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貴陽修文縣小箐鄉大林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520123202 | 身份證前6位:520123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50200 |
隸屬政區:小箐鄉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貴A | |
大林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大林村位于小箐鄉境東面,東接久長鎮棟青村,南靠久長鎮茶山村,西抵新場村,北鄰萬興村,村委會駐大林寨,距鄉政府13公里,國土面積1.71平方公里。轄4個村民組,平均海拔1370米左右。巖鷹山水庫土壩庫區居中,把一、二組和三、四組分為南北兩半。
全村有村民86戶,483人,均為漢族,人口集中的自然村寨有3個。耕地有水田80畝,旱地327畝。農作物主產水稻、玉米,水稻年產量約4萬公斤,玉米年產量約10萬公斤。92公頃森林覆蓋山頭空地,水土保持良好。地下礦藏有煤、硅等,煤的儲量約200萬噸,硅約100萬噸。
大林村元代屬六廣等處蠻夷長官司;明初屬水西于的折溪地;明末屬敷勇衛濯靈守御千戶所;清代屬至孝里一甲;民國4年屬中北區(小箐)三保;21年屬二區(小箐)后山鄉;24年廢鄉置聯保,屬一區崇恩聯保后山保;31年撤聯保,屬石安鄉7保;1949年11月解放,1950年8月屬石安鄉第7村農民協會;1951年4月建立大林村人民政府;1952年4月改為大林村民委員會;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建立大林生產隊;1961年改為大林生產大隊;1967年“0”稱大林生產大隊革命委員會;1981年由石安公社劃屬崇恩公社所轄;1984年將大林生產大隊革命委員會改建成大林村民委員會;1991年11月26日”撤區并鄉”后,隸屬小箐鄉至今。
大林村距修六公路8公里,由崇恩村苗壩一條碎石公路經新場村至大林連接村北2個村民組。2004年列入縣級崇棟公路改造項目,同時硬化由新場村新村經土壩至上寨圍庫公路。
1957年開工建設小河水庫,1960年完工。位于村西北與萬興交界的小河,土壩高8.2米,庫容16.3萬立方米,有效灌溉300畝。1975年在土壩左側建提水站1座,裝機22千瓦,灌溉三組、四組50畝水田。
巖鷹山水庫土壩庫區:1971年建成的巖鷹山水庫土壩庫區上游在本村境內,綠水碧波,把一、二組與三、四組隔為南北兩半。上寨電灌站,位于上寨前,1975年建,裝機17千瓦。大林村人飲工程,2000年建,塑料管引龍孔水至大林供386余人生活飲用。2005年通程控電話,村民安裝座機電話20部,村民擁有移動電話150部,電視機80臺,村委會有遠程教育設備1套。至2005年,村建有衛生防治站、計劃生育室和遠程教育室。
--人口總數:483人 農業人口:400人 非農業人口:83人
--行政區面積:1.71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45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 發展口號:
--所轄村: 生產總值:45.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農業 名特產品:水稻 辦公所在地:大林村村室
全國與大林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