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9-9-16
人口 | 面積 | 區號 | 代碼 | 行政區劃 | |
合肥市 | 570.2萬 | 6911km2 | 0551 | 340100 | 瑤海區 廬陽區 蜀山區 包河區 長豐縣 肥東縣 肥西縣 廬江縣 巢湖市 |
蕪湖市 | 226.3萬 | 3317km2 | 0553 | 340200 | 鏡湖區 弋江區 鳩江區 三山區 蕪湖縣 繁昌縣 南陵縣 無為縣 |
蚌埠市 | 316.4萬 | 5952km2 | 0552 | 340300 | 龍子湖區 蚌山區 禹會區 淮上區 懷遠縣 五河縣 固鎮縣 |
淮南市 | 233.4萬 | 2526km2 | 0554 | 340400 | 大通區 田家庵區 謝家集區 八公山區 潘集區 鳳臺縣 |
馬鞍山 | 230萬 | 4049km2 | 0555 | 340500 | 博望區 花山區 雨山區 當涂縣 含山縣 和縣 |
淮北市 | 211.4萬 | 2802km2 | 0561 | 340600 | 杜集區 相山區 烈山區 濉溪縣 |
銅陵市 | 72.4萬 | 1113km2 | 0562 | 340700 | 銅官山區 獅子山區 郊區 銅陵縣 |
安慶市 | 531.1萬 | 15329km2 | 0556 | 340800 | 迎江區 大觀區 宜秀區 懷寧縣 樅陽縣 潛山縣 太湖縣 宿松縣 望江縣 岳西縣 桐城市 |
黃山市 | 135.9萬 | 9807km2 | 0559 | 341000 | 屯溪區 黃山區 徽州區 歙縣 休寧縣 黟縣 祁門縣 |
滁州市 | 393.8萬 | 13398km2 | 0550 | 341100 | 瑯琊區 南譙區 來安縣 全椒縣 定遠縣 鳳陽縣 天長市 明光市 |
阜陽市 | 760萬 | 9979km2 | 0558 | 341200 | 潁州區 潁東區 潁泉區 臨泉縣 太和縣 阜南縣 潁上縣 界首市 |
宿州市 | 535.3萬 | 9787km2 | 0557 | 341300 | 埇橋區 碭山縣 蕭縣 靈璧縣 泗縣 |
六安市 | 561.2萬 | 18141km2 | 0564 | 341500 | 金安區 裕安區 壽縣 霍邱縣 舒城縣 金寨縣 霍山縣 |
亳州市 | 485.1萬 | 8110km2 | 0558 | 341600 | 譙城區 渦陽縣 蒙城縣 利辛縣 |
池州市 | 140.3萬 | 8272km2 | 0566 | 341700 | 貴池區 東至縣 石臺縣 青陽縣 |
宣城市 | 253.3萬 | 12340km2 | 0563 | 341800 | 宣州區 郎溪縣 廣德縣 涇縣 績溪縣 旌德縣 寧國市 |
![]()
|
蒼松舒臂,笑迎天下游客;秀水含情,喜接四海賓朋!
安徽物華天寶,地杰人靈,名人輩出,星轉斗移,改革開放給安徽帶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如今,安徽省正在以嶄新的姿態,笑迎天下客,廣結世界朋友。安徽因天柱山舊稱皖山而得其簡稱“皖”,于1667年(清康熙六年)建省,是取歷史上安慶府、徽州府的首字命名。它位于中國的東南部,分別與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接壤,跨長江、淮河流域,緊靠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是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面積約為十四萬平方公里,人口五千多萬。 安徽歷史悠久。和縣陶店鎮汪家山龍潭洞里發掘出三、四十萬年前古人類活動猿人骨化石,被命名為“和縣猿人”,同時證明早在三、四十萬年前安徽省境內長江流域就有古人類活動。根據《左傳》的記載:夏禹曾在涂山(今懷遠的當涂)大會諸候,說明安徽早就是個著名的歷史名地了。其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地貌以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境內山脈主要分屬大別山山系、黃山山系和天目山山系,海拔高度約在500-1900米之間。大別山系位于江淮之間、跨皖鄂豫省、大部分在安徽省境內,最高峰海拔1700米左右。黃山山系位于省境江南地區中部,為世界著名自然風景區,古人早就有過“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說法,黃山最高峰海拔近1900米;天目山山系位于省境南緣,為皖浙兩省界山;大別山以東的江淮丘陵,海拔多在100米—200米之間,最高峰不超過400米,低處為海拔10—30米的起伏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