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牡丹區高莊鎮孫樓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702105 | 身份證前6位:371702 |
長途區號:0530 | 郵政編碼:274000 |
隸屬政區:高莊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R | |
孫樓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孫樓
孫樓行政村位于菏澤城西北18公里處,菏劉公路南0.5公里,高莊鎮政府駐地東南2.5 公里。下轄孫樓、李莊、曹堂三個自然村,居民474戶,1527人,耕地2240畝,農機具400余套。
村莊簡史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孫氏從-縣遷此建村,以姓氏取名孫樓。本世紀三十年代初黃河在臨卜決口,該村因有土寨無進水,水退后村周圍地勢淤高,居民搬離舊址,分別在東、南、北三面建房居住,形成舊址成大坑的現狀。
1958年建生產隊,轄孫樓、李莊兩個自然村,1960年曹堂劃入,1984年改建為村民委員會。
李莊
位于高莊集東南2公里處,劉民公路南側,東臨孫樓。村呈長方形,東西街兩條,居民63戶,280人。耕地450畝,土質多淤。
清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李氏由白楊張遷此建村,以姓氏取名李莊。
曹堂
位于高莊集東南3公里,北靠近孫樓。村呈十字街,東西、南北街各一條,居民90戶,368人,多吳、杜、李姓,耕地680畝。
該村由曹氏建村,名曹堂,明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李氏、吳氏、杜氏等相繼遷來,后來曹姓絕,村名未變。
經濟狀況
村民主要從事農業,新中國建立前少數村民從事手工業,男人編織草席、條簍、席墊,婦女居家紡眠、織布、制衣。人民公社期間,全行政村編為一個生產大隊,下分7個生產隊。改革開放后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科學種田,興修水利;現在農業作業全部實行機械化,糧食生產比較穩定,小麥、玉米單產一般在800斤左右。中央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后,免除農業稅,實行種糧補貼,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發展。近幾年,在村兩委的帶領下該村加大產業結構調力度,實行植桑養蠶,桑園幾乎占整個耕地面積的一半以上,成為牡丹區最大的植桑養蠶專業村,年人均增收近800元。2004年全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全村硬化路面3000多米。作為高莊鎮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改廁402戶,改灶34戶,農民生活條件逐漸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現代名人
李殿彬,男,漢族,19 年 月出生,大學學歷。 1996年至2001年歷任原賈坊鄉長、書記,2001年至2003年任牡丹區黃罡鎮-,2003年至2006年12月任牡丹區吳店鎮-,2007年1月至今任牡丹區政法委書記。
全國與孫樓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