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俞學文:建議盡早出臺快遞電動車強制性國標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俞學文
快遞電動三輪車缺乏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環境總體偏嚴、從業者安全守法意識欠缺等問題,當著力解決。
近年來,我國電商和物流行業發展迅猛:我國快遞業務量連續四年保持世界第一,已進入日均億件時代。各有關部門支持快遞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陸續得以落實,政策環境持續改善。
但與此同時,快遞末端投遞問題也日益凸顯。《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顯示,當前物流從業人員已超過200萬,相較于10年前已增長近13倍。由于客貨不能混裝,及貨車在一些城市不能進城等,電動三輪車憑借機動靈活、價格低廉、低碳環保等優點,成為百萬快遞員“最后一公里”投遞服務的首選交通工具。
在此過程中,部分關于快遞電動三輪車使用不規范、管理不到位問題,也漸次浮現。
一是缺乏強制性國家標準。2014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是國內首部電動三輪車行業標準。但這只是推薦性標準,并不具備強制性。2017年4月,國家郵政局發布了《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擬作為國家強制性標準,但因為種種原因,各方意見始終未取得一致,導致標準制定目前處于停滯狀態。
二是管理環境總體偏嚴。有的城市對快遞電動三輪車“一刀切”,動輒采取扣車、罰款甚至拘留快遞員的措施;有的城市“不作為”,雖允許符合快遞專用標準的電動三輪車上路,但在沒有國標的“空窗期”選擇了擱置。
但也有一些城市,如北京市等,從便利民生、優化城市管理角度出發,明確監管分工和責任主體,統一車輛標準標識,化堵為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從業者安全守法意識有待提高。有些快遞電動三輪車“超載、超長、超高”,闖紅燈、逆行、路邊隨意停車等亂象也層出。
如何從人、車兩個方面做好規范,在保障快遞業業務正常運行的同時,減少安全隱患和交通秩序混亂現象,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建議:
首先,加快出臺強制性標準。建議國家郵政局、國家標準委等部門,盡快完成《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技術要求》(強制性標準)的制定,從車輛尺寸限值、裝載質量、最高車速、啟動車速、制動距離、語音提示、衛星定位等方面,對快遞電動三輪車的技術要求和安全要求予以規范,以確保快遞電動車的生產質量和使用安全。
再者,完善管理機制。《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已明確要求各地規范快遞車輛管理,逐步統一標識,對快遞專用車輛城市通行和臨時停靠作業提供便利。參考北京市的相關做法,建議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牽頭承擔監管責任,制定全國統一的電動快遞三輪車管理辦法,對其實施備案管理,由快遞企業申請,對駕駛人員信息、車輛信息進行備案登記后,為符合標準車輛配發車牌號碼,并規定車輛年檢和保險等具體要求。在此基礎上,由公安、交通部門保障備案車輛的合法路權和通行便利。
還有,做好安全管理和教育。由寄遞企業承擔交通安全的主體責任,建立起企業內部安全考評辦法,完善電動三輪車及駕駛員管理檔案和保險制度。一方面,強化對駕駛員的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另一方面,定期檢查車輛安全,未達到技術要求的車輛不得上路行駛。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22· 中國標準地鐵時速120公里B型車株洲下線
- 6-13· 浙江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 讓市場主體早受益、真解渴
- 6-9· 全國快遞行業堅持創新開發 讓快遞速度更快
- 6-9· 快遞暢才能網購旺
- 6-2· 遼寧省出臺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項目管理辦法
- 5-27· 快遞企業備戰“618”:末端人力存壓 最差時點已過或迎復蘇
- 5-26· 多地出臺優化政策 激發土地市場活力
- 5-26· 廣西出臺22項措施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