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牡丹區高莊鎮天廟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702105 | 身份證前6位:371702 |
長途區號:0530 | 郵政編碼:274000 |
隸屬政區:高莊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R | |
天廟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天廟
天廟位于菏澤市城西北15公里,緯一路貫穿東西,牡丹區高莊鎮駐地東6公里,東臨小留集,南靠吳店鎮界,村呈長方形,東西街一條,“十”字街道,為一集市,農歷四、九逢集。居民158戶,人口720人,耕地880畝,多徐、吳、張姓。村內設有小學一處,農村信用社一處,衛生室一處,農業養殖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各一個,各種運輸車輛應有盡有。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出現了各種專業戶近百家。
據《張氏家譜》記載,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張氏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建村,村名張海。明末村中建有天爺廟一座,遂改名為天爺廟,簡稱天廟。
1958年建生產大隊,屬小留公社管轄。1984年改建村民委員會,轄天廟、拐子廟兩個自然村,耕地1700畝,人口1470人。2000年劃歸牡丹區高莊鎮管轄。
拐子廟自然村位于緯一路南側,村呈長方形,東西街一條,居民167戶,人口750人,多王姓、趙姓、盧姓。耕地820畝。據碑文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氏在此立村,取名王家村。后盧氏遷入,善用拐子(古時兵器),同時村中有奶奶廟,因此村名改成拐子廟。
據天爺廟前碑文記載,解放前,祖國災難深重,本村備受劫難,日本鬼子大掃蕩、土匪燒進村,該村仁人義士組成游擊隊,保家衛國,奮起-。利用阻擊戰、地雷戰,英勇打擊敵人,多次取得勝利,威震菏澤北方,使敵人聞風喪膽,不敢入侵本村。本村游擊隊還曾參加解放菏澤戰役、大陽湖戰役、隴海道戰役等,為祖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全國解放后,抗美援朝戰爭,本村又出征了一些光榮戰士。
村民從事農業、養殖業、木材加工業,分為八個生產小隊。改革開放后,實行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農民的積極性提高,科學種田,興修水利,興辦木材加工廠、農機修理廠、生豬小規模養殖廠等小型企業,紅極一時。現在農田作業全部實行機械化,糧食生產穩定,小麥、玉米單產一般都在900斤左右。中央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免除農業稅,實行種糧補貼,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取得較快發展。為進一步改善生活條件,提高收入,外出務工漸成渠道。村中每年外出打工者達數百人,經濟效益明顯。村里還利用本村集貿市場的有利條件,經商者不斷增加,經濟效益逐年提高,全村正在和諧民主的小康大道上闊步向前!
全國與天廟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