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村尾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440604100 | 身份證前6位:440604 |
長途區號:0757 | 郵政編碼:528000 |
隸屬政區:南莊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粵E | |
村尾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村尾村位于南莊鎮南面,總面積為130公頃,一條自然村,村內只分東、南、中、西四條大街。河涌環抱全村,轄十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2000多人,外來人口為2000人。
村尾村開村已有700年歷史。在晚清和民國初年為興盛時期,有人口3000多人,以種養桑蠶、養魚為主業,有一間較大型繅絲廠。河邊有小港口,有幾十間大小商鋪。當時商貿生意十分活躍,曾被稱為“廣州小長堤”。日寇侵華后,人民四處逃荒。至解放后的1964年人口普查剩下1428人,生死未卜的占50%。
工農業發展情況:
1971年前以種養桑蠶、魚塘、甘蔗等農業生產為主,1971年后分別辦起了幾家小規模的企業。到改革開放后的1992年,我村集體建辦了南海市明興高級墻地磚廠、鴻大高級墻地磚廠、南海攀興陶瓷磨具有限公司,到現在全部企業均已轉制。我村還大力吸納外資,1992年香港明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在我村投資興建了南海建豐陶瓷工藝廠,香港聯泰織造廠在我村投資興建了南海聯業織造廠有限公司。2001年后村尾建起了本村的工業開發區,到目前為止,在我村開發區新投資辦廠的共有十幾家企業。
醫療衛生事業情況:
1966年成立村衛生站,設備簡陋;到1968年,遷到一個新地方就診,共有醫務人員4人;1970年開始配有配劑員并負責婦檢工作,羅保蘇是部隊衛生兵,羅耀信是縣赤腳醫生,人員比較齊備。1984年開始實行合作醫療制度。
飲用水衛生不斷得到完善,1986年建成村尾第一座水塔。1994年開始飲用從南莊鎮自來水廠供給的自來水。
教育事業發展情況:
該村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設書塾多間,到1921年成立務茲小學;1956年后改為村尾小學。
1957年中期開始興辦幼兒園,是南莊鎮辦園時間最長的幼兒園。如今,幼兒園設備年年有所改進,總面積1696平方米,教職員工共十多名。
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情況:
該村村民們都喜愛唱粵曲演粵劇,1952年組織過粵劇團,演出過《白毛女》、《虎將入迷津》、《乞兒星宰相》、《火牛甲兵》等粵劇。
解放后組織籃球隊,多次參加賽事獲得冠軍,成為南莊一支水平較高的籃球隊,多次代表鎮外出參賽。足球隊在近十年興起,1990年5月榮獲南莊鎮第二屆個協杯運動會冠、亞軍。1991年也榮獲鎮足球聯盟杯獎項。1992年10月村尾籃球隊又獲鎮民工籃球賽第二名;2000年7月又被邀請參加澳沖村暑假杯男子籃球賽。
村政建設情況:
以前村尾河涌縱橫,運輸靠草艇、泥艇進行,交通十分不便。隨著工業發展,1976年開始修建一些水泥路;1972年由香港同胞羅仕常先生贈送一輛農民車,后再有港人羅勝煖先生贈送一輛貨車,才解決魚苗及飼料的運輸問題。
1986年建成4.5公里的村級水泥路,后又建成了停車場和敬老院。
村尾共有橋梁13座,其中3座石橋,10座水泥橋。其他村也建有小木橋和鐵橋。
知名人物:
是羅祖森,即羅源文,1949年參加中國0,曾任省文聯執行主席。羅在土改期間調往興寧、云浮、羅定等地參加清匪反霸工作,后調回省宣傳處任處長,現屬廳級干部,已退休。
羅寶珠,于1956年5月任國家第二機械培訓309第七大隊隊長,后任華東608大隊國家地質隊長及-等職。現已退休。
羅應龍,196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水利系,從事水力發電、動力測繪設計高級工程師,1997年任廣東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理事。現已退休。
全國與村尾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