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才送達 誰偷吃了我的粥?
外賣送粥比自己煮粥還慢?臨時出門拒收快遞?出國旅游不知道吃啥?在日前舉行的2017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創想•位置分論壇”名為“位置+生態價值共建”的高端對話環節,幾位大佬分享了與位置服務相關的生活故事以及對未來的美好展望。G7總裁馬喆人、四維圖新副總裁梁永杰、新達達CTO楊駿、新美大餐飲平臺地圖業務部總經理習明、騰訊地圖平臺總經理鐘學丹參與了對話,騰訊移動互聯網副總經理徐櫻丹主持了高端對話。
“位置+生態價值共建”高端對話
一碗粥快遞送了2個多小時
“用外賣APP點了一份粥后,忙點其他事情,過了2個小時粥還沒到,問下送餐員,找不到具體位置,只能在小區里繞。等送到時候,粥已經撒出來了,心想是不是快遞員繞餓了,吃了一點?”四維圖新副總裁梁永杰用親身經歷證明了位置服務的重要性,特別是對精細化服務的需求。四維圖新為全球客戶提供地理信息產品和服務,是騰訊位置服務的重要合作伙伴。
這只是一個小案例,在討論環節,大家也共識到,在O2O、電商、物流等行業,位置服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特別是對物流最后一公里、精細小區、高精定位等精細化服務。
騰訊位置服務的另一個合作伙伴G7,是連接貨車、貨主、運力主和司機的智慧物聯網公司,在總裁馬喆人看來,位置信息成為社會生活中一項不可或缺的關鍵基礎信息,而且不同的行業與領域對位置服務的需求也各有不同,例如干線物流車隊的司機們對路況普遍非常熟悉,因此并不需要導航服務,但他們又特別希望實時了解干線道路的路況,一旦發生什么事情,能立刻得到通知。
作為同城快送信息服務平臺和生鮮商超O2O平臺,新達達占領市場的兩大關鍵要素是快和準。新達達CTO楊駿表示,要做到這兩點,需要位置服務的大力支持:“用戶原來說一上午都在家,但突然有急事要出門,希望快遞員在10點到10點半之間來,這就需要重新規劃路徑時不僅要快更要準,對位置服務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智能位置服務 讓資源按需分配
“騰訊位置服務的優勢在于海量的數據,可以獲得更精準的位置信息,同時基于強大的大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幫助合作伙伴進行路徑規劃,提供更詳細的位置數據。”騰訊地圖平臺總經理鐘學丹表示,“目前騰訊位置服務日均定位調用量已經突破550億次。”
新美大餐飲平臺地圖業務部總經理習明談到,希望未來的位置服務不再被動地響應用戶的需求,而是更主動、更智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例如一個中國的用戶身在國外時,如果吃西餐吃膩了,甚至不需要用戶有主動行為,我們就可以給他列出當地最好的中餐館推薦的位置。”
在環節的最后,基于位置服務,梁永杰也暢想了一個美妙的生活場景:“如果今天晚上我想吃羊肉串,只要輸入語音,商家就能通過位置平臺進行定位,根據我的習慣,判斷出我的飯量和口味,從而提供一站式的全流程服務,這樣的生活方式一定很受用戶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