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漳浦縣舊鎮鎮霞嶼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50623101 | 身份證前6位:350623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隸屬政區:舊鎮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閩E | |
霞嶼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霞嶼村位于舊鎮鎮東部,西隔塔山(海拔222米)與苑上村交界,北鄰巖埭村,南鄰埔尾村,東隔浯江與深土鎮錦東村交界。
政區沿革與姓氏源流
霞嶼民國29年屬海烏鄉霞嶼保,民國33年海烏鄉與四股鄉合并為浯江鄉,霞嶼保合并于碧樹保。新中國成立之初成立下示鄉,屬第八區,1956年10月改屬舊鎮區。1958年9月,成立屬舊鎮公社的下嶼大隊,1984年9月改為霞嶼村(霞嶼以古代是一個島嶼得名,解放初簡寫為“下示”,公社化時改為“下嶼”,成立行政村時改正為霞嶼)。 霞嶼村轄霞嶼、坑園、圓樓3社(自然村),總人口955戶,3635人。 霞嶼村為鄭姓聚居地,其祖先兄弟二人為山尾(今屬龍海市白水鎮)鄭姓長房子孫,于明代到霞嶼開基。后裔分二房,長房分傳于沙西嶼頭村。
經濟狀況與基本設施
全村有耕地1362畝,其中水田1022畝,農地340畝,并有可開發的山地。主要作物水稻、香蕉。香蕉是經濟支柱,年產量二百多萬斤,銷省內外。水稻曾是主要作物,現種植不多。
村自辦自來水設備,村民飲用自來水。電視機基本普及。電話機500多部。
二車道公路,西北通苑上,與省道漳東線銜接,東南通埔尾。其中4.5公里為霞嶼村所建。
解放前有國民學校(初級小學)一所,利用祖祠為校舍。解放后辦完全小學,建二層校舍一座,面積500多平方米,現設16班級,學生557人,教師21人。
名勝古跡 “鄭氏家廟”,燈號“滎陽”,大廳上有康熙年間為總兵鄭云所立“震世威名”匾。 “侍衛府第”,大廳上有“望重禁門”匾,是乾隆年間世襲左都督、鑾儀侍衛鄭先科所立。先科是鄭云的長子。 “文山古廟”,祀多尊神像,有王公、王媽、玄天上帝、關帝、王爺公、太保公等。 石刀山墩臺,清代建,亂石構筑,占地10平方米。 慶云樓,位于圓樓村,為清代建造的二層內通廊式土樓。
古代人物
鄭云,康熙年間黃州副將。
鄭先科,鄭云長子,世襲左都督,乾隆年間侍衛。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