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周寧縣浦源鎮西坑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925102 | 身份證前6位:350925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隸屬政區:浦源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J | |
西坑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西坑地處周寧、政和、屏南交界地,位于鎮西北14公里,海拔1100米。從水尾亭沿路而行至西坑,誠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自然村李園44戶、7座房屋,因建設水庫,至1995年全部搬遷獅城、浦源、龍潭等村。
明天順年間(1461~1464年),周貴四,周言八兄弟從周墩(獅城村)遷西坑村拓居。后周貴四于成化二年(1466年)遷源頭(今東升)村。
西坑古名西坑賴,原隸寧德縣青田鄉東洋里十七都。民國24年(1935年)6月,隸周墩特種區周墩聯保。民國29年1月,隸周墩鎮紫云保。民國34年8月,隸周寧縣獅城鎮西關保。1950年4月,隸周寧縣第一區(端源區)源頭鄉,1956年底,隸溪坪鄉。1958年9月,隸紫云公社。1959年1月,隸端源公社設西坑大隊。1963年,隸浦源區溪坪鄉。1966年8月,隸浦源公社設西坑大隊。1984年8月,隸浦源鄉設西坑村民委員會。1995年全村115戶、488人,設村民小組6個。
西坑村盤踞在山坡陡峭上,房屋沿溪邊順山坡疊層建9排,屋傍石砌坡路臺階355級,座座房屋貼在山腰間,形如昔時油燈掛壁。這里是個無蚊村,村房屋多是人畜同屋,衛生條件欠佳,溝水混濁但不見孑孓,終年無蚊。歷代村民不備蚊帳,不熏蚊香,炎熱盛夏,夜無蚊子飛擾叮人,甜睡安眠。1994年,電燈安裝后,村邊竹林里偶有蚊蟲迎光飛入,數量極少。
西坑地處邊遠山區,山場廣闊,是林業重點村。長期以來,因交通閉塞,是個有名窮村。解放后依靠集體力量,大力發展林業生產,全村林業用地面積8380畝,60~70年代生產隊集體造林,綠化山地。這期間山蒼籽盛產,每年收籽10~15盾,由供銷社收購煎油轉銷外貿部門出口。1982年,貫徹林業“三定”政策后,個體承包造林。1988年,全村有林地達7080畝,森林覆蓋率69%,林木蓄積量1100立方米活立木,木材價值550多萬元。出產林木為村民主要經濟收入,原第二生產隊集體林木年產值10多萬元。1988~1989年,全村采伐木材260立方米,產值15萬元,除國家分成部分外,其余全部用于修通麻嶺工區至西坑村的林業公路3公里。
該村于1966年民辦公助建校舍100平方米。1979年,建成土木結構會場1座200平方米,為開會、演戲放映電影之場所。1989年,修通公路,改變交通閉塞狀況。1992年2月,架設高壓輸電線路,解決村民生活、生產用電。1993年10月,建成村口石拱人會橋,長6米、寬3米,方便物資運輸。有位村民從武夷山養蛇致富,回到家鄉首建石混結構外墻貼瓷磚的樓房。
全國與西坑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