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四川阿壩紅原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3233身份證前6位:513233
長途區號:0837 郵政編碼:624400
隸屬政區:阿壩行政級別:縣
車牌號碼:川U轄區面積:8398km2
人口數量:約4萬人人口密度:5人/km2
行政駐地:邛溪鎮
行政區劃:邛溪鎮 刷經寺鎮 安曲鄉 龍日鄉 江茸鄉 查爾瑪鄉 瓦切鎮 阿木鄉 壤口鄉 麥洼鄉 色地鄉
紅原縣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邛溪鎮 513233100 937km2  邛溪鎮地處紅原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紅原縣第一大鎮,全鎮轄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為9,900人,幅員面積937km2,全鎮草場面積為119.……[詳細]
刷經寺鎮 513233101 412km2  刷經寺鎮是阿壩州紅原縣的一個重鎮,地處阿壩州腹心地帶,位于鷓鴣山北面,東與理縣米亞羅鎮、黑水縣馬河鄉接壤,西南與馬爾康縣梭磨鄉相連,北與本縣壤口鄉相鄰,……[詳細]
安曲鄉 513233200 667.1km2  紅原縣轄鄉。原由哈拉瑪、龍日瑪、奪瑪、嘎生爾瑪、茸冬瑪、漫瑪落、塔洼7個部落組成,屬查理寺。1958年將哈拉瑪、龍日瑪、奪瑪并合建安曲鄉,屬 ? 理縣。……[詳細]
龍日鄉 513233201 702.5km2  紅原縣轄鄉。舊稱上壤口。1958年置紅巖鄉,屬理縣。1960年劃歸紅原縣并入壤口公社,1974年析建龍日公社,1984年置龍日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6……[詳細]
江茸鄉 513233202   江茸鄉位于四川阿壩紅原縣。下轄: 513233202200 210 江宮瑪村 513233202201 210 茸瑪村 ……[詳細]
查爾瑪鄉 513233203   查爾瑪鄉位于四川阿壩紅原縣。下轄: 513233203201 210 達爾龍村 513233203202 210 什龍村 5132332032……[詳細]
瓦切鎮 513233204 1053.2km2  紅原縣轄鎮。1959年建瓦切鄉屬理縣。1960年劃歸紅原縣,同年紅旗鄉并入,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4公里。面積1 05……[詳細]
阿木鄉 513233205 811.6km2  紅原縣轄鄉。1958年置團結鄉,1959年并入幸福公社,1974年析建阿木柯河公社。1983年更名阿木公社,1984年置阿木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8……[詳細]
壤口鄉 513233206 734.6km2  紅原縣轄鄉。1958年置壤口鄉屬理縣。1960年劃歸紅原縣。同年與紅巖鄉合并仍稱壤口鄉,1973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74公里……[詳細]
麥洼鄉 513233207 502.7km2  紅原縣轄鄉。1958年屬阿壩縣,1959年改屬理縣,1960年劃歸紅原縣,1973年建麥洼公社,1984年置麥洼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91公里。面積5……[詳細]
色地鄉 513233208 1150.3km2  紅原縣轄鄉。1973年建色既公社,1983年更名色地公社,1984年置色地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01公里。面積1 150.3平方公里,人口0.4萬。……[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紅原縣是當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的雪山草地,1960年建縣,由敬愛的-總理親自命名為“紅原”。紅原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蘭州640公里。境域分屬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1℃,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6.2℃,年降雨量為753毫米。全縣幅員面積8400多平方公里,轄9鄉2鎮、36個行政村,總人口3.8萬人,其中藏族占總人口的74%,是阿壩州唯一的以藏族聚居為主的純牧業縣。境內草原遼闊,水草豐茂,礦藏、森林極豐。
    解放前無一寸公路,人民生活、生產運輸全憑人背畜馱,現在國道(213線)橫穿縣境,縣道干道142公里,支線伸往鄉、場、鎮和牧點林區,全縣已形成一網狀交通線路,運輸主要靠汽車、拖拉機和少許馬車。
    解放前沒有一所學校和醫院,更沒有科學技術研究機構。人畜患病一是求神靈保佑,敬香許愿,-念經祈禱,其次是靠民間一些秘驗方配草藥服治。解放后,中國0和人民政府致力于發展全民教育,全縣已發展開辦了23所中、小學校,在校學生已達2700余人,升學率83%,入學率43%,有教職員工 315人。自1980年以來,全縣進行大規模地掃盲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非文盲率達 96%, 19 8 8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基本掃除文盲縣”稱號。從80年代初,縣委、縣政府特別注重抓民族寄宿制學校的開辦,進行藏、漢兩文教學,從小學、初中到高中都設置全日制寄宿制學校。自開辦以來已畢業535人,初中畢業生已考入各類中等專業學校183人,為縣內外培養出了一批懂得兩種文字的年青人才。     隨著生產的發展,文化知識的普及,科學技術也得到發展,現有科技行政管理機構——紅原縣科學技術委員會。省、州駐縣內的科研機構和單位11個(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四川省龍日種羊場、四川省生物藥品廠、四川省紅原氣象局、州畜牧學校、州畜科所、州家改站、紅原乳品研究所、紅原牦牛肉研究所、草試站、阿木種畜場),擁有初、中、高級技術職稱的科技人員732人。
    文藝體育方面,現有各類文化事業機構24個,其中電影院2個,電影放影隊10個,民間藝術表演隊1個,青少年宮1座,衛星地面接收站10個,全縣鄉、場、鎮初步建立了廣播電視電影文化“四站合一”體制。體育事業近年來得到蓬勃發展,現代體育競技活動與傳統體育項目相結合是該縣一大特點。開展的項目:籃球、田徑、乒乓、摔跤、健美、馬術、射擊、排球、臺球、中國象棋、圍棋、橋牌等。建有草地幾縣第一流的室內體育館一座和旱冰場、露天運動場等。
  自然資源
    紅原縣是當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的雪山草地,1960年建縣,由敬愛的-總理親自命名為“紅原”。紅原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蘭州640公里。境域分屬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1℃,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6.2℃,年降雨量為753毫米。全縣幅員面積8400多平方公里,轄9鄉2鎮、36個行政村,總人口3.8萬人,其中藏族占總人口的74%,是阿壩州唯一的以藏族聚居為主的純牧業縣。
    紅原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蘭州640公里。境域分屬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平均海撥在3600米以上。地勢為東南向西北傾斜,地貌具有山原向丘狀高原過渡的典型特征。縣境中部查針梁子高聳隆起,形成自然分界線,海拔4300多米,南部為山原,北部為丘狀高原。境內珠串狀盆地和小盆地廣泛分布,俗稱壩子。全縣中山地貌面積為2865.13平方公里,高山地貌面積1107· 68平方公里,丘原地貌面積為1861.11平方公里,高平原地貌面積為2606.02平方公里,縣境周邊皆有高山(鷓鴣山、羊拱山、哲波山、海子山),全縣形成不規則的條盆狀地形。
    位于自治州的中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1°51~33°19′、東經101°51′~103°23′。全縣平均海拔為3600米,縣城邛溪鎮海拔3507米,總面積8439.94平方公里,南北長154公里,東西寬55公里。縣城距成都445公里,距州府馬爾康190公里。
    地勢為東南向西北傾斜,地貌具有山原向丘狀高原過渡的典型特征。縣境中部查針梁子高聳隆起,形成自然分界線,海拔 4 3 0 0多米,南部為山原,北部為丘狀高原。境內珠串狀盆地和小盆地廣泛分布,俗稱壩子。全縣中山地貌面積為 2865. 13平方公里,高山地貌面積 1107· 68平方公里,丘原地貌面積為1861.11平方公里,高平原地貌面積為2606.02平方公里,縣境周邊皆有高山(鷓鴣山、羊拱山、哲波山、海子山),全縣形成不規則的條盆狀地形。以查針梁子為縣境兩大水系分水嶺,東南為長江水系大渡河流域,占全縣流域的21%,北部為黃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占全縣流域面的79%。縣境內沼澤分布廣泛,是中國工農紅軍過草地的中心地帶,沼澤面積240萬畝,占縣總面積的20%,水色呈茶褐色,不能飲用,多為軟水。
    氣候類型屬大陸性高原寒溫帶季風氣候,主要特征是:寒冷,四季難以明顯劃分,春秋短促,長冬無復,熱量低;干雨季節分明,雨熱同季;日照長,太陽輻射強烈;災害性天氣多。一月為冷月,平均為一10.3℃,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 10.9℃;極端最低氣溫為一 36℃,最高 25.6℃。年均日照2417時,1970年最長,達到2644小時,1961年最短,為2095小時,年均降水為753毫米, 80%是集中在 5~ 10月,年均積雪期為 76天,長達 3個月,短在2個月左右。
    紅原縣境內草原遼闊,水草豐茂,礦藏、森林極豐。可用草場面積1121萬畝,森林蓄積量為21萬立方米。野生動物繁多,有梅花鹿、馬鹿、天鵝、盤羊、蘇門羚、藏馬雞、猞猁、班羚、喜瑪拉雅山旱獺、藏狐、灰毛兔、鷹、狼、豹、豺、林蛙、黃河條鰍、厚唇魚、水獺等珍稀動物200余種。草地山林廣產貝母、甘松、大黃、秦艽、羌活、木香、蟲草等500余種中藥材和牛黃、鹿茸、麝香等名貴動物藥產品。
    紅原縣礦藏豐富。泥炭儲藏量大,有大中型泥炭礦床100余個,面積492萬m2,遠景儲量16億m3,具有連片分布,厚度大,瓦斯含量高,腐殖質含量高、發熱量高、易開采(屬裸露性)等特點。另外還有儲量40萬噸的褐煤及石灰巖礦。
  歷史沿革
    紅原縣是當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的雪山草地,1960年建縣,由敬愛的-總理親自命名為“紅原”。
    除唐代設州于境內外,無建置。后來分縣境西北部隸松州,東南部屬四土梭磨土司轄地,后又隸理番廳。
    1960年7月,經國務院批準建縣,命縣名為紅原縣,至1990年全縣轄2鎮(邛溪、刷經寺)、9鄉(麥洼、色地、瓦切、阿木、安曲、龍壤、龍日、壤口、四寨)、3個牧場(瓦切、安曲、阿木國營牧場)。
    藏民族是具有優秀文化傳統的古老民族,她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使藏文化具有獨特的特點。藏文化博大精深,其獨特的民族文化、音樂舞蹈文化、建筑文化、服飾文化、餐飲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絕大部分人信仰佛教,宗教貫穿于社會、生活、經濟等各個領域。-寺又以其集佛教、天文、地理、醫學、歷史、文學、工藝美術等多學科內容的浩繁卷至,受到牧民的頂禮膜拜。
    紅原藏族長期以來,“逐水草而居”,一直從事游牧生活,無定居點。在國家的關心和幫助下,正逐步形成集文化、教育、醫療等社會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牧民新村。藏族人民主食青稞、牛羊肉、奶茶等,隨著社會的發展,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餐飲也向著多極化發展。藏族人民勤勞勇敢,熱情奔放,能歌善舞。“會說話就會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是藏族人民的真實寫照。勞累之余,人們會聚在一起,圍著篝火,喝酒聊天或載歌載舞。藏族人民喜好跳鍋莊、馬術、摔跤、射箭、賽牛、賽馬等民族體育項目和娛樂節目,紅原馬術曾多次在全國、全省重大比賽中獲得獎牌。
  風土人情
    藏民族是具有優秀文化傳統的古老民族,她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使藏文化具有獨特的特點。藏文化博大精深,其獨特的民族文化、音樂舞蹈文化、建筑文化、服飾文化、餐飲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絕大部分人信仰佛教,宗教貫穿于社會、生活、經濟等各個領域。-寺又以其集佛教、天文、地理、醫學、歷史、文學、工藝美術等多學科內容的浩繁卷至,受到牧民的頂禮膜拜。
    紅原藏族長期以來,“逐水草而居”,一直從事游牧生活,無定居點。在國家的關心和幫助下,正逐步形成集文化、教育、醫療等社會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牧民新村。藏族人民主食青稞、牛羊肉、奶茶等,隨著社會的發展,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餐飲也向著多極化發展。藏族人民勤勞勇敢,熱情奔放,能歌善舞。“會說話就會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是藏族人民的真實寫照。勞累之余,人們會聚在一起,圍著篝火,喝酒聊天或載歌載舞。藏族人民喜好跳鍋莊、馬術、摔跤、射箭、賽牛、賽馬等民族體育項目和娛樂節目,紅原馬術曾多次在全國、全省重大比賽中獲得獎牌。
  經濟發展
    紅原地域遼闊,自然景觀獨特,資源豐富,素有高原“金銀灘”之稱。一區位優勢良好。是紅原地處川、青、甘結合部,是川西北草原距內地中心城市最近的一個純牧業縣,具有發展民族經濟的良好的區位優勢。二是天然草場、畜牧資源極為豐富。有天然草場1200萬畝,其中可利用優質草場面積達1120萬畝,養育著青藏高原獨有的麥洼牦牛、藏系綿羊40余萬頭(只),每年提供鮮奶2萬多噸,牛、羊肉6000余噸,皮革8萬多張。2003年縣乳品公司完成新廠建設和舊廠改擴建設后,將達到年產各類奶制品2萬多噸的能力,肉食品加工企業達到年產各類牛羊制品1000多噸的生產能力。全縣已有七個產品獲得綠色產品稱號。三是大草原旅游獨具特色。紅原與九寨溝、黃龍寺、米亞羅紅葉風景區相毗鄰,是阿壩州大九寨國際旅游區核心區域之一。這里奇特的自然風光,獨特的藏民族民風民俗,神秘的藏傳佛教文化,悲壯的紅軍長征史詩,構成了大草原所特有的魅力,是中外游客旅游觀光、消夏避暑的好去處。四是具有獨特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紅原盛產松貝、蟲草、鹿茸、麝香、甘松、紅景天、秦艽等各類中藥材500余種,蘊藏量達200余萬公斤。境內還棲息著黑頸鶴、雪豹、梅花鹿等珍稀動物近百種。五是泥炭資源極為豐富。全縣泥炭儲量達17億立方米,面積達492平方公里,在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六是黃金儲量大。經多年化探,紅原康貓地區蘊藏有不低于100噸的黃金儲量,開采前景廣闊。
    “九五”期間紅原國內生產總值累計達到73287萬元,平均增長速度為6%;工農業總產值累計達到40506萬元,平均增長速度為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17733萬元,平均增長速度為52.6%;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累計達8289萬元,平均增長速度為0.4%。完成人、草、畜三配套建設共3854戶,牧戶定居點建設3854戶,圍欄草場122.6萬畝,建棚圈27.986萬平方米,建打貯草基地5.15萬畝、貯草庫7.331萬立方米。鮮奶產量累計達到83182噸,年均增長1.1%;牛、羊肉產量累計達到20543噸,年均增長1.2%。畜副產品生產能力不斷提高。
    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發展迅速。紅原縣全縣公路里程770公里,構成了“兩縱三橫”的紅原公路網絡,目前已投資上億元資金進行了通縣油路改造,紅原交通更為方便、快捷。投資1.2億余元的理紅110KV輸變電工程的完成,為紅原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近年通訊發展迅速,架設了光纖傳輸線路,對程控電話進行了再次改造,實現了數字化傳輸,開通了國內、國外長途電話和移動電話、小靈通、無線尋呼業務。
    縣城基本上實現了綠化、亮化、凈化、美化,樹立了良好的高原新興旅游城市形象。全縣投入資金400多萬元,新建城市綠化帶21000多平方米,移植云杉1900多株,鋪設人行道5000多平方米,設置綠化帶圍欄11000多米,改造城市下水道4000多米,安裝路燈190余套,射燈200套,在街道兩旁設不銹鋼果皮箱51個,安裝IC電話21門,新建了中心廣場和旅游廣場各一處。縣政府還明文規定在城市及鎮(場)禁止銷售、使用、擴散不易降解的生活塑料袋,不得在城鎮兩旁張貼標語、廣告、擺攤設點和搭建有礙市容市貌的違章建筑。目前紅原縣正著力開發濱河路和商業街,紅原縣將以她清新、亮麗的新興旅游城市風貌展現于世人面前。
    社會事業發展迅速。2001年實現了整縣普及初等教育和高標準掃盲的目標,計劃2008年實現整縣“普九”;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分別達58%、88%;建有全省高原第一座能容納2000余人的室內體育館及其它體育設施,多次舉辦了省、州民族運動會;初步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絡,全縣有各種衛生機構39個,衛生技術人員191個。
    境內草原遼闊,水草豐茂,礦藏、森林極豐。農業:縣境刷經寺是油菜主產區,年產油菜籽230余噸,產值近百萬元。
    牧業:有牧草品種463種,可用草場面積1121萬畝。有各類牲畜415425頭,年產牛羊肉3664噸,牛奶17265噸,牛羊皮14160余張,牛羊毛152噸。林業:森林蓄積量為21萬立方米。
    工業:畜產品加工業為主,有奶粉廠、肉聯廠、民族工藝美術品廠、印刷廠、電力公司、香料廠等。紅原奶粉名揚海內外,骨角美術品加工奇特獨居。
    解放前無一寸公路,人民生活、生產運輸全憑人背畜馱,現在國道(213線)橫穿縣境,縣道干道142公里,支線伸往鄉、場、鎮和牧點林區,全縣已形成一網狀交通線路,運輸主要靠汽車、拖拉機和少許馬車。
  行政區劃
    紅原縣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蘭州640公里。
    624400
    縣人民政府駐邛溪鎮
    2004年,紅原縣轄2個鎮(邛溪、刷經寺)、9個鄉(安曲、龍日、瓦切、阿木、壤口、麥洼、色地、江茸、查爾瑪)。
  風景名勝
    紅原,紅軍長征經過的草原,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以她曠世絕倫的美麗,奇異浪漫的藏民族風情,震撼人心的藏傳佛教文化,還有藏族人天使般明朗迷人的微笑,向您深情召喚。
    從成都出發,沿岷江而上,翻越氣勢磅礴的鷓鴣雪山,變進入紅原境內,刷經寺的松濤陣陣讓您領略原始森林中人與自然的親和。宛如巨龍綿延橫亙于草原邊緣的查真梁子是長江、黃河上游支流的天然分水嶺,讓人感味"才飲長江水,又食草地魚"跨越時空般的雅趣。裊裊娜娜的白河貫穿紅原全境,牧歌、帳篷、牛羊星羅棋布,美不勝收的人間天堂。
    紅原大草原地跨高原地貌和山地地貌兩大單元,特色自然景觀一為草原濕地,二為雪山、森林濕地景觀,均具有規模大、分布廣、品位高等特點。悲壯的紅軍長征史詩和深宏博大的宗教文化,浪漫古樸的草原藏鄉風情,構成了紅原獨特的文化之旅。紅原被首列為大九寨國際旅游核心區。
    月亮灣風景區距縣城3公里。白河舍棄章法,蜿蜒盤旋,似帳篷上飄起的炊煙,形成狀如新月的片片淺湖,在云蒸霞蔚的草原上看日升月落,草原風光的無限柔美壯麗盡匯于此。
    麥洼寺,又名萬象大慈0林。是川西北乃至整個九環線上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
    茫茫開闊的日干橋大沼澤是著名的若爾蓋、紅原寒濕地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年紅軍戰士爬雪山過草地與大自然抗爭最艱苦的地方,無無數英勇的紅軍戰士常眠于這塊布滿“死亡陷阱”的大沼澤,它讓人追憶當年的紅軍長征的悲壯。毗鄰的“牧民新村”乍入眼簾,你會驚異這如“海市蜃樓”般的神奇美妙。
    紅原是距成都最近的草原縣,這里有5、6月碧野飄雪的絕景,逐鹿馳騁花海的心曠神怡,還可以感受藏族人民溢滿真誠、明朗燦爛的笑容和祝福!
    近年來,紅原旅游服務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形成了以紅原賓館、紅原大草原旅行社等為龍頭的集吃、住、行旅購娛為一體的旅游服務體系。
    紅軍烈士墓位于紅原縣與黑水縣交界處的亞克夏山北坡的椏口上,距紅原縣劇經寺鎮約13公里。亞克夏山又名長板山、馬塘梁子,海拔4800米,高聳云天,山勢陡峭,溝壑縱橫,終年積雪,氣候多變。
    這是中國工農紅軍于長征途中連續翻越的第三座大雪山,也是中國工農紅軍往返翻越次數最多的一座大雪山,不少指戰員在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留下了他們的錚錚鐵骨。1952年,奉命前往黑水剿匪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西線部隊輕騎兵師137團進駐椏口,在其營地附近發現了十二具排列整齊的紅軍遺骸,于是收殮遺骸,造墳立碑,敬獻花圈,舉行了一個莊重而簡單的祭奠儀式。
    戰士們在烈士墓前肅立宣誓:不消滅黑水叛匪,不解放黑水各族人民永不收兵。1982年,有關部門撥款由紅原縣人民政府重建。亞克夏山紅軍烈士墓是我國海拔最高的紅軍烈士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月亮灣是紅原縣的一處風景區,此地距紅原縣城僅2公里。遠遠望去,藍天白云下,河流宛如晶瑩的“帶子”在寬闊的草原上蜿蜒曲折,像幾個彎彎的月亮連在一起,“月亮灣”因此而得名。
    夕陽下的月亮灣,金光點點,蜿蜒曲折的白河千轉百回,裊裊娜娜,酷似一彎新月嵌在綠草鮮花叢中。牛羊悠閑自得地散落其中,蟲、鳥的鳴叫會把你帶到遙遠的天際:在很久很久以前,大鵬、鳳凰和白龍十分要好,他們游歷山川大地,自由遨游天宇,當來到哈拉瑪大草原時,被這里優美的風光所吸引,流連忘返。隨著時間的消逝,大鵬、鳳凰化為了月亮灣的山川,白龍化為了白河,留在了這人間仙境,自此永不分離。今天,在這里虔誠祈禱會得到鵬程萬里、夫妻和美、吉祥如意的祝福。
    紅原民俗村位于紅原縣龍日鄉,距縣城55公里。兩個半圓形丘原對峙,中間一個不大不小的盆地,民俗村就坐落在這里。過去,草地牧民逐水草而居,沒有永久性固定居所,帳篷就是牧民的家。現在開始改變這種生產生活方式,建居民點,民俗村就是其中的一個。
    進入民俗村,你立即被濃郁的民風民俗所包圍。這里的建筑,雖然材料是磚瓦和水泥,但建筑風格獨特,多以“凹”形為主,而且必備桑爐(敬神煨桑的香爐),屋里必辟經堂,供奉著唐卡、佛像、經書,置有多種法器,如海螺、法鼓、金剛杵、曼札之類。房前屋后插有許多旗桿,上面掛著各種色彩的經幡。每家門前都有草坪,里面搭著帳篷,拴有藏狗和隨時待騎的馬。 待人接物也獨特,獻哈達 代替了握手,“札西德勒”一詞既是問候語也是告別語。飲食食譜完完全全是另一套,手抓肉、人參果米飯、酥油茶、和尚包子,大概不少人聞所未聞。心理素質、審美觀都特具個性。因此在這里,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里,能夠了解牧民的一般風俗習慣。除了龍日鄉民俗村,公路邊的安曲民俗村和瓦切民俗村也很有特色,交通有特別方便,為后起之秀。
  旅游指南
    城市特點:是阿壩州唯一的以藏族聚居為主的純牧業縣。紅原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境域分屬長江、黃河兩大水系。
    縣城海拔: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
    氣候特點:寒冷,四季難以明顯劃分,春秋短促,長冬無夏,熱量低;干雨季節分明,雨熱同季;日照長,太陽輻射強烈;災害性天氣多。年平均氣溫1.1°C,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36°C。
    線路里程一 刷經寺—26KM—壤口—33KM—龍日壩—105KM—阿木柯—23KM—瓦切
    線路里程二 色地—58KM—瓦切—41KM—邛溪—69KM—查真梁子—61KM—刷經寺
    保障單位
    1、紅原縣醫院(縣城):電話08372662055
    2、刷經寺鎮衛生醫院(刷經寺鎮)電話08372667103
    3、瓦切鄉衛生所(瓦切鄉):電話08372661500
    4、紅原縣旅游局:電話08372662013
    5:報警電話:110
    6:加油站:刷經寺—龍日壩—縣城—瓦切(每個加油站相距40—50公里)
    7、汽車急救:刷經寺、龍日壩、瓦切都有維修點;萬里行汽修廠電話08372662093 8991588
    門票及消費價格
    月亮灣門票:10元
    麥洼寺門票:30元
    瓦切塔林門票:20元
    紅原唐古拉演藝中心:120—140元
    黃河魚:88元/斤
    傳統藏餐:48元/人
    風味藏餐:38—58元/人
    體驗擠牛奶:10元/次
    體驗熏地鼠:10元/次
    紅原縣賓館酒店及預定電話號碼
    紅原賓館 紅原縣邛溪鎮 電話08372662586
    紅原紅貿賓館 紅原縣邛溪鎮 電話08372662044
    紅原大草原鑫隆賓館 紅原縣邛溪鎮 電話08378998988
    紅原世紀香巴拉賓館 紅原縣邛溪鎮 電話08372663130
    紅原夏日樂園 紅原縣邛溪鎮 電話08378996368
    紅原日干喬大酒店 紅原縣瓦切鄉 電話08372669068
    紅原瓦切安多部落營地 紅原縣瓦切鄉 電話13909047127
    紅原靚點營地 紅原縣瓦切鄉 電話08378999990
    紅原瓦切魚莊大酒店 紅原縣瓦切鄉 電話08372669026
    紅原刷經寺紅糧賓館 紅原刷經寺鎮 電話08372667188
  
全國與紅原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板桥市| 桓仁| 鄂州市| 石柱| 嘉黎县| 蓬安县| 巴塘县| 米易县| 嘉禾县| 枣强县| 景宁| 合山市| 峨边| 江都市| 三穗县| 塘沽区| 长海县| 常宁市| 巴塘县| 林周县| 晋中市| 黑山县| 大洼县| 朝阳县| 车致| 台中县| 天峻县| 德昌县| 南川市| 古田县| 中阳县| 嘉义市| 永平县| 昌邑市| 宁陕县| 盘山县| 来宾市| 麻阳| 于都县|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