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四川阿壩松潘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13224身份證前6位:513224
長途區號:0837 郵政編碼:623300
隸屬政區:阿壩行政級別:縣
車牌號碼:川U轄區面積:8486km2
人口數量:約7萬人人口密度:8人/km2
行政駐地:進安鎮
行政區劃:進安鎮 川主寺鎮 進安回族鄉 十里回族鄉 青云鄉 安宏鄉 大寨鄉 牟尼鄉 鎮江關鄉 鎮坪鄉 岷江鄉 大姓鄉 白羊鄉 紅土鄉 紅扎鄉 小姓鄉 燕云鄉 山巴鄉 水晶鄉 小河鄉 施家堡鄉 黃龍鄉 上八寨鄉 下八寨鄉 草原鄉
松潘縣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進安鎮 513224100 6.3km2  松潘縣轄鎮,縣府駐地。1959年置進安鎮,1970年并入進安鄉,1973年復置進安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6.3平方公里,人口0.8萬。國道213線繞城而……[詳細]
川主寺鎮 513224101 958.3km2  松潘縣轄鎮。1956年置元壩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建鎮,同年漳金鄉并入后更名川主寺鎮。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15公里。面積958……[詳細]
進安回族鄉 513224200 24km2  松潘縣轄鄉。1959年置城關公社,1978年更名為進安公社,1984年改為進安回族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5公里。面積24平方公里,人口0.4萬。國道2……[詳細]
十里回族鄉 513224201 38.4km2  松潘縣轄鄉。1956年為元壩鄉,1959年析元壩鄉置十里鄉,1972年改公社,1984年置十里回族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5公里。面積38.4平方公里,……[詳細]
青云鄉 513224202 81.3km2  松潘縣轄鄉。1953年置青云鄉,1959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4公里。面積81.3平方公里,人口0.4萬。國道213線穿境。轄石……[詳細]
安宏鄉 513224203 125km2  松潘縣轄鄉。1951年置安宏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14公里。面積125平方公里,人口0.4萬。國道213線過境。轄安……[詳細]
大寨鄉 513224204 259.7km2  松潘縣轄鄉。1951年成立大寨藏族自治區,1956年置大寨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6.5公里。面積259.7平方公里,……[詳細]
牟尼鄉 513224205 359.8km2  松潘縣轄鄉。1951年建立牟尼藏族自治區,1956年置牟尼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7.5公里。面積359.8平方公里,……[詳細]
鎮江關鄉 513224206 188.7km2  松潘縣轄鄉。1951年置鎮江關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35公里。面積188.7平方公里,人口0.3萬。國道213線、……[詳細]
鎮坪鄉 513224207 222km2  松潘縣轄鄉。1951年置鎮坪鄉,1972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45公里。面積222平方公里,人口0.3萬。轄鎮坪、金瓶、解放、……[詳細]
岷江鄉 513224208 216km2  松潘縣轄鄉。1972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26.6公里。面積216平方公里,人口0.3萬。國道213線過境。轄岷江、白定關、……[詳細]
大姓鄉 513224209 356.3km2  松潘縣轄鄉。1951年建立大姓藏族自治區,1956年置大姓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19公里。面積356.3平方公里,……[詳細]
白羊鄉 513224210 547km2  松潘縣轄鄉。1951年置白洋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府69公里。面積547平方公里,人口0.3萬。通公路。轄溜索頭、上……[詳細]
紅土鄉 513224211 300km2  松潘縣轄鄉。1956年置紅土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30公里。面積300平方公里,人口0.2萬。熱務公路過境。轄紅土……[詳細]
紅扎鄉 513224212 221.3km2  松潘縣轄鄉。1956年置紅扎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26公里。面積221.3平方公里,人口0.1萬。熱務公路過境。轄……[詳細]
小姓鄉 513224213 315.7km2  松潘縣轄鄉。1951年屬大姓藏族自治區,1956年置小姓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32公里。面積315.7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燕云鄉 513224214 619.8km2  松潘縣轄鄉。1956年置燕云鄉,1979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22公里。面積619.8平方公里,人口0.1萬。熱務公路過境。轄卡……[詳細]
山巴鄉 513224215   松潘縣轄鄉。1956年建紅星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19公里。松(潘)南(坪)公路過境。轄山巴、麻依、上磨、長溝、見……[詳細]
水晶鄉 513224216   松潘縣轄鄉。1956年建水晶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21公里。有公路過境。轄祁命、水桶、川盤、寨盼、安備5個村委會。農……[詳細]
小河鄉 513224217 111.8km2  松潘縣轄鄉。1951年置小河鄉,1959年劃歸平武縣,1963年復歸 ? 松潘縣。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57公里。面積1……[詳細]
施家堡鄉 513224218 419.5km2  松潘縣轄鄉。1951年置施家堡鄉,1959年平武縣轄,復歸 ? 松潘縣,1963年更名雙河鄉,1974年改公社,1981年復置施家堡公社,1984年復改……[詳細]
黃龍鄉 513224219 368.6km2  松潘縣轄鄉。“黃龍”藏語叫“色爾錯”意為“金海子”。1951年建立黃龍鄉。1974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32公里。面積368.……[詳細]
上八寨鄉 513224220 560.8km2  松潘縣轄鄉。1956年置上八寨鄉,1962年更名為幸福鄉,1973年改公社,1982年更名上八寨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41公里。面積……[詳細]
下八寨鄉 513224221 810.6km2  松潘縣轄鄉。1956年置下八寨鄉,1962年更名為前進鄉。1973年改公社,1982年更名下八寨公社,1984年復下八寨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52公里……[詳細]
草原鄉 513224222 532km2  松潘縣轄鄉。1956年置冬帳房鄉,1962年更名草原鄉,1973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42.5公里。面積532平方公里,人口0.……[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松潘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北部,地理坐標介于北緯32°06′—33°09′,東經102°38′—104°15′之間。東接平武縣,南依茂縣,東南與北川縣相鄰,西及西南緊靠紅原縣、黑水縣,北與九寨溝縣、若爾蓋縣接壤。縣境東西長180公里,南北寬112.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8608.37平方公里。
    縣城進安鎮,海拔2849.5米,距省會成都335公里,距州府馬爾康431公里,“九環線”西線沿岷江縱貫全縣,九寨黃龍機場距縣城僅17公里。
    (二)人 口     1990年,全縣總人口6464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228人,占15.7%,農業人口 54413人,占84.1%,人口出生率19.33‰,自然增長率11.5‰。
    (三)民 族
    縣主要由藏、羌、回、漢 4種民族構成。藏族 24038人,占總人口的37.19%;羌族4543人,占總人口的 7.03%;回族8398人,占總人口的12.99%;漢族27633人,占總人口的42. 75%;蒙古、滿、壯、彝等民族29人,占總人口的0.04%。
    (四)歷史沿革
    松潘歷史悠久,是我國古代地處邊陲的軍事重鎮,是內地與西羌吐蕃茶馬互市的集散地,有“高原古城”之稱。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后在今川主寺鎮建立湔氐縣,為松潘地區縣級建置之始,至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松州,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置松州、潘州二衛,尋并為松潘衛,“松潘”之名自滋始。清置松潘廳和松潘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改松潘直隸廳為松潘縣,縣級建置沿用至今。
    (五)氣候條件
    松潘地處岷山山脈中段,屬青藏高原東緣。地貌東西差異明顯,以高山為主;地形起伏顯著,相對高差比較大,最低處白羊鄉梭子口海拔為1082米,最高處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相對高差4506米。
    山川、河流 松潘山勢陡峭雄偉,主要有雪寶頂、弓杠嶺、哲波卡、樺子嶺、金蓬山、垮石巖、紅星巖、辣子山等山體。境內有岷江河、涪江河、熱務曲、毛爾蓋河、白草河及大小支流200余條,大小河流最終匯成了年平均徑流總量為40.2億立方米的岷江和涪江兩大水系。
    氣候、降水 由于地形復雜,海拔懸殊,導致松潘的氣候具有按流域呈明顯變化的特點,小氣候多樣且災害性天氣活動頻繁。涪江流域濕潤多雨、四季分明;岷江流域少部分地區干旱少雨,大部地區則寒冷潮濕,冬長無夏、春秋相連、四季不明。各地降水分布不均,但干雨季分明,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2%以上,多年平均氣溫5.7°C,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21.1°C,多年平均降水量720毫米。
  經濟資源
    全縣總面積中,有林地574萬畝,木材積蓄量520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 37 .2%;有農耕地工16. 8萬畝(其中糧食耕地 14.33萬畝)。人平耕地面積2.5畝,平均每平方公里7.8人。
    主要礦藏有:
    砂金、銅、錫、錳、鎢、汞、銻、無煙煤、硫磺、雄磺、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等。其中砂金礦藏較豐富,著名的“漳金”成色高、融耗低、蜚聲世界。翡翠礦泉水經國家鑒定為優質天然飲用礦泉水。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云豹、牛羚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小熊貓、獼猴、藍馬雞等。小河、黃龍、白羊等地是全國大熊貓的重點保護地區。暢銷國內外的名貴中藥材主要有:麝香、鹿茸、貝母(松貝)、當歸、蟲草、羌活、大黃等800余種。
    全縣農耕地全系旱地,占土地總面積的1.34%,農業人口人均3.53畝。農作物以小麥、胡豆、洋芋、青稞、玉米為主。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木有:油菜、大蒜、核桃、花椒、漆樹、茶葉、藥材等。1990年松潘被列為國家青稞商品糧生產基地。糧食總產量25004噸,全縣農村人口人均有糧459. 6公斤。
    縣境可利用的天然牧場433.71萬畝,理論載畜量為73.51萬個羊單位。全縣牲畜存欄數187354頭,人均3.53頭。
    解放前松潘僅有一些零星分散的小手工業,解放后,工業有了極大發展,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國營工業企業有:木材加工廠、伐木廠、農業機械廠、釀造廠、糧油加工廠、城關電站、云屯電站、虹橋關電站;集體所有制企業有:機械修配廠、服裝廠、建筑公司、印刷廠、綜合服務社、漳臘金礦等。另有州屬森工企業和縣屬森工企業各一個。隨著經濟建設的深入發展,辦起了鄉鎮企業所屬的木材加工廠、綜合加工廠、磚瓦廠、石灰窯、縫紉、建筑、淘金等行業。
    松潘是歷史上內地與氐羌吐蕃等民族茶馬互市的集散地,商業較為繁榮。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商業、服務行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全縣有商業服務網點60個,職工 480人。 1990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 2535萬元。
    解放前松潘僅有通往甘、青兩省和平武、成都等地的狹窄陡峻的通商古道,交通極為不便。解放后逐步修筑了公路干道,現有5條公路主干道出境,交通狀況徹底改觀。全縣各區、鄉均通汽車、有的村建起了機耕道,初步形成了交通網絡,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各級公路共800公里。
    全縣有郵電所7個,通郵線路3條154公里。通話24個鄉,27個自然村。縣境內通話里程409公里。1990年郵電業務總量達29萬元。
  旅游景點
    黃龍風景名勝區是境內自然景觀的“龍頭”,主要包括:黃龍主景區、龍滴水、丹峽、雪寶頂、雪山梁、紅星巖、大草原、二道海、扎嘎瀑布等9個景區。
    黃龍主景區位于松潘縣城以東56公里處的雪寶頂山麓藏龍溝內(藏語稱為色措)。松(潘)平(武)公路貫穿其中。整個景區縱約15華里,橫約5華里,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3550米。
    景區內密布著上千個大小不等的鈣華彩池、灘流和鐘乳石溶洞,形成世界罕見的規模最大的巨型露天鈣華巖溶景觀。景區內尚有道教廟宇黃龍寺遺址。被譽為“世界奇觀”、“人間瑤池”。前人有“玉障參天、一經蒼松迎白雪;金沙鋪地,千層碧水走黃龍”的楹聯,概括了黃龍主景區的特色。
    扎嘎瀑布位于縣城西南30公里牟尼鄉后寺溝內,由原始林區、扎嘎峽谷和扎嘎瀑布組成的小景區。藏語稱“嘎其峽”,意為白巖上的激流。瀑高93.2米,寬35米,是國內最高的鈣華瀑布。
    與扎嘎瀑布相鄰的是軍民鄉上寨方向進溝的二道海景區。景區由若干高山湖泊、溶陷坑、溶洞、彩池、溫泉、翡翠礦泉、草甸構成綜合型景區。除此,人文景觀則有松潘古城墻遺址和縣城近郊保存有元、明、清以來修建的清真北寺、清真下寺、光照拱北、隱仙拱北、通遠橋、風鳴橋、古松橋、映月橋等建筑和古城街區。
    嘎里臺草原:位于松潘縣西部,海拔3500米左右,距九寨黃龍機場61公里,屬于我國水草最豐美的草場之一,是歷史上所稱的“松潘草原”的一部分,是川西北草原旅游區中的奇葩。無垠的高原草場再春夏里綠野茫茫、鮮花綻放,然而再深秋季節,更給人一種獨特的韻味。
    百花婁森林公園:地理環境獨特,保持著原始、古樸的生態環境,原始森林、大小海子密布,飛禽走獸雀躍嬉戲,置身其間,頓覺遠離塵囂,清心潤肺,令人心神具醉,是生態旅游、度假休閑的絕佳勝地。
    毛爾蓋會議遺址:1935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進入松潘,8月6日中革軍委在毛爾蓋附近的沙窩召開了政治局會議,史稱“沙窩會議”。8月20日,在毛爾蓋的索花寺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政治局會議,史稱“毛爾蓋會議”。可看到廣袤的草原、茂密的森林。
  文 化
    解放后,全縣的文化事業得到了極大發展,建起了文化站,職工俱樂部、青少年宮和新華書店等文化,娛樂設施。縣文化館及其圖書館、閱覽室、攝影室、舞蹈排練室和多功能電影院等舉行各種文化娛樂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全縣有農村電影隊22個,年放影2700場次,建立了農村文化站,農村文化事業有了極大發展。
    有各級各類學校 144所,其中普通中學 7所(縣中 2所,區中 5所),城關小學2所,鄉中心校24所,村小110所,幼兒園1所。在校學生10420人。其中:中學生1772人,小學生864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0%,鞏固率91.9%,畢業率95.6%。全縣教職工總數為652人。其中:國家正式職工454人,民師97人,代課教師101人。
    解放后,建立了一支專業科學技術隊伍,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54人,其中:高級職稱 7人,中級職稱 587人,初級職稱 560人。全縣有各類學會、協會、研究會16個,有成員532人。
    有廣播站 26個,-地面站 22座,總計功率為 0. 139千瓦,縣至鄉信號專線28公里。有線廣播線路里程為275公里。縣電視轉播臺天線塔高 20米,覆蓋半徑為 3 公里。全縣電視覆蓋率為 59%。
    縣人民體育場設有燈光球場、摔跤訓練房、乒乓球訓練房、旱冰場等。現有等級裁判15人,其中:二級裁判4人,三級裁判11人。
    解放前,沒有任何醫療衛生機構,缺醫少藥,地方病、多發病、流行病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解放后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醫療衛生事業得到極大發展,1990年,有縣級醫療單位4個,縣醫院、防疫站、婦幼保健站、麻瘋病院(麻風村,現屬防疫站管理)等各級衛生機構48個。有公辦衛生技術人員 378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 19人。病床總數 119張,每千人平均擁有病床近2張。多數鄉村建立了合作醫療站,有合作醫療人員202人。
    0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醫療衛生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縣中西結合的醫療個體戶逐漸發展起來,現已興辦個體醫療站40余個,解決和方便了人民群眾治病就醫問題。
  其 它
    松潘縣有本缽教、藏傳佛教寺院15座。其中著名的有尕咪寺、卡牙寺、山巴寺、林坡寺、元壩寺、較場寺、納咪寺、龍頭寺、對河寺、納洛寺等10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有后寺、毛兒蓋寺、肖包寺等3座;藏傳佛教薩迦派有上泥巴寺1座;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有煙囪寺1座。
    民國24年(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進入松潘地區在縣城以南建立了7個蘇維埃政權。0中央政治局于8月 6日和8月 20日先后在毛兒蓋沙窩(今血洛)和毛兒蓋索花寺院召開了“沙窩會議”、“毛兒蓋會議”。粉碎了張國燾0主義,確定了北上的戰略方針。現已將“沙窩會議”、“毛兒蓋會議”會址立為革命紀念地遺址。
    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位于松潘縣城以北17公里處川主寺開發鎮東側元寶山,1988年4月動工,1990年8月25日落成。碑園由紀念碑、大型群雕、大型浮雕和陳列館組成,譽為“我國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總碑”。紀念碑由紅軍戰士銅象、亞金鋼三棱柱碑體、漢白玉基座組成,總高41.3米。
    雕塑黎明火種,由直徑60厘米的亞金銅球體和三塊水泥澆鑄的巨石組成。火炬碑文,為形似火炬的花崗巖石雕成,上鐫碑文。大型群雕由開路先鋒、勇往直前、團結北上、山間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禮、前仆后繼、回顧思考、英靈匯聚組成。還建有陳列紅軍長征經過松潘草地的革命文物陳列館,共700余平方米。
    疊溪古城遺址是1933年松潘大地震造成的,位于茂縣較場鄉東南五里處,岷江東岸二級臺地上,背靠七珠山,下臨岷江,面積22萬平方米。
  
全國與松潘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边县| 崇仁县| 龙州县| 呼图壁县| 金山区| 北海市| 沐川县| 石台县| 罗平县| 连州市| 四平市| 惠州市| 房产| 轮台县| 运城市| 浪卡子县| 镇赉县| 玉山县| 阳江市| 荣昌县| 大悟县| 南川市| 浠水县| 来宾市| 永兴县| 沂源县| 汝阳县| 灌南县| 和顺县| 广河县| 从江县| 郧西县| 瑞昌市| 安丘市| 精河县| 兰考县| 固原市| 泰安市| 永寿县| 平湖市|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