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羅格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40604100 | 身份證前6位:440604 |
長途區號:0757 | 郵政編碼:528000 |
隸屬政區:南莊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粵E | |
羅格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羅格村位于南莊鎮北部,羅格圍腹地。總面積為4.74平方公里。境內河涌縱橫交錯,淡水資源豐富,魚塘業養殖面積1939畝,年上水量984000公斤。境內有13條自然村,總人口為5500人,總戶數1620戶,由冼、孔、黎、何、關五大姓氏組成,是全鎮第三大人口的村。
工農業發展情況:
農村辦工業,羅格是先行者之一。1967年,辦起了第一間小工廠──羅格民二塑料廠,生產工人20多人,全是本村洗腳上田的本村農民。后來有八個生產隊也于同年辦起了塑料廠、五金廠、鑄造廠、風扇、電木廠。到1975年,村對屬下生產隊的企業實行了統一,即統一集中到村繼續經營,之后又辦起了羅格化工廠、羅格鋁扎廠、羅格經緯加捻實業有限公司、南海市融美實業有限公司。至現在,有的企業已歇業,余下的均已轉制。
羅格村在解放前,是以種桑養蠶耕塘為主的;解放后,開始大面積種植甘蔗。
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情況:
1966年成立羅格衛生站,醫務人員4人,醫療設備十分簡陋,站址曾幾次搬遷,到1996年村投入資金新建一座衛生站,醫療設備也較為完善,人員配備齊全。1979年開始建立合作醫療制度。1978年文宗村建成第一座水塔,供文宗村群眾飲用;到1982年村又建成規模更大的一座水塔,供文宗村群眾飲用;到1994年開始飲用南莊鎮水廠的自來水。
教育事業發展情況:
該村早在二十紀初就設立了多間書塾。到解放后建立了羅格小學,當時在該校就讀的不僅是羅格村的學生,也包括了堤田村、羅元村、流滘村、麥高田村等村學生。到現在,學校的設備年年有所改進,總面積為4250平方米,教學用電腦53臺,圖書室40平方米,教職員工34人。
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情況:
在60年代開始,羅格文宗村、永光村、新滘村就成立文化室,曾自編自演粵劇多場。黎家村的武術、獅子表演十分精彩,曾多次代表鎮參加南海和佛山市的醒獅比賽,均獲佳績。村民們特別喜歡劃龍舟,每次進行比賽,全村13個自然村都有龍舟參賽,村也多次組織龍舟隊參加鎮的比賽,在2000年鎮國慶龍舟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村政建設情況:
在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我村道路交通十分不便,基本上沒有一條象樣的水泥路,嚴重阻礙著工農業發展,1980年至1985年間共建成水泥路13公里,實現了各自然村能通公路,共建大小橋梁23座,機耕水泥路8公里。
名人傳說:
在歷史長河中,羅格村曾孕育過多位對中國社會有一定影響的人物。冼佐邦在道光年間,赴京應考,考取道光十七年丁酉科,第二十三名舉人,后被道光皇帝親授安徽盧州府知府。山西學政湖廣道監察御史,議政王軍大臣。
據說道光皇走難時曾在冼佐邦家鄉住過幾天,曾封過一眼魚塘為“金字塘”,現在此塘仍在,村民仍叫“金字塘”。
繼有傳說是說道光在遭難途中口喝,在旁的佐邦即時拉弓引箭,射下樹上一串甜柑,道光甚喜,稱贊他文武雙全,后賜佐邦一個名為“冼斌”。
冼佐邦的弟弟冼卓邦于道光十九年已亥科考取第五十名舉人。
其他歷史名人如孔繼勛、孔廣陶、孔昭晟、孔昭度等都是有一定影響的人物。有些人物另文專寫。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