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爭做物流“綠巨人”,高速增長掩蓋綠色矛盾
2017年快遞包裹量400億件,2018年預計突破500億,6、7年后每天10億包裹的業內預測。綠色環保、降本增效的國家戰略走向、“一帶一路”綠色供應鏈都讓物流綠色成為行業巨頭早早布局的一項既有市場潛力又有口碑度的戰略。
合作連接著通達系、落地配等眾多物流環節的平臺菜鳥、自營起家逐漸做大開放的京東物流以及奮起直追、物流基礎實力扎實的蘇寧從兩年前開始就不斷花式打起綠色物流戰,不再僅僅局限智慧智能比拼、價格時效比拼、資本實力比拼,對于可見的未來預期和刷好感利器,綠色同樣是稀缺資源,卡位之爭必不可免。
先發的“綠動計劃”
—步步加快的綠色節奏
2017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說:“中國很快會進入到日均10億個包裹的時代。物流行業的從業者,要關注綠色包裝,支持綠色包裝,發展綠色物流。未來的快遞業當中,‘快’只能保證不輸,‘綠’才能贏。”
今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剛宣布拿出1000萬聚焦綠色物流科技研發之后,菜鳥立刻跟進618綠色行動,聯合德邦、天天、百世、圓通、點我達等在杭州廈門投放50萬環?爝f袋。
菜鳥綠色行動負責人牛智敬說,未來實現200城全面寄件環保。
—最早布局綠色的菜鳥
牛智敬說:“希望能夠看到與快遞和環保相關的主管部門積極聽取企業的意見,積極協同整個行業做創新、做突破。”今年以來,政府出臺各項快遞物流相關標準征求意見,都將低碳環保列為重點范疇,而市場各方紛紛表達對此的支持以及積極參與,菜鳥并不例外。
菜鳥的綠動計劃初始于2016年,當時與業內32家企業攜手成立綠色物流產業聯盟,并于第二年中國物流行業第一個全行業的基金-綠動基金,而今年計劃投入1000萬對全行業開放,來聚焦在綠色物流領域的科研創新。
對此,牛智敬說:“綠色物流一定不是簡單換個包裝、增加運營、多花點錢,一定靠技術來解決的。”
—用科技賦能綠色進程
對于綠色,菜鳥更執著于用技術、數據賦予綠色能量。
1、首先,綠色包裹,菜鳥方面稱開發了生物降解的包裝袋,和無膠帶的紙箱,并推動數千萬紙箱在菜鳥驛站循環。“現在全國鋪了1000個驛站,今年鋪到3000個。”
遞送快遞的包裹,菜鳥正在研發并推廣新能源車輛,“城市配送我們實現新能源車100城開跑。”
電子面單雖然在菜鳥之前就存在,但正在推動行業廣泛應用起來,還是借助阿里系菜鳥的強大訂單聚合能力。目前全行業的使用率超過了90%,而這也正是綠色包裝指導意見中的目標要求。
2、第二則是路線優化,利用技術、大數據算法做線路規劃。“我們現在菜鳥的農村已經實現了車輛路線自動規劃。我們做過交叉對比實驗,節省配送車輛30%燃油使用。今年4萬個村,所有送到村的車上將全部安裝上路徑規劃系統。”
3、第三是自動化,目前以通達系為代表,業內的自動化分揀已經建立起來。“把包裝分揀過程中人工不可控因素大大降低,自動化倉庫大大節省內部配送出現的破損問題,我相信技術才是解決綠色問題最根本的辦法。”
并且,對于集包袋、標準化包裝、標準化托盤,牛智敬認為是整個行業的問題,需要聯合主管部門一起來解決。
緊追的“青流計劃”
—一己之力聯動綠色供應鏈
2018年1月25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通過今日頭條個人賬號發文稱,京東物流提前兌現了承諾,目前進出北京的所有京東自營貨車全部換成了電動新能源車。并計劃后期5年內用補貼激勵手段替換合作伙伴車輛全部升級新能源車。
有京東內部聲音透露,2018年的目標指向了河北省內全部京東車輛的升級。
今年5月25日,京東集團宣布全面升級“青流計劃”,從京東物流聚焦綠色發展層面,上升為整個京東集團可持續發展戰略,從關注生態環境擴展到人類可持續發展相關的“環境”、“人文社會”和“經濟”全方位內容。
劉強東稱,京東物流持續在青流計劃上創新,給力!
—青流計劃從物流到集團層層升級
相比,綠動計劃,青流計劃最早是2017年618之前提出,京東物流的供應鏈全流程的綠色環保理念的戰略級項目。
當時重點包含包裝耗材、供應鏈作業流程、低碳環保項目應用,即從商品生產打包、入倉到出庫、運輸、配送等整個鏈條的資源利用率提升。
到2017年11月,在雙十一來臨之前,京東就升級了青流計劃,把環保眼光延伸到物流車身上。
而在前不久升級為集團戰略,而就在宣布升級前兩天,菜鳥牽頭,阿里集團層面宣布了綠色物流2020計劃。兩者之間綠色物流的爭奪在今年進入白熱化。
—京東綠色的三目標十準則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提出升級版青流計劃三大目標分別是共創美好生活空間、共倡包容人文環境、共促經濟科學發展。
而在三大目標指引下,十項準則分別為:低耗制造、減少浪費、使用清潔能源、不雇傭童工、無用工歧視、保障員工福利、腐敗零容忍、偷稅漏稅零容忍、精準扶貧、技術投入。
與最早期目標相比,京東將自身的企業文化,一直對外標榜的員工尊重關懷等標簽都放入其中,不僅在強化外界對京東文化的好感,同時也是在原有與競爭者同質化的綠色競爭中尋到了自身優勢。
—綠色包裝、車輛和倉儲的競爭
1、縱觀其中主要的方面,首先同樣是最早期的可降解包材,京東方面稱,目前京東物流包裝科研檢測中心先后研發了新型兩層物流標簽、生物降解快遞袋等新材料,使用兩層物流標簽每年可減少700噸紙張使用,大規模使用可降解包裝袋每年淘汰近百億個傳統塑料袋,同時已投放十萬青流循環箱。
2、而在中期,雙方都瞄準新能源車輛。王振輝曾介紹,京東物流已經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個城市建成規模化新能源車隊,未來還將通過各種激勵手段將所有合作伙伴為京東服務的數十萬車輛也逐步替換成新能源車。
其中北京在去年完成計劃,今年的指標在河北。
3、目前,兩方的較勁已經延伸到倉儲環節。就在菜鳥宣布建設未來倉庫,用自動化、無人化達成降本增效目標之后,京東對外宣布光伏發電系統正式在上海亞洲1號智慧物流中心投用。
同樣,對于未來,京東也有一個長遠目標,到2030年累計實現減少碳排放10億噸。
綠色物流時代已來
—綠色漲效益消的綠色困境
但現實仍舊殘酷。
中國包裝學會秘書長王軍說壓在物流綠色面前的還有很多座大山。
首先是綠色與價值鏈。一般消費者只關心包裝是不是可持續、綠色、可降解?但包裝除了滿足這個功能之外,還得對客戶、消費者、物流產生價值,這個價值之間不是此消彼漲的關系,而應該是漲不減輕其他方面的價值。
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情況就是“產生社會價值,卻沒有把原來的價值保持的很好”。
這也是為何可降解包材研發很多年,普及率仍舊很低的關鍵,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商家買單也好、消費者買單也罷,無論哪一方都遠未到為了綠色拋棄效益的地步。
—新技術下設備改造成本壓力
其次則是“革命性”問題,事實上很少有傳統從業者喜歡革命升級的方式,革命性創新意味著原有環節、原料、生產工具機器的變革,意味著前期投入。
王軍說,對應用端來說,基本要求就是“適合我自己原來工藝和現有設備水平,不要對我的設備造成大量的投資和更改。”
—高速增長階段掩蓋綠色矛盾
另一個則是大背景下,中國快遞跑的太快了,中國快遞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目前快遞行業所能承受的服務極限,這也注定行業更加關注效率。
“我們需要把貨運輸出去,這是第一位的,而不是關注質量,還沒有到關注質量的程度。”還能高速增長,沒到瓶頸,誰又會思變呢?
—綠色物流倡議期需定好位
中國的綠色物流還在初級階段,在誰也不比誰更優秀的階段,環保更多停留在口號階段。
只有走過高速發展的時期,企業才會遇到進一步上升的瓶頸,然而在物流、快遞業仍保持穩步高速發展的目前,顯然并非正確時間。
但誰也無法否認,除了科技創新,綠色物流與供應鏈必然是未來的競爭力核心,就像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石峰所說:“在大家沒有真的一家企業比一家企業綠的時候,每個人都想做,但是沒有做到,目前在一個倡議的階段,把它提升到核心競爭力,需要快遞行業,很長時間的努力,通過整個社會的進步和觀念的改變來逐漸地解決。”
- 3-31· 廣深高速鋼箱梁制造用上AI
- 1-16· GMV同比大增192%!六大品牌攜手阿里媽媽領跑年貨節生意全面爆發!丨MM好生意
- 1-9· 京蔚高速全線建成通車
- 1-2· 京蔚高速全線建成通車
- 12-17· 阿里媽媽多個產品、合作品牌獲獎
- 12-9· 引爆年末經營!阿里媽媽「增量2024客戶私享會」走進廣州,釋放生意新機!
- 12-3· 2金1銀2銅!阿里媽媽攜手商家再獲長城獎佳績,共享此刻榮耀高光!
- 12-2· 京雄高速河北段自動駕駛測試示范項目進入測試階段
- 11-18· 高速公路 逐綠而行
- 10-11· 阿里媽媽雙11客戶私享會金華站全景攻略來了!搶先解鎖雙11第一波預售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