、彰冠鄉、愛民鄉、愛國鄉、鳳營鄉、白雞鄉、矮郎鄉、小黑箐鄉、河口鄉、中廠鄉、關河鄉、魚鲊鄉、綠水鄉、黎洪鄉、金雨鄉、樹堡鄉、江竹鄉、新安傣族鄉、普隆鄉、竹箐鄉、新發鄉、楊家壩鄉、江普鄉、木古鄉、富樂鄉、海潮鄉、芭蕉鄉、橫山鄉、馬宗鄉、法坪鄉、槽元鄉、黃柏鄉、云甸鄉、倉田鄉、白果灣鄉、下村鄉、龍泉鄉、六華鄉、三地鄉、六民鄉。   歷史沿革
    漢置會無縣。唐設會川縣。會通河流經縣東,以川原并會為其所理而得名。元置會理州。1913年設縣。
    2000年,會理縣轄6個鎮、44個鄉:城關鎮、鹿廠鎮、黎溪鎮、通安鎮、太平鎮、益門鎮、果元鄉、老街鄉、南閣鄉、內東鄉、外北鄉、彰冠鄉、愛民鄉、愛國鄉、鳳營鄉、白雞鄉、矮郎鄉、小黑箐鄉、河口鄉、中廠鄉、關河鄉、魚鲊鄉、綠水鄉、黎洪鄉、金雨鄉、樹堡鄉、江竹鄉、新安鄉、普隆鄉、竹箐鄉、新發鄉、木古鄉、富樂鄉、海潮鄉、芭蕉鄉、楊家壩鄉、江普鄉、橫山鄉、馬宗鄉、槽元鄉、法坪鄉、黃柏鄉、云甸鄉、倉田鄉、白果灣鄉、下村鄉、龍泉鄉、六華鄉、三地鄉、六民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3318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城關鎮 18610 鹿廠鎮 17765 黎溪鎮 14919 通安鎮 12498 太平鎮 13276 益門鎮 12084 果元鄉 37526 南閣鄉 13834 內東鄉 9530 老街鄉 15624 外北鄉 11286 彰冠鄉 15163 愛民鄉 10305 愛國鄉 3845 鳳營鄉 5912 白雞鄉 4145 矮郎鄉 3669 小黑箐鄉 5163 河口鄉 9293 中廠鄉 6386 關河鄉 12294 魚乍鄉 3854 綠水鄉 10570 黎洪鄉 3482 金雨鄉 3327 樹堡鄉 6390 江竹鄉 4423 新安傣族鄉 4059 普隆鄉 4519 竹箐鄉 7254 新發鄉 17015 楊家壩鄉 10197 江普鄉 4056 木古鄉 9418 富樂鄉 11183 海潮鄉 6759 芭蕉鄉 4047 橫山鄉 8613 馬宗鄉 2822 法坪鄉 2071 槽元鄉 4426 黃柏鄉 1597 云旬鄉 15662 倉田鄉 7996 白果灣鄉 9473 下村鄉 6727 龍泉鄉 3086 六華鄉 3799 三地鄉 1074 六民鄉 2159 
    2004年,會理縣轄3個街道(北街、南街、北關)、6個鎮(城關、鹿廠、黎溪、益門、通安、太平)、43個鄉(果元、老街、南閣、內東、外北、彰冠、愛民、愛國、鳳營、白雞、矮郎、河口、中廠、關河、魚魚乍、綠水、黎洪、樹堡、普隆、金雨、木古、富樂、海潮、芭蕉、江普、橫山、馬宗、法坪、槽元、黃柏、云甸、倉田、下村、龍泉、六華、六民、三地、江竹、竹箐、新發、小黑箐、楊家壩、白果灣)、1個民族鄉(新安傣族)。
  歷史文化
    會理歷史悠久,始建于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稱會無縣屬越嶲郡,晉為越嶲郡治,唐、宋時設會川都督府、會川府,元為會川路,明為會川衛,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改為會理州,民國二年(1912年)改州為縣,始稱會理縣。會理縣是省政府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首批對外開放縣。縣城大量的明清建筑、寺廟、四合院的民居,老城的鐘鼓樓、城南白塔山文塔,成為會理悠久歷史文化的標志。會理的本地方言、民風民俗、各類小吃,受川滇文化交融,既有川味,又具滇風。1935年5月中央紅軍巧渡金沙江,在會理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為會理人民留下了長征精神的寶貴財富。
  建設發展
    會理地處攀西資源開發腹心,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國土資源富集,全縣有耕地62.68萬畝,其中中低產田土38.2萬畝,另有可供開發宜農非耕地30萬畝。光熱資源十分豐富,光照強(年均日照2388小時),熱量豐富,年溫差小,無霜期長(241天),立體氣候特征明顯。糧食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洋芋;經濟作物以烤煙、石榴、蠶繭、甘蔗、早市蔬菜等為主。畜產品中的黑山羊、烏骨雞、瘦肉型豬、黃牛等具有很大的開發價值。另外,礦產資源、農業資源、水能資源、生物資源、旅游資源富集,素有“聚寶盆”、“攀西明珠”美譽。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不懈地打基礎、立支柱,綜合開發地上地下資源,逐步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不斷增強縣級經濟實力,初步形成了“一個基礎(糧食)、五根支柱產業(煙、桑、果、畜、礦)的經濟結構。”1999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11.57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8.0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0.73億元,農業總產值73070萬元。糧食總產量4.106億斤;蠶繭產量5800擔;石榴總產量4311.4萬斤;年末各類牲畜存欄119.8萬頭(只);肉類總產量4.34萬噸;畜牧業總產值2.5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5.7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720萬元;基本建設新增固定資產8691萬元;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627萬元;財政收入11786萬元;年末各類存款余額83562萬元;城鄉居民儲蓄余額61010萬元;各項貸款余額45803萬元;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932元。
    會理縣“十五”期間發展目標是:全縣國民經濟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和結構調整取得初步成效,特色優勢產業初步形成,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基礎,成為攀西地區山川秀美和具有區域特色的經濟強縣,實現撤縣建市。具體目標是: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由2000年的12.73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21.0億元(90不變價),年均增長10.5%;財政收入由2000年的1.3億元增加到2.0億元,年均增長10.8%;工農業總產值達到33億元,年均增長10.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50元,年均增長150元以上。“十五”期間,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總人口控制在44.6萬人以內。
  經濟大事
    1997年以來改革開放重大經濟事件、活動、建設項目
    1997年3月21日,由成都卷煙廠、西昌煙廠、會理煙草公司合股的四川省三益有限責任公司打葉復烤生產線工程舉行開工典禮。該工程投產運行后,可年加工煙葉60萬擔,預計年產值12億元,農民從中收入3億多元,縣財政收入增加1億多元。
    1997年7月,總投資1200萬元、日供氣2萬標準立方米的反火型管網煤氣工程正式動工,1998年10月試點火成功。該工程從考察到可行性研究、編寫可行性報告、工程設計、報批立項,最后投入試行歷時近三年的時間,于2000年8月初步建成了一個集煤氣生產、凈化、儲存、輸配使用于一體的煤氣生產經營型企業。它的建成對促進我縣能源結構的優化,提高居民燃料利用率和城市化檔次,改善和保護大氣環境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1997年11月,投資2700萬元、裝機容量2×2000千瓦的重點水電工程大草壩電站正式動工。1999年3月竣工投產。
    1997年11月,預算總投資892.5萬元、日供水1萬噸的自來水擴建工程開工,1998年4月28日通過驗收,現日供水能力16000噸,徹底解決了城區缺水矛盾。
    1998年11月20日,會理縣農村初級電氣化建設通過省政府驗收合格,國家水電部向縣人民政府發來賀電。
    1999年4月中旬,省、州初級衛生保健評估檢查組對我縣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檢查,認定我縣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達到了國家要求。
    1999年8月,總規劃占地面積52.51公頃,總造價5億元,緊靠城河橫貫縣城東區南北,總長1580米,寬40米,集商業、服務業、娛樂休閑為一體的風景園林式濱河路工程正式動工。此項程分階段實施完成。預計到2005年,一個集入口小廣場、中心廣場、兒童活動區、老人活動區、水上活動區以及各種配套設施的綜合性生活小區將出現在會理,這將成為歷史文化名城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1999年10月,投資5000多萬元建成財通鐵鈦公司。
    2000年7月,投資1500多萬元的秀水河釩鈦磁鐵礦正式投產。
    2006年,縣城內開始復古工程,建造了元天街,是繼濱河路的又一大工程,街道兩旁的代售門市10萬/間起價。
    2008年8月30號發生6·1級地震,
    2009年9月國際石榴節將在會理召開。
  經濟區位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州正南端,地處攀西資源開發區腹心,西連攀枝花,南與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州相鄰。自古以來就是川西南與滇西及南亞商貿往來周轉重地,為古絲綢南路必經要塞。近幾年來,會理縣各項經濟指標在涼山州17個縣市名列前茅。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全縣可使用土地面積44萬公頃,規劃中工業用地0.3萬公頃,商業用地0.2萬公頃,住宅用地0.5萬公頃,農業用地3.3萬公頃,林地及其它用地14.8萬公頃。
    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富集,品種多,儲量大,埋藏淺,易開采。已探明的礦藏60多種,300多處。這些礦主要以鐵銅鉛鋅為主,鐵礦石保有儲量3.5億噸;其中釩鈦磁礦2.8億噸;銅金屬量117萬噸;鉛鋅金屬量112萬噸;錫金屬量6萬噸;鎳金屬量3萬噸;黃金金屬量6560公斤。此外,煤、高磷土、石英巖等非金屬礦的儲量也十分豐富。
    森林資源:會理屬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的西南緣臺地干性常綠松、櫟亞區。森林資源豐富,全縣有森林面積257.7萬畝,森林覆蓋率37.4%。境內木本、草本、藤本和栽培植物105科,450余種,其中木本81科,372種。
    水利資源:縣境內水系發達,積水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42條,總積水面積4244平方公里,長999公里,出境流量75立方米/秒,河網密度22公里/百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1212毫米,徑流深518毫米,年徑流總量23億立方米,地下水6億立方米。境內河流流量穩定,天然落差大,開發建設具有淹沒少、投資省、動能指標好的特點。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達55.4萬千瓦,人均1.38萬千瓦,是世界人均的3.5倍,全國人均的4倍。水能開發有著極為廣闊的空間。
    旅游資源:會理具有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不僅有龍肘山萬畝杜鵑、國家皮劃艇高原訓練基地紅旗水庫、紅軍長征途中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理會議會址、皎平渡紅軍渡江遺址、“東巖瀑布、西巖滴水、南巖放光、北巖趟米”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而且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加之氣候宜人,夏無酷署,冬無嚴寒,四季如春,具有很大的旅游開發價值。歡迎朋友門來會理,做客
  基礎設施
    電廠和裝機能力、輸變電能力
    全縣擁有裝機容量21750千瓦的小型電站58個,全年發電量8035萬度。
    公路和城市建設情況
    縣城北距成昆鐵路永郎火車站78公里,南離金江火車站115公里。國道公路108線橫貫全境,通車里程856公里,其中,國、省道231公里,客運量268萬人,貨運量189萬噸。規劃建設中縣城城區面積15平方公里,“九五”期間大量投資、引資對縣城進行建設和改造,預計“十五”期末能夠順利撤縣建市。光纖通訊在全縣開通,電話總裝機容量已達10462戶,移動電話用戶數2404戶,因特網已在城鄉發展。有日供水1.6噸水廠1個,管道煤氣廠1個。
  企業介紹
    骨干企業概況
    會理縣三益復烤廠是由成都卷煙廠、西昌卷煙廠、會理煙草公司三家合辦的股份制企業,擁有省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煙葉復烤生產線,產品市場前景極為廣闊。現有職工100余人,總資產1.6億元。1999年產值達2.7億元,利稅達6000多萬元,負債率27.8%。
    拉拉銅礦。1999年產值達3976.4萬元,利稅達485萬元,總資產10827萬元。
    會理鋅礦。1999年產值達5897萬元,利稅達737.3萬元,總資產15745.3萬元。
    財通鐵鈦公司。投資5000多萬元于1999年10月建成,2000年4月正式投產,可日處理鐵精礦1000噸,年產鐵精礦20萬噸,原礦30萬噸。
    銹水河鐵礦。投資1500多萬元,2000年7月正式投產,可日處理鐵精礦800噸,年產鐵精礦10萬噸,鈦精礦1萬噸。
  民族風情
    會理是一個典型的民族散雜居縣,境內有漢、彝、傈僳、傣、回、白等22種民族,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全縣人口的16.6%,有全省唯一的傣族自治鄉。除16個少數民族聚居鄉外,其余33個鄉鎮都有兩種以上的民族居住。會理民風淳樸,風情獨特,其中尤以彝族、傣族風情最為獨特。在服飾、飲食、住宅、婚俗、喪葬、祀典、廟會、節日上極富地方特色,具有很大的旅游開發價值。
  宗教信仰
    縣境內現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種宗教,已開放活動場所13處,宗教教職人員13人,信教公民2萬余人。各宗教活動場所自覺遵守黨和國家的宗教政策,堅持“自傳、自治、自養”的三自方針,依法從事宗教活動。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教公民與不信教公民之間彼此尊重、和睦相處。全縣各種宗教簡介:佛教。唐代南詔時期,上座部佛教從滇西大理傳入會理縣,現保存較為完整的有白馬寺、報恩寺、文塔寺、飛來寺、白云寺等寺廟,教職人員7人,信教公民有6千多人。道教。清道光初年傳入會理縣,現有白云庵、老君廟2處活動場所,教職人員2人,信教公民600多人。天主教,1863年傳入會理縣,現有天主教堂2座,教職人員3人,信教公民6千余人。基督教,光緒三十年(1904年)傳入會理縣,現有活動場所4處,教職人員3人,信教公民8千余人
全國與會理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神池县| 新郑市| 宝坻区| 张家口市| 溧水县| 黄骅市| 宕昌县| 柘城县| 慈溪市| 东乡| 政和县| 阿鲁科尔沁旗| 理塘县| 交口县| 化州市| 尼木县| 竹溪县| 泽普县| 孟津县| 隆昌县| 芮城县| 大理市| 孝义市| 鹰潭市| 义马市| 天柱县| 楚雄市| 绥江县| 古浪县| 三穗县| 米脂县| 巴南区| 广水市| 栾川县| 穆棱市| 永平县| 资源县| 怀宁县| 宜兴市|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