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打造渝西川東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6月30日,“龍水購”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在大足正式上線運行,入駐大足商貿物流城的100余家五金產品企業實現了線上交易。接下來,“龍交易”電子交易板、“龍信用”電子商務信用體系、“龍教育”電子商務培訓體系、“龍旅游”旅游市場等系列電子商務平臺將陸續上線,成為未來大足通往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一大窗口。
電子商務的加速發展,正是得益于大足區近年來對商貿流通大發展的全力推進。自建區以來,大足通過實施組織機構、土地劃撥、資金扶持、政策支持等一系列加快商貿流通業發展措施,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并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全區商貿流通格局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為其打造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及川渝區域開放合作共贏先行區提供了有力支撐。
1、加快商貿設施建設 大商貿大市場大物流格局初步成型
日前,重慶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百貨分別與重慶茂田控股集團、寶雍房地產有限公司正式簽約,重百商場和重百超市即將入駐茂田大足印象購物中心,太平洋百貨入駐大足商城,以促進大足的消費升級。屆時,大足的老百姓不用到重慶主城也能享受國內一線百貨商場提供的優質品牌和服務!
隨著商貿物流業在促進生產、引導消費、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近年來,大足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高度重視并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加速商貿設施建設。
在核心商圈建設方面,全區正形成以棠香·龍崗商圈為核心,以龍水·雙橋經開區商圈為副核心,服務功能完善、消費購物方便的四大城市商圈。到2017年,大足區核心商圈商業網點面積有望達到50萬平方米。其中,以東城新區圣跡湖為中心,由南環二路、大郵路、龍銅公路、渝蓉高速合圍區域,面積約3平方公里的“大足夢立方”大型城市綜合體建設正穩步推進。該綜合體聚集足商集團、新明集團、綠地集團、金科集團、財信集團、黔源地產、龍騰地產等多家公司,開發了海棠灣、中央公園、藍湖星宇、龍騰御錦、觀棠曉月等大型人群聚居工程。
在民生商貿方面,今年大足區正在加快建設1個社區綜合超市(東城社區超市)、1個社區便民商圈、1.2萬噸區級糧食儲備倉庫、郵亭鎮農貿市場、10個社區糧油直銷店和20個環保節能產品銷售示范店;扎實推進有商業示范社區、有示范社區超市、有標準化菜市場的“三有”目標和“超市進社區、服務進社區”的“雙進”工程;加快實現“居民出家門5分鐘有便民店、10分鐘有超市、15分鐘有購物中心”的目標。
此外,大足區特色商業設施布局也基本完成:商業步行街、美食街、家電通訊一條街、汽摩配件一條街、濱河夜市一條街、海棠香國古城等現有特色商業街面積達到27.5萬平方米;新建的海棠人家步行街、龍騰御景、西城商業街等新興特色步行街近1500米,面積約20萬平方米,還布局有大足印象、國鑫商貿、經開區千葉廣場等城市綜合體。
“2014年,大足區新增商業設施和專業市場110萬平方米,限上商貿企業由建區之初的95家增加到227家;全區商業網點已累計達15000多個,面積170萬平方米。”大足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區域中心城市商業設施規模已基本完成,大足大商貿大市場大物流格局已初步成型,未來兩年全區商業物流設施總面積將達到400萬平方米。
2、健全城鄉商貿網絡 區域市場物流中心加速形成
除商貿設施建設已具規模外,近年來,大足的市場物流建設也經歷了跨越式發展——全區共建成各類市場60余個,面積200多萬平方米,市場流通環境進一步提升,市場物流聚集輻射功能進一步加強,正加速形成區域市場物流中心。
在具體的市場物流建設中,一方面,大足全力推進區級重點市場物流項目建設,普洛斯物流基地、德恒渝西商貿物流城、渝西汽博中心、龍水五金商貿城、渝西二手車交易市場等相繼開建。2014年,全區新建專業市場35萬平方米,新建現代物流及倉儲設施5萬平方米;2015年,全區開工建設專業市場及現代物流設施43.5萬平方米,力爭完成建設21萬平方米。
在建設這些重點物流項目時,大足還通過加快物流公共取送點建設,完善末端配送網點;推進冷鏈物流集散基地建設,引導市場物流產業集聚集約發展;鼓勵和支持物流企業走品牌化、集約化發展道路,引導企業整合資源,建立物流發展聯盟等,全面提升相關市場的集聚輻射能力,2014年全區物流吞吐量達到1190萬噸。
另一方面,城鄉網絡的健全完善也成為大足區物流建設的一大重點。截至目前,大足已構建起農村日用品銷售、農資供應、商務信息服務、農產品收購、再生資源回收、農民生活服務六大網絡體系,并全面完成23個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升級改造,25個街鎮實施了商貿“五個一”工程。同時,鞏固提升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網點55個(社區超市5個、便民店50個),并在龍水、萬古、郵亭、雙路、寶頂5個中心鎮建成了商貿綜合服務中心(微商圈),在鐵山、萬古、珠溪等農產品集約化程度較高的鎮建成了產地銷售市場。
隨著城鄉網絡健全,全區農產品流通模式也加快轉變。全區大力推行農超對接、農餐對接、農網對接、農校對接等產銷對接模式,搭建起了大足中學、城南中學、永輝超市、重客隆超市、唯一超市、綠優鮮超市、郵橋米業集團公司、雙福油脂公司、大足餐飲協會與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民合作社的產銷合作關系。此外,大足區還積極支持流通企業整合上游生產和下游營銷資源,幫助龍頭企業結合品牌建設推進產品標準化,扶持農產品倉儲、轉運設施和運輸工具標準化改造,促進農產品冷鏈與供應鏈、物聯網、互聯網的協同發展。
3、創新商貿發展模式 電子商務發展開局良好
隨著電子商務成為新的消費趨勢,大足區大力推進全區電子商務發展,鼓勵市場所有經營戶開展電子商務,進行線上線下交易,確保實體市場與網絡市場的協同發展。
在具體做法上,主要通過堅持線上與線下并舉,著力從招大引強、借船出海、集中孵化、發展農村電商、培訓助力、抱團發展等方面著手,加快推動互聯網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招大引強方面,大足成功與中國惠普公司、中國汽研院等攜手打造汽車大數據云公共平臺。同時,與香港摩利臣行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投資建設“龍水購”電子商務平臺合作協議書》,將聯合打造集“龍水購”電子商務平臺、“龍交易”電子交易板、“龍信用”電子商務信用體系、“龍教育”電子商務培訓體系、“龍旅游”旅游市場體系于一體的具有地方特色、定位清晰、產業明確、空間合理的電子商務平臺。
在借船出海方面,大足一方面爭取到中國建行總行“善融商務”平臺在全國5個重點推進地區(專業市場)之一,啟動建行“龍水五金·善融助行”活動,截至6月已有66家企業(個體工商戶)入駐建行“善融商務”,交易額達4860萬元;另一方面,引導德恒公司與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依托“義烏購”平臺打造“龍水五金購”平臺,目前已正式上線運行。
在集中孵化方面,大足積極打造龍水德恒、西南城、經開區、萬古工業園區等電商創業孵化園,爭創“市級創業孵化園”,以抱團發展的形式,壯大全區電商產業發展。同時,根據大足區五金、農產品、旅游的產業優勢,采用PPP模式,規劃建設電商產業園,支持鼓勵100家以上電商企業入駐。
在發展農村電商方面,大足加速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推廣應用,篩選出桂香村、油坊村等10個全區首批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利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便民店提供網上代銷代購、網購店取等服務,利用新農村商網整合各類涉農信息服務資源,構建覆蓋生產、流通、消費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促進農產品流通信息共享。同時,引導和支持流通企業、涉農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組織開拓網上市場。
在培訓助力方面,大足一方面與市網商協會等機構聯合開展全區電子商務培訓,組織企業參加中國第九屆網上零售年會,商貿、工業、農業領域100余戶企業受益;另一方面,5月底,國內首批、西南地區首家電子商務從業人員培訓考試鑒定中心正式落戶大足,旨在為西南地區電子商務生態鏈上提供人才的培訓、考試、認證等相關服務,預計在3年內培養8萬名左右專業從事電子商務的不同類型人才。
在抱團發展方面,大足區互聯網電子商務協會、商會分別于5月11日、5月15日獲批成立,并制定通過了有關章程、組建了組織機構、明確了工作重點。目前已有區內外68家企業(個人)加入電子商務協會、商會,共謀行業發展良策和促進行業管理自律,促進大足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發展。
“目前,全區工商登記備案的電商市場主體1000余戶,開設網站或網店近2000個,網絡零售產業規模8億元,占社零總額的9%。”大足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上半年實現社零總額50.3億元
大足成商貿投資熱土
2015年上半年,在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下,大足區商貿經濟實現了穩中求進,保持了正常增長。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大足區實現社零總額50.3億元,同比增長13%,高出全市1.2個百分點;實現商品銷售總額138.6億元,同比增長15.3%;住宿餐飲業營業額13.5億元,同比增長18.9%;龍水五金市場群交易額 151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50.3%。
從區域經濟地位上看,隨著建區以來區位優勢日益凸顯、商貿設施日益完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大足區商貿流通產業的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進一步顯現,備受投資者關注和青睞,已成為商貿投資熱土。
截至目前,世界500強企業普洛斯、澤京集團、新明集團、重慶華洋、香港榮鼎、財信集團、茂田實業集團、重慶正祥汽車等知名企業云集大足;綠地、金科、黔源、龍騰地產等大企業紛紛搶占大足區商貿發展陣地;蘇寧電器、國美電器、優丹百貨、UME影院、肯德基、永輝超市、童蔭百貨等品牌企業強勢入駐大足;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太平洋百貨、重百超市、浙江義烏購、香港摩利臣行、廣東陽江五金以及永康五金部分商貿企業等相繼與大足簽約;現代倉儲物流基地、渝西川東汽車展示展銷中心、渝西二手車市場等新興產業項目在大足開工建設……大足儼然已成為渝西川東地區投資興業的首選之地。
- 4-28· 精心打造銀發專列,繪就溫馨老年旅行畫卷
- 1-13· 天津打造8個市級“夜津城”地標性集聚區
- 1-2· 杭州打造臨空產業創新發展新高地
- 12-2· 武漢:打造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
- 10-24· 打造軟件產業集聚區 天津軟件園正式開園
- 9-16· 河南打造國企招才引智生態圈
- 9-16· 打造數據流通“高速路” 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電力算力協同行動計劃》發布
- 8-8· 如何打造“千億級商圈”——上海靜安區南京西路商圈發展調查
- 8-5· 打造“城市大腦” 暢通“毛細血管”
- 7-15· 南京: 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