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快遞市場爭奪戰:從國內向國際“最遠N公里”延伸
繼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韻達股份、順豐控股、中通快遞和百世集團上市之后,德邦物流也登陸了資本市場,民營快遞企業的上市浪潮仍在繼續;快遞企業相繼加速布局國際市場;快遞巨頭跨界競爭,更多的兼并重組出現,零擔市場或開啟一個新時代;中國快遞企業對無人機在內的智慧物流系統熱情不減。那么2018,中國快遞該怎么走?
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完成401億件,同比增長28%;業務收入完成4950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4.5%。十八大以來,中國快遞業務量從57億件增長到401億件,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包裹快遞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
隨著快遞業務量的快速增長,2017年這一年快遞行業也發生了許多事情,除了融洽的合作外,也有矛盾的激化。但無論如何,快遞行業前進的腳步并沒有停下來。除了延續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外,快遞企業還忙著跨界融合,尋找資源互補的合作伙伴,當然,快遞企業對智慧物流體系建設的步伐也不曾停歇。眾所周知,快遞行業的發展近幾年推出的政策息息相關,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很多規范和推動快遞行業發展的政策,這些政策中透露出來的內容與信息也將成為快遞行業2018年平穩發展的主基調。
轉型升級拓展金融與商業業務
先來看看快遞行業的領跑者——順豐,去年營業總收入710.94億元,同比增長23.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71億元,同比增長14.14%。公司實現營業利潤64.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4.63%。順豐向供應鏈其他環節延伸的跡象最為明顯。順豐官方網頁上對其業務的介紹是“基于物流,融通金融,流通商業”。順豐提供的服務除了快遞倉儲等物流主業務外,還提供很多增值服務,比如包裝服務、逆向物流、報關服務等;在金融方面,順豐打造了獨立的品牌順手付;商業方面,打造了順豐優選的品牌,其不僅擁有線上網購平臺,還打造了線下實體零售門店。
此外,快遞企業也越來越注重與其他行業企業的協同發展。這里所說的合作不僅僅局限在物流業務上,其合作還伸向了供應鏈其他環節。去年2月,申通快遞與縣域農業電商服務商安廚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市場開拓、安全農產品進城、完善城鄉配送網絡和優化縣域物流快遞體系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快遞巨頭圓通速遞也不甘落后,除了拓展增值服務外,還新增與快遞緊密相關的電子商務業務。
去年4月,圓通速遞對外公布了其旗下的電子商務平臺“媽媽商城”正式上線。去年8月份,圓通速遞在上海開了一家生鮮便利店——媽媽菁選;就連中國郵政也將業務延伸至電子商務領域,打造了自己的電商平臺郵樂網,并且還強勢打造自己的網購節日來助推其電商業務發展。
由此可見,當下快遞企業已經不再是單純向更深的物流領域拓展,也必須與時俱進,向供應鏈的其他環節不斷拓展,不僅要為客戶除了提供物流服務,還要提供金融、銷售通道等一系列服務。綜合物流商的概念已經成為過去,在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物流企業正在加速轉型升級,成為新型的供應鏈服務企業。
競爭加劇戰場延伸向國際市場
去年5月,順豐與UPS成立香港合資公司,首條完整的跨境供應鏈誕生。順豐在中國的網絡可以保證跨境產品在中國的末端運輸,出口方面,UPS在國外的網絡也可以與順豐的海外網點形成協同,雙方都有自建的航空公司,“強強聯合”將形成具有巨大優勢的跨境供應鏈;無獨有偶,圓通于同月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先達國際,先達國際擁有近30年的積淀已經具備了圓通未來走向國際化的人才資源和文化資源,其作為圓通借道香港,布局全球的跳板,吸引圓通的相信正是其國際業務;去年12月,中通與匈牙利國家郵政簽署相關法律文件,合資成立中歐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其致力于開辟中匈跨境電商快件專線,為海內外廣大客戶提供更為便捷的快遞物流服務,加快歐洲跨境物流建設。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和跨境電商的巨大市場潛力下,中國快遞物流企業正加速布局國際市場?梢灶A見,2018年,中國快遞市場的爭奪戰將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的“最遠N公里”延伸。
綠色發展可持續生產與消費
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雙十一”當天,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8.5億件,同比增長29.4%;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3.31億件,同比增長31.5%。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雙十一”驚人的包裹量,也為社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最為嚴重的就是垃圾污染問題,快遞企業需要可持續的綠色經營方式來發展。
尤其,近年來綠色物流已成為國家積極倡導的發展方向,隨著十九大的召開,綠色物流的發展趨勢更加明確。去年11月,中國十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要實現的三大目標,即: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取得明顯效果,科技創新和應用水平大幅提升,治理體系日益完善。
電商與快遞企業也在積極參與可持續生產與消費的推動,引領綠色消費新浪潮。比如菜鳥在去年“雙十一”期間,聯合物流伙伴和商家推出20個“綠倉”;蘇寧在北京、成都、南京、杭州、濟南等13個城市投放共享快遞盒;并且到2018年,蘇寧物流計劃在全國范圍內投放20萬個共享快遞盒;順豐也推出了免膠紙箱、二次利用文件封、EPP循環保溫箱等環保包裝。由此可見,2018年,快遞行業的綠色發展勢在必行。
輕裝上陣多種手段實現降本增效
去年8月,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從其內容可以看出,政府未來將改善物流企業的發展環境,通過簡政放權、減稅降費,從根本上保證物流業“輕裝上陣”,多管齊下降成本,為企業的發展增添動力。
當然作為市場主體,企業自身的降本增效才是最關鍵的。企業降本增效就是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增加企業經濟效益,這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生存發展能力。
因此,中國快遞企業無一例外地都在努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比如快遞企業謀求的多式聯運,如今已經初現成效的就是快遞企業在干線運輸方面與鐵路進行合作。另外,更多的快遞企業還積極投身航空物流。順豐、圓通等快遞巨頭不斷增加自建機隊的力度。
以新技術手段降本增效、提升綜合實力將是2018年快遞企業的發展方向。眾多快遞企業為了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從而提升分揀、配送等流程的效率。例如快遞企業上線的自動化分揀流水線,正是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梢灶A見,2018年,快遞行業朝著集約化、平臺化方向發展的趨勢也是降本增效的表現。
- 6-9· 國際航協公布4月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相關數據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29· 國際班列雙向互通,為經濟快速恢復注入“鐵力量”
- 12-5· 荊門國際內陸港鐵路專用線開通
- 11-24· 緊盯市場變化 裝車連破紀錄
- 8-18· 加強市場分析 精準供給運能
- 8-11· 贛州國際陸港2022年中歐班列冷鏈專列首發
- 6-9· 全國快遞行業堅持創新開發 讓快遞速度更快
- 6-9· 快遞暢才能網購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