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貴陽中心落地
12月20日,“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貴陽研發中心(下稱研發中心)正式在貴陽貨車幫智慧物流示范園揭牌,美國西北大學終身正教授聶宇加盟研發中心。
“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由國家發改委批準成立,是全國13個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中交通領域的唯一實驗室。滿幫集團將為其提供智慧物流服務匹配關鍵技術研究理論及基礎支撐。未來,實驗室將成為滿幫集團精準把握市場需求、以大數據驅動創新的核心引擎。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院長劉曉波作為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智慧物流方向牽頭人,發表了”‘互聯網+’物流業的資源配置策略與應用技術”主題演講。劉曉波認為,目前共享單車在成都市的訂單量為400萬單,名列全國第一。這些數據能夠對人的需求行為進行非常細致的規劃,能夠對運力做非常準確的監控,能夠進行全生命周期、全閉環的供應鏈設計,這就是技術問題。
到2020年成都市的地鐵里程將和今天的北京市一樣600多公里,到那個時候共享單車再怎么配置,那就是資源配置策略問題。未來我們國家的貨運市場干線到底誰將承擔主體運輸?中國公路貨運量是鐵路的10倍,而貨物周轉量僅為鐵路的3倍,說明鐵路在中國目前僅承擔超長途運輸。鐵路的運能亟待開發。而滿幫集團目前正在公路貨運風口之上,如何對全產業鏈進行預測,預判交易行為?如何突破多式聯運系統?如何真正實現智慧化?我們實驗室是西南三省唯一具有掛牌資格的大數據系列國家工程實驗室,我們希望能夠以開放的平臺和大家合作,共同推進智慧物流發展。
美國西北大學終身正教授、交通規劃與管理學科全球TOP10學者聶宇同樣表示,整體上聚焦在線上整車物流的技術突破方向。聶宇稱,中美公路物流的產值均在7000億左右,發展潛力巨大。過去十年,電子商務已經讓物流成為物與人互動的主角并向服務業發展,這將徹底改變擁車結構,從而強化公路貨運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
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中國物流,其根源是缺乏對高度分散的供給側進行整合和管理的全局戰略。物流平臺為改變這種低效狀態帶來了契機。線上平臺海量數據帶來的全網可見性、以及基于此的智能匹配、調度、定價策略給供給側革命帶來了源動力。我認為未來線上貨運平臺的戰略可以分為三步:一是通過對歷史數據的挖掘實現對運量運價的中短期預測;二是通過為車主量身定制運貨線路及報價策略逐步整合供給側資源,打造靈活多樣的平臺可控車隊。三是開發一站式第三方整車物流產品。而技術層面要解決預測、匹配、定價、調度四大核心技術問題。誰率先解決了這些問題,誰就將成為MaaS時代物流領軍企業。
滴滴首席科學家、美國密歇根大學終身教授劉向宏則分享了滴滴智慧交通優化經驗。“我理解的智能交通指的是我們運用傳感器、控制技術能夠實時的把一些控制系統優化起來。智慧交通指我們不僅實時要把這些數據控制起來,而且要運用起來,從數據推出背后的規律,用這些規律來指導我們去建設智能交通系統。“劉向宏說。
舉個例子,智慧信號燈平臺。國內大部分信號燈是固定配置的信號燈,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我們把它叫感應配時或者自適應配時。信號燈管控不好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缺數據。我們希望有既連續又可靠的又很容易安裝和很容易應用的數據。我們做的這件事情,實際上是把原來一個開環的控制系統變成了一個閉環的控制系統。閉環系統可以從感知到評價到優化到實施,把整個鏈條打通。今年,滴滴也開始積極跟貴陽市合作,幫助公交集團優化車輛的線網布置和調度,打造智慧公交系統。我們想打造合作共贏的生態,只有合作才能更好地給用戶提供服務,才能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這次論壇暨揭牌儀式是貨車幫和運滿滿合并后的第一次公開活動。王剛首次以滿幫集團董事長兼CEO身份出席并致辭。王剛在致辭中闡述了滿幫集團的戰略:“未來幾年,滿幫集團將著力1.0、2.0和3.0戰略。1.0戰略就是繼續夯實信息平臺,使得平臺輻射范圍更廣泛。2.0戰略即明年會全力攻堅交易平臺,并繼續拓展增值服務領域。3.0戰略是實現從平臺型公司到智慧型公司的轉變。”
- 6-30· 交通運輸部:力爭到2030年建成現代化內河水運聯通體系
- 6-30·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5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6-30· 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 6-30·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武漢生產服務型等30個國家物流樞紐納入建設名單
- 6-27· 交通運輸部召開12328熱線貨車司機接訴即辦工作推進會
- 6-16· 交通運輸信用監管典型案例(第一批)
- 6-9·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新一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 6-9·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若干措施》
- 6-9· 交通運輸部:統一港口標準有利于打造全球港口協同發展網絡
- 6-3· 國家數據局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