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湖南張家界桑植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澧源鎮 430822100 98km2  澧源鎮位于桑植縣縣境南部,因位臨澧水而得名,是桑植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總面積98平方公里,有耕地l2694.69畝,其中稻田l0743.59畝……[詳細]
瑞塔鋪鎮 430822101 108km2  瑞塔鋪鎮位于湖南桑植縣城東部10公里處,東南與美麗的張家界風景區交界,西北與紅色旅游出發地劉家坪毗鄰。瑞塔鋪鎮有許多閃光的地下寶藏,也有無數亮麗的自然風……[詳細]
官地坪鎮 430822102 126.26km2  湖南張家界市桑植縣官地坪鎮是一個人口多、山石多的貧困大鎮,經濟條件落后,但群眾“思變、思興、思富”的愿望愈發強烈,都明白“生產要上去,生活要富裕,必須用……[詳細]
涼水口鎮 430822103 194km2  涼水口鎮位于桑植縣中部,距離縣城33公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9.5千米。全鎮總面積68.7平方公里(合103050畝),有耕地519……[詳細]
龍潭坪鎮 430822104 124km2  龍潭坪鎮地處湘鄂邊界,距桑植縣城72公里,位于桑植縣北部,東、北部與湖北省鶴峰縣走馬鎮和本縣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交界,南與四方溪、谷羅山兩鄉相鄰,西與苦竹……[詳細]
五道水鎮 430822105 480km2  五道水鎮是桑植縣“西北大門”,距縣城77公里,與湖北鶴峰、宣恩縣比鄰,是湘鄂西邊界上的千年古鎮和邊陲重鎮。全鎮總面積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18畝,……[詳細]
陳家河鎮 430822106   陳家河鎮位于桑植縣西北部,東鄰涼水口鎮,西連巖屋口鄉上河溪鄉和永順萬民崗鄉,南鄰兩河口鄉,全鎮國土總面積106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14……[詳細]
廖家村鎮 430822107 205km2  桑植縣轄鎮。1949年為沐浴鄉,1952年建廖家村鄉,1958年屬紅旗公社,1961年分為廖家村公社,1984年均改鄉,1995年置廖家村鎮。位于縣境西……[詳細]
利福塔鎮 430822108 84km2  桑植縣轄鎮,1949年前屬龍禧鄉,1950年屬河街區,1952年析置利福塔公社和赤溪公社,1984年置鄉,1995年兩鄉合并建利福塔鎮。位于縣境南部,距……[詳細]
空殼樹鄉 430822200   空殼樹鄉位于湖南張家界桑植縣。下轄: 430822200201 220 廟峪村 430822200202 220 虎形村 4308222002……[詳細]
汨湖鄉 430822201   汨湖鄉位于湖南張家界桑植縣。下轄: 430822201201 220 姚風界村 430822201202 220 金豐界村 43082220……[詳細]
苦竹坪鄉 430822202 50.55km2  苦竹坪鄉位于桑植縣西北部,東與四方溪鄉相聯,南與沙塔坪鄉為鄰,西與芭茅溪鄉接壤,北與龍潭坪交界,距桑植縣城55公里。解放前系銀河鄉,1958年屬建蘇人民……[詳細]
走馬坪白族鄉 430822203   走馬坪白族鄉位于湖南張家界桑植縣。下轄: 430822203201 220 兩岔溪村 430822203202 220 貴竹埡村 430822……[詳細]
人潮溪鄉 430822204 347km2  桑植縣轄鄉。1949年屬慈利縣婁陽鄉,1952年分置人潮溪、西蓮、五里溪3鄉,1958年設紅旗公社,同年劃入桑植縣,1961年析建人潮溪公社,1984年……[詳細]
西蓮鄉 430822205   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西蓮鄉   西蓮鄉位于桑植縣的東部,海拔800多米,多山,經濟較為落后,屬于貧困山區,為國家重點扶貧地區。   轄:石門埡、豐合……[詳細]
白石鄉 430822206 121km2  白石鄉位于桑植縣東北角,東鄰常德石門縣,南接人潮溪鄉,西臨婁水河,與官地坪隔河相望,北與湖北鶴峰縣交界。鄉政府距縣城121公里。1995年被并入人潮溪鄉……[詳細]
劉家坪白族鄉 430822207 38.2km2  劉家坪白族鄉簡介   劉家坪——紅二、六軍團司令部舊址、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1984年被國家確定為白族鄉,總面積38.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9753……[詳細]
芙蓉橋白族鄉 430822208 108km2   芙蓉橋白族鄉位于桑植縣東北部。鄉政府駐地離縣城28公里,交通便利,信息暢通。是官地坪、淋溪河、馬合口、麥地坪等4鄉鎮以及湖北省鶴峰縣鐵爐白族鄉等鄉鎮通……[詳細]
麥地坪白族鄉 430822209 50.4km2   【麥地坪白族鄉】地處湖南省桑植縣東北部,總面積50.4平方公里。轄廣家山、麥地坪、蘆陽、黃山峪、栗山埡、青峰溪、農科站、水田坪 等8個村、53個村民小……[詳細]
馬合口白族鄉 430822210 126.6km2  馬合口白族鄉位于酉水源頭,桑植縣東北部,武陵山脈北端,東接官地坪鎮,西連芙蓉橋白族鄉,北抵淋溪河白族鄉,南臨麥地坪白族鄉。距縣城35公里。新中國成立后,……[詳細]
長潭坪鄉 430822211   長潭坪鄉位于桑植縣東北部,地處湘鄂邊界,溇水上游.以山地為主,地形四周高,中間低,呈狹窄盆地狀。溇水呈S形穿越腹地、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全境總面積124……[詳細]
淋溪河鄉 430822212   淋溪河白族鄉位于我縣東北部,距縣城59公里,東與官地坪鎮、長潭坪鄉交界,南與芙蓉橋白族鄉接壤,西與天星山林場交界,北與溇水為界與湖北省鶴峰縣鐵爐鄉隔河相……[詳細]
洪家關白族鄉 430822213 91km2  桑植縣轄鄉。1949年前屬玉泉鄉,1952年設洪家關鄉,1958年屬八一公社,1961年改稱洪家關公社,1984年改鄉,同年置洪家關白族鄉。位于縣境中南……[詳細]
橋自灣鄉 430822214 3474km2  橋自彎鄉地處桑植縣西南部,距縣城20公里,東界洪家關白族鄉,南連打古泉鄉,西接涼水口鎮,北鄰谷羅山鄉,境內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兩側群峰逶迤高聳,不遠不近巍……[詳細]
谷羅山鄉 430822215   谷羅山鄉位于桑植縣北部腹地,呈東北、西南走向,似帶狀分布,前后均為茂密森林覆蓋,一條名叫羅峪河的澧水干流貫穿全境,故又名羅峪,此地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人……[詳細]
沙塔坪鄉 430822216 131km2   沙塔坪鄉位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北部,屬內半縣第二大鄉鎮。該鄉地域遼闊,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礦產、花生、畜牧資源、勞務經濟較為突出,有全縣最大的螢石礦……[詳細]
四方溪鄉 430822218   四方溪鄉位于桑植縣北部,地處偏遠,經濟落后,屬典型的老、少、邊、窮山區鄉鎮,距縣城78公里,東與谷羅山交界,南與涼水口接壤,西與龍潭坪相連,北與湖北鶴峰……[詳細]
芭茅溪鄉 430822219   芭茅溪位于桑植縣西北部,距縣城59公里。因“芭茅叢生、溪溝縱橫”而得名。桑鶴公路及澧水河穿境而過,是連接湘鄂兩省三縣的交通要道,是宋仁宗年間土司王向仲山……[詳細]
細沙坪鄉 430822220    細砂坪鄉位于桑植縣西北邊陲,舊時稱貓子埡,地形略成菱形,距縣城87公里,總面積14.8萬畝,其中林地面積11.8萬畝,現有固定耕地面積9110畝,其中……[詳細]
八大公山鄉 430822221 158km2  八大公山鄉地處桑植縣西北邊陲,南與龍山縣接壤,北與湖北省宣恩縣交界,東同五道水鎮、細砂坪鄉比鄰,西和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斗蓬山林區相連。鄉政府駐砂地……[詳細]
蹇家坡鄉 430822222   蹇家坡鄉位于桑植縣西北部,東界沙塔坪鄉,南接陳家河鎮,西鄰巖屋口、河口鄉,北連細砂坪鄉。1995年5月并入陳家河鎮,1998年10月恢復蹇家坡鄉,鄉政府……[詳細]
巖屋口鄉 430822223   巖屋口鄉位于桑植西北部,東臨陳家河鎮,南連上河溪鄉,西鄰河口鄉,北接蹇家坡鄉,鄉政府駐地距縣城38公里。全鄉總面積49.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面積4938……[詳細]
河口鄉 430822224 189km2  河口鄉位于桑植縣西北部,東南和蹇家坡、巖屋口鄉接壤,西南與上河溪鄉交界,西鄰龍山縣烏鴉鄉,北與八大公山鄉毗鄰,1995年并入巖屋口鄉,1998年10月恢……[詳細]
上河溪鄉 430822225 134km2  上河溪鄉地處桑植縣西部,海拔593米,距縣城56公里,是桑植縣通往龍山、鄂西、川東的必由之路,有桑植“西大門”之稱。全鄉總面積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詳細]
兩河口鄉 430822226 42km2  兩河口鄉位于桑植縣城西北部約22公里外,東與打鼓泉鄉交界,南也廖家村鎮和永順縣萬民鄉接壤,境內東部與西部環山,中部地勢低緩。全鄉總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詳細]
打鼓泉鄉 430822227   名稱來歷 因相傳很久以前,此地方久旱無雨,禾草桔焦,人們常求神擊鼓,開泉引水得名。 地理位置 地處張家界市西部,東鄰橋自灣鄉,洪家關鄉;南連利……[詳細]
上洞街鄉 430822228   一、 上洞街鄉簡介 上洞街鄉1954年設立建制鄉,1995年并入廖家村鎮,1998年恢復設鄉,鄉址設上洞街村。位于桑植縣西南邊陲,距縣城36公里,……[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張家界市西北部,距張家界市區60公里,是賀龍元帥的故鄉。這里風景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集山、林、水、洞、民族風情、革命經念地于一體,形成東邊一條風景線,西邊景點一大片的格局。是旅游者來張家界旅游觀光的又一佳境。
    目前,這里已開發并可供供游人觀光的景區是東邊婁水平湖峽谷風光旅游項目,游人可經武陵源至江埡電站上船旅游觀光;西邊有亞洲第一洞九天洞、賀龍故居(紀念館)、苦竹河民俗古鎮及八大公山天平山原始森林生態旅游項目、澧水漂流項目。
    桑植一帶景點眾多,風景如畫。以桑植為立足點,可游覽鄰近許多優美景點。如從桑植縣城出游九天洞,可參加當地的“一日三游”——澧水漂流、苦竹河古鎮訪古和九天洞探奇。首先于桑植縣城西1公里的赤溪渡口起,漂澧水“小三峽”,途經18險灘5長潭,沿途有恐龍關、龍爪巖、象鼻洞、五里屏、響水洞等景點。     漂行9公里至苦竹河古鎮上岸。青石板鑲嵌的三里長街、古老的寺廟戲臺、土家族臨河而立的吊腳樓、飛檐翹脊的民宅……古樸寧靜的古鎮風韻,一覽無遺。
    游畢苦竹河古鎮,由該鎮乘車,15分鐘便可抵達九天洞。
    『桑植簡介』
    桑植概況
    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位于湖南西北部。全縣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轄38個鄉鎮、1個縣直屬林場。總人口43萬多人,其中少數民族占88%。因“亞洲第一洞”----九天洞而成為鑲嵌在張家界的璀璨明珠。
    桑植風光旖旎,文物薈萃。境內山巒起伏,溪河縱橫,風景秀麗。距縣城80公里的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2.32萬公頃原始森林,區內野生動植物達6400余種,有珙桐、水杉、華南虎、云豹、大鯢、黑棕熊等珍稀動植物,被稱作亞洲物種“基因庫”,是科研、旅游、度假、療養的勝地;距縣城17公里的九天洞,被譽為“亞洲第一洞”,成為國際溶洞探險基地,國際溶洞協會成員單位;澧水、金藏河風景區以原始風貌的獨具特色吸引海內外游人;賀龍故居、賀龍紀念館、“芙蓉龍”恐龍化石遺址、苦竹河古鎮等人文景觀聞名遐邇。17個民族長期和睦聚居,民族文化、民族風情異彩紛呈。
    桑植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是全國500個資源富縣(市)之一。天然氣、鐵礦、煤炭、硅石等儲量居全省前列。水能理論蘊藏量達48.4萬千瓦,是湖南省最具開發價值的水能資源大縣。山地廣,農林土特產品繁多。全縣活立木蓄積量達300萬立方米,有人工營造黃柏林33萬畝,系全國最大的木瓜基地,南方最大的黃柏基地,黃蓮、五倍子產量居全省之首。尚有358萬畝山地,176萬畝草地,其中南灘天然草場面積達18萬畝,發展畜牧業有前景廣闊。還有1700余種藥用植物可供開發利用是全國三大“國藥庫”之一。
    桑植工業初具規模。目前,全縣已基本形成能源、食品、機械、建材、冶金、采掘、化工等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的基礎產業。煤炭、飲料、酒精、硅鐵、水泥等產品暢銷省內外,古生物化石石雕工藝品、多功能微型組合機及凍豬牛肉遠銷美、日、俄羅斯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桑植縣的投資環境優越。這里距張家界火車站、飛機場僅75公里,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通訊設施大為改善,鄉鎮全部開通數字程控電話,全縣電力裝機4.98萬千瓦,電力供應充裕;城鎮建設配套服務設施完善。縣內還制定了鼓勵招商引資的優惠辦法,投資環境大為改善。
    桑植山水秀麗,人杰地靈,物產豐富,是一塊正待開發的寶地,開發潛力巨大。桑植人民已敞開山門,謁誠歡迎您來桑植旅游觀光,洽談貿易,興辦實業,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自然環境
    桑植縣位于東經109度41——110度46,北緯29度17——38度84,地處武陵山脈北麓,鄂西山地南端。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隸屬國際旅游新城——張家界市。東界慈利縣、石縣和武陵源區,南毗永定區、永定區、永順縣,西接龍山縣,北鄰湖北宣恩縣、鶴峰縣,距省會長沙456公里,離張家界市71公里,全縣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
    桑植縣大地構造單位屬新華夏結構體系,楊予準地合的一部分。由于受八面山褶制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廣泛分布為中山、低山地貌。全縣地層主要屬三迭中統,寒代下統,震旦系下統等,以三迭系和志留系為主。武陵山脈從貴州云霧山分成三支,其北支和中支延伸到桑植全境,形成40條主要山脈,多呈東北——西南走向有10426個大小山頭,最高點八大公山主峰斗篷山海拔1890.4米,最低點竹葉坪鄉柳楊溪河谷海拔154米,桑植縣是一個自然風景奇特秀麗的大山區縣。
    桑植境內溪河密布、水流湍急,常年不凍,有大小溪河410多條,占地面積5140公頃,每平方公里有河流0.12條,主要河流是澧水源流和澧水河一大支流婁水。
    桑植縣屬中亞內陸季風氣候,因地貌差異大,氣候變化呈垂直規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該成間斷性地地方性雷雨和暴雨中心之一。由于地形復雜,氣候特殊,既形成適應動植物生長的小氣候環境,又造成多種災害性天氣,十年九災。
    歷史概況
    桑植上古史籍稱古西南夷地,夏、商屬荊地,西周屬楚地,春秋屬楚巫郡慈姑縣,西漢至宋,相繼屬武陵郡充縣、天門郡縣、臨澧縣、崇義縣、慈利縣等。宋仁宗年間,桑植推行土司制度,設桑植宣撫司。因司治桑植坪而得名(今五道水鎮芭茅溪境內)。元、明、清因襲宋制,至清雍正五年改土歸流,七年(1729年)設桑植縣,沿襲至今。
    1949年10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桑植,建桑植縣臨時人民政府,次年3月29日成立桑植縣人民政府,隸屬永順專署,1952年撤銷永順專署,改由湘西苗族自治區代管,1954年4月自治區改為自治州。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大庸市,桑植縣劃歸大庸市管轄,1994年4月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桑植縣是中國0先后創建湘鄂邊、湘鄂西、湘鄂川黔革0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27年——1935年,即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0設立桑植縣蘇維埃政府,屬湘鄂西和鄂川黔革0據地。同時還先后在縣境內建桑植、鶴峰、石門、慈利、長陽、五峰六縣聯合政府,桑植、龍山聯合政府。1927年冬,桑植縣洪家關人賀龍、賀錦齋等組建了6000多人、300多條槍的農民起義軍,1928年初發動“桑植起義”,成立0桑植縣委和桑植革命委員會。1930年6月,賀龍領導的紅四軍與周逸群創建的紅六軍與湖北公安會師,組成紅二軍團(1931年改編紅三軍),相繼開辟了湘西革0據地、黔東革0據地。1934年紅二軍團。紅六軍團在貴州印江縣會師,成立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1935年在桑植劉家坪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開辟根據地的斗爭中,桑植有5萬多人參加紅軍游擊隊和地方紅色政權,其中為革命犧牲的達5000多人,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桑植籍的重要歷史人物,除已故的賀龍、賀英、賀滿姑、賀錦齋、賀龍的兒子賀鵬飛(中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外,現仍健在的有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廖漢生等。
    行政區劃
    桑植縣1995年撤區并鄉建鎮,撤銷城郊、瑞塔鋪、官地坪、涼水口、陳家河、五道水、廖家村七個區公所,將45個鄉鎮合并為8鄉8鎮。1998年10月,又將16個鄉鎮分設為38個鄉鎮。2001年增設天星山林場。2003年底,全縣轄9鎮29鄉1個縣直屬林場,558個村(居)民委員會,4006個村民小組。
    礦產資源
    土地資源:據2003年的最新統計數據,全縣土地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桑植縣地層發育齊全,礦產資源豐富,全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27余種,礦床、礦化點142處。主要礦產有天然氣、鐵、煤、硅石等,其儲量均居全省前列。主要礦產中,天然氣測算儲量1982億立方米,鐵礦探明的儲量3.5億噸,鋁土及鐵礬土儲量達2000萬噸。
    水利資源:全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8.93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總量為67.25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8.4萬千瓦,是湖南省目前最具有開發價值的水能資源大縣。但目前已被開發不到2%,有中小水電站27處,裝機容量1.208萬千瓦,中型水電站有賀龍水庫水電站、八斗溪水能泵站、巖壁灘電灌站3座。全縣有中型水庫1座(雙泉水庫),小型水庫38座。全縣地下水資源總量為4.88億立方米/年。
    旅游資源:桑植縣旅游資源豐富獨特,自成體系。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八大公山,省級重點名勝風景區九天洞——赤溪河、賀龍元帥故居、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等,加上濃郁的土家族、白族民族風情,令中外游客留連忘返,旅游業開發前景廣闊。2005年接待內處游客55.1萬人次,旅游收入7200萬元。
    民族與人口
    桑植縣2003年底總人口431702人,出生率為1.359%,死亡率為0.749%,計劃生育率為9.576%,漢族人口為49470人,占總人口的12%,少數民族人口為382232人,占總人口的88%,基中土家族、白族、苗族人口379532人,分別占全縣總人口的59.6%、23.2%和5.1%。農業人口378797人,非農業人口52905人。男性224630人,女性207072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3人。
    桑植神秘的民俗風情
    1.民族風味
    和渣、三下鍋、土家臘肉、千層豆腐、巖吧魚、水豆醬、野葛粉等。
    土家臘肉
    湘西土家人對腌臘制品有一種特殊的嗜好。每年一到冬至,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臘肉。下水鮮吃,正肉、豬頭、豬腳全部用于做臘肉。土家臘肉的 做法,首先將鮮肉砍成五六斤一塊的長條,然后放在大缸里(決不能用水洗),撒上鹽,淋入一些酒,再放入一些八角、花椒、辣椒之類的香料,最后用大石塊壓在上面進行腌制。為了使肉入味均勻,隔一兩天就要把肉翻一遍。一個星期后,鹽味、香味都滲透到了肉里,這時再把肉取出來熏烤。
    在湘西土家山區的農家堂屋中間,家家都有一個冬季不熄的大火塘。火塘里任何時候都架著一個個很大的樹蔸或樹樁在燃燒,火塘上面則有一個能夠升降的大鐵鉤,懸掛著鼎鍋或水壺,用于煮飯燒水。把腌好晾干的肉條掛在火塘上面高高的屋梁上,利用火塘上升的青煙自然地去熏制肉條。由于這樣的煙熏過程時間長,緩慢而充分,加之燃燒的樹蔸或樹樁不少都有特殊的香味,故這樣熏制出的臘肉味道才是真正好哩!
    (注:張家界市場上出售的臘肉一般有兩種:一種為專門的熏烤店熏制的臘肉,另一種為農家自制的臘肉。以上兩種臘肉,前種包裝精美,后種無包裝,但味道特別香淳。)
    和渣
    將水浸泡過的黃豆用磨子磨碎,然后摻入切細的青菜葉,然后用溫火煮熟即可。此樣菜雖做法簡單,但營養價值極高且味鮮美,為當地人常用的一道菜。
    三下鍋
    土家的“三下鍋”,風味十分獨特。相傳明代嘉靖年間,朝廷征調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線抗倭,恰好趕上年關,為不誤軍機,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過年,于是臘肉、豆腐、籮卜一鍋煮,叫吃“合菜”,以后演變成“三下鍋”。各位旅客,到了張家界,建議您到小餐館嘗嘗“三下鍋”,叫您一輩子都忘不了。
    桑植鹽豆腐干
    桑植鹽豆腐干是有名的地方特產。清咸豐年間,桑植縣城豆腐行業制作的鹽豆腐干,暢銷長沙、武漢、廣州等地,譽滿三湘,且曾列為貢品,名噪京城。經現代科學分析證明,鹽豆腐干的營養價值,不低于牛奶,且具有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等功能。因此,愛吃鹽豆腐干的人,皮膚一般比較嫩滑、晶瑩,很少生暗瘡,腸胃功能亦很正常。由此可見,鹽豆腐干還是美容良品之一。
    2.多樣的民族
    桑植目前居住有18個民族,土家、白族、苗族為主要人口,他們世居山區,保留著自己的民族文化藝術特征,民族文化、民俗風情異彩紛呈。
    土家族占全縣人口的50%,服飾、語言等民俗與周圍鄰近湘西自治州、湖北鄂西土家族風俗相近同。
    桑植白族為湖南唯一白族聚居地,曾長期稱為“民家人”,其先民于宋末元初從云南大理遷徙而來,其民族特征多樣,以崇尚白色為主要特征,嗜好“苞谷燒”酒,待客敬篩三道茶,居“四合院”加“八字朝門”,信奉本主神,以歌舞傳情訂婚等眾多習俗。
    桑植高山族主要由臺灣高山族農民閔德清從臺灣島輾轉遷徙而來, 1895年日本侵略者占踞臺灣,因不堪忍受日本軍國主義的奴役,只身離家來大陸,到處流浪,后于1938年在桑植縣涼水口一帶定居而成桑植常住民族,他們保留了特殊的臺灣少數民族風俗。
    3.寶貴的文物
    賀龍故居:位于桑植縣城附近的洪家關,是賀龍元帥的故鄉。有賀龍故居、賀龍紀念館、賀龍橋等人文景觀供游人觀瞻。此地“三水繞門,五龍捧圣,金線吊葫蘆”為地靈人杰之所。
    芙蓉龍化石: 1970年在桑植縣芙蓉橋鄉發現而得名,又稱無齒芙蓉龍,它一般長3米,高約1米,尾長,四腳短而粗,背部有寬大的而排列有序的“帆”狀骨體,頭山,嘴似龜,無牙齒。芙蓉龍經過古脊椎動物研究鑒定為古亞亞同槽齒目的一個新科、屬、種,是恐龍的先祖,距今約2.1億年,其發現為中國和世界考古史填補了一個空白,具有重要的研究、觀賞價值。
    4.豐富的民族特產
    百根冰酒。百根冰酒系三十年代,原湖南省中醫聯合協會主席,國際醫藥研究委員會委員-白族將領、少將軍醫陳策勛,利用多年的行醫經驗及祖傳秘方,采用武陵源山中108種野生帶刺無毒植物根系、天子山下澗歇牛泉水,以其白族釀制秘方在家鄉桑植縣城東空殼樹生藥廠精心釀制而成。產品味甘清涼,醉不口干,醉不上頭故名百根冰。解放前多供達官顯貴欽用,并暢銷港澳等地數十年而不衰。于民國三十年曾獲得“國府159號陸、海、空軍褒狀”。并受到將介石、程潛、陳誠、何應欽、張治中、杜興武等人的師詞贊譽。一九八七年在長沙,經省衛生防疫站,省藥檢所驗證符合國家食品、藥品衛生標準。經湖南中醫學會教授評審鑒定,百根冰酒內含多種保健藥物、營養成份。具有強精補腦、搜風止痛、祛風除濕、通經活脈等多種功效,是四季皆宜的養生保健酒。
    中草藥材。桑植豐富的藥材品種達到1659種,主要品種有厚樸、黃蓮、黃柏、杜仲、五倍子等45種,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年產量達500余噸,產值3千萬元,為桑植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九天食品。是由張家界九天食品有限公司開發、加工、銷售的綠色產品。品種有野山菜、鮮竹筍、干果三大類二十幾個品種,年產值達到8000多萬元。
    粽葉。學名箸葉,生長在廣袤的叢山峻嶺中,根系發達,生命力強,不僅是一種很好的水土保護植被,而且還是一種取之不竭的財富,是山區百姓的“ 綠色銀行”,面積達20萬畝,產量達8000噸。它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安基酸等成份,可提取天然香精香料和食品添加劑,氣味芳香,聞上去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它不僅能用于包粽子,還用于包裝其他的食品及餐桌上的裝飾和食品的陪襯,還可用于編制器皿、做合飯盒和剪成各種形狀。粽葉,天然生長,無毒害,無污染,并且年年可采,季季可收,做為食品包裝,具備無污染和使用的“一次性”。因此,被當今營養學家稱之為“天然綠色食品”。
    蔬菜。以藠頭、反季節白菜、蘿卜為主,另種有青花菜、辣椒、番茄、 橄欖菜、地豆、食用菌、苦瓜、黃瓜等。反季蔬菜基地面積一萬五千畝,其它品種占地兩千畝,屬于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放心菜基地。桑植多山地,其土壤松軟、肥沃。地勢較高,氣溫低,雨霧日多,平均氣溫13—14攝氏度,年日照時數900—1000小時,具有種植無公害反季蔬菜的最佳條件。
    生物化石:分布在縣境2100平方公里的棲霞灰巖地質層內,儲量多,達到170多種。主要有龜紋石、菊花化石、三葉蟲化石、喇叭角石化石,這些化石分別由生活在寒武紀、中奧陶紀的動物因地殼變化而埋葬于地下深層而自然天成,經過加工后以其獨特的資質和神韻,具有很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的名貴藝術品。
    還有土家織綿、刺繡、木雕、石刻、剪紙、紙扎等民族工藝品。
    音樂有奏樂、打擊樂、弦樂,主要有圍鼓、草鬧臺(又稱打溜子)、花燈鑼鼓、龍獅鑼鼓、嗩吶曲牌、簫曲牌、婚喪曲牌等。許多西方國家專家評論桑植土家“打溜子”是“東方最完善的交響樂”。此外,還有佛、道、巫三教音樂及禮儀音樂也十分豐富。
    桑植工藝美術聞名國內外,其類別有織錦、剪紙、挑花、銀飾、蠟染、繪畫等,這些傳統工藝美術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如土家族的西蘭卡普,在工藝美術的百花園里是一朵柔媚多姿的奇葩,許多產品被國外專家及國家博物館收藏。編織有竹編、麻編、草編、藤編等。編織出的生產生活用品造型奇特,美觀大方,經久耐用;剌繡當作衣褲、圍裙、門簾、被面、圍衣、帳簾、枕頭、荷包、褡褳等的裝飾。剪紙圖案各類繁多,結構大方,形象生動。挑花乃是與剌繡相配合的一種工藝,挑出的龍、魚、獅子、花卉、烏雀等形象逼真、具有獨特的藝術結構;銀飾各類繁多,有銀冠、銀珈、項圈、披肩、項練、手鐲、戒指、耳環、壁、牙簽等。這些工藝品都具有形美、聲脆、透明、情深、實用等優點,均為難得的工藝珍品。
    桑植戲劇有儺愿戲、目連戲、柳子戲、花燈戲、漢戲、木偶與皮影戲、茅古斯和陽戲等。其中儺愿戲、目連戲在國際上稱為“戲劇藝術的活化石”,有著極高的價值。
    桑植曲藝有:唱土地、三棒鼓、漁鼓、蓮花鬧、采龍船、馬戲、九子鞭等20多個曲牌,其中薅草鑼鼓、三棒鼓、漁鼓曾多次參加省、地市會演,多次獲獎。
    桑植舞蹈有仗鼓舞、擺手舞、跳喪舞、花燈舞、八寶銅鈴舞、儺舞、霸王鞭等。其中白族仗鼓舞曾參加張家界市’91森保節開幕式表演,得到國內外友人的極高贊譽,被德國專電邀請外訪。
  
全國與桑植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景山区| 武夷山市| 阿勒泰市| 蓬溪县| 青阳县| 新昌县| 平谷区| 汽车| 三台县| 苏尼特左旗| 余干县| 阿拉善右旗| 长宁县| 南皮县| 兰考县| 中西区| 金华市| 姜堰市| 灵山县| 梓潼县| 白沙| 新巴尔虎左旗| 德庆县| 湖南省| 平果县| 醴陵市| 沾化县| 衡阳市| 明溪县| 勃利县| 巴马| 普安县| 湖北省| 滨州市| 齐齐哈尔市| 藁城市| 榆中县| 延吉市| 郎溪县| 红原县|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