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京東、滴滴、郵政、G7、新美大背后的力量
中國郵政、京東、滴滴出行、新美大、摩拜背后的英雄,關于位置服務,你知道多少?
連續三年,全球增速第一,作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黑馬,中國郵政快遞行業再刷記錄。
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中國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發展潛力最大、創新活力最活躍的郵政市場,市場規模已接近全球份額的五分之一。五年來,全行業業務收入、業務總量分別增長2.7倍和3.6倍,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增長5.5倍和3.8倍;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53%,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一。
在行業迅猛發展,尤其是民營快遞陸續登陸資本市場的背景下,行業內外的眼球更多的聚集在順豐、三通一達身上。以前的國企大哥——郵政反而被忽視了。然而無論是"鄉鄉設所、村村通郵",還是緊跟行業突破創新,郵政其實未落一步。
中國郵政不僅有著中國境內最廣的網絡覆蓋,完整的倉干配設施設備,近年來時效也日漸改善。2016年雙11簽售第一單,用時僅13分鐘,由EMS完成。
一、2017的國企大哥
在雙11來臨前夕,我們簡要盤點下2017年郵政做了哪些事:
1月,EMS宣布在全國推出"次日遞"時限承諾服務。在約定時間內上門收寄的承諾范圍郵件,對于因EMS原因造成延誤的,用戶可以要求退還郵費。
4月,全國郵政網路運行工作會議召開,對2017年工作作出部署——加快建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陸運網,助力做大做強"寄遞翼"。
6月,速遞易資產重組,中郵牽頭擬引復興、菜鳥參股。7月,速遞易小黃筒快遞寄件業務正式上線,可提供24小時快遞自助寄件服務。
速遞易小黃筒
7月,郵政EMS首度曝光即將上線的"中郵快運"產品,并表示進軍快運領域。
8月,中國郵政被曝再搞便利店:同時提供24小時郵儲ATM、郵政快遞、電商、便利店四大業務。
速度越來越快,規模越來越大,前臺布局越來越廣,業務規模進入世界郵政前三強的中國郵政,后臺支撐有什么創新?
二、后臺支撐,幕后英雄在技術
1.電商大促,快遞壓力在哪?
每年的電商大促,對快遞企業來說,都是一場大考。隨著設備升級、技術創新,爆倉壓力大幅降低,中轉環節也愈發順暢。壓力在哪?在末端。雖然電商企業、快遞企業也都在宣傳無人機、無人車等創新之舉,然而說實話,末端派送關鍵在于人。
從上文的盤點,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郵政相當部分的舉措都在最后一公里:做便利店(代收)、入股速遞易(自主收寄)、上線即時遞寄遞平臺等等。
2.位置服務,物流業的新助力
去年雙11,有一張圖熱傳:在大數據的支持下電商平臺能夠監控到每一個下單的大樓,紅色代表這棟大樓有人下訂單。這背后其實就是位置服務(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稱定位服務。
參考圖:11月8日21:15:14騰訊地圖開放平臺當日定位數
所謂位置服務是無線運營公司為用戶提供的一種與位置有關的服務。關于位置服務的定義有很多。1994年,美國學者Schilit首先提出了位置服務的三大目標:你在哪里(空間信息)、你和誰在一起(社會信息)、附近有什么資源(信息查詢)。這也成為了LBS最基礎的內容。2004年,Reichenbacher將用戶使用LBS的服務歸納為五類:定位、導航、查詢、識別、事件檢查。
從定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其與物流快遞業的密切關系,以及巨大潛力。據物流指聞了解,為了提質增效,尤其是"人效",中國郵政已然悄悄與騰訊合作。騰訊位置服務為郵政定制了一系列解決方案。
- 7-22· 京東快遞國際宣布將為馬拉松大眾組中國參賽者提供專項快遞運輸保障
- 7-11· 京東物流網格倉在常熟落地,助力當地服裝市場降本增效
- 4-28· 京東超市面對訂單持續高漲 成立應急小組
- 4-6· 京東飯粒宣布京豆返利功能下線
- 3-31· 京東回應被曝大裁員:只是業務板塊的正常優化
- 3-24· 京東新首頁內測,取消焦點圖
- 3-3· 消息稱京東已收購德邦快遞
- 10-20· 京東物流 CEO 余睿:已在全國運營約 1200 個倉庫,擁有近 20 萬名配送人員
- 10-18· 京東快遞推出適老寄件服務:精簡下單查件流程,優化文字視覺
- 10-18· 京東電梯預約專利獲授權,可解決用梯等待時間較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