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交通發展喜人:“黨代表通道”上話交通
10月18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此次大會首次開設了“黨代表通道”,邀請一線黨代表與國內外媒體記者面對面交流。在18日早上的第一次現場采訪活動中,有多名代表談到了五年來交通運輸發展的重大成就和喜人變化。
五年來,交通科技創新持續發展。“復興號”高速列車、C919大型客機、振華港機、海工機械特種船舶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交通裝備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部分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李萬君代表來自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30年來始終從事軌道客車的焊接工作,多次在國家級技能大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先后參與包括高鐵在內的我國幾十種軌道客車的首件試制工作。近年來,他見證了中國高鐵從“追趕者”變成世界的“領跑者”。
“9月21日,中車生產的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在京滬線上以每小時350公里的速度正式運營。10月16日,我們公司生產的美國波士頓橙線地鐵車輛正式下線。”李萬君自豪地介紹,如今中車生產的客車不僅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而且出口到世界上103個國家和地區。“我希望未來越來越多的國家能夠享受到中國制造帶來的幸福。”李萬君表示,作為“國家工匠”,就是要把工作干成藝術,讓中國高鐵這張名片在世界上更加亮麗。
來自航空工業西安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薛瑩代表,是一名有著25年工齡的一線裝鉗工。她的工作是用手工完成機器無法裝配的飛機組件,確保每一顆鉚釘的質量。“一顆鉚釘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飛機的安全,每一次看似平常的工藝,都要經過上千次的訓練。”薛瑩說。五年來,她和伙伴們實現了中國人60多年的一個夢想,讓中國的大飛機飛上了祖國的藍天。
“像C919大型客機、運-20大型運輸機,我們都有參與。”薛瑩介紹,團隊經過不懈努力,克服了各種難關,提升了國產大飛機的整體制造能力。她表示,在制造業發展到智能化的今天,工匠精神并不過時,核心本質是自發專心致志地做事。“我也有一個夢想,用中國工匠的雙手做好更多的優質產品,讓世界享受‘中國制造’。”薛瑩說。
五年來,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增強。
在邊疆地區,一條條公路的通車、一座座機場的落成,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
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的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代表說,當年庫爾班大叔騎著毛驢到北京接受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如今自己則是坐著飛機來北京參加黨的十九大。吾布力喀斯木·買吐送的家鄉發生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巨變,鄉親們過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次仁巴珍代表是一名婦產科醫生,來自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阿里地區平均海拔高達4500米以上,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的50%。“以前條件比較差,交通也不方便。”次仁巴珍分析五年來西藏孕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都進一步下降的原因時說,“現在有些病人因條件不允許不能到醫院看病,我們義不容辭,開車上門去出診。”
- 4-14· 從發展聯通到需求互通再到資源融通 雙向奔赴實現雙贏
- 4-14· 為農業發展鋪就“鋼鐵糧道”
- 3-31· 交通運輸部推動公路“一張網”出行服務數字化建設
- 3-24· 交通惠民新范式傳遞軌道上的民生溫度
- 3-10· 福建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項目最高可獲75%中央獎補
- 3-10·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2-24· 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兩新”
- 1-20· 鐵路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
- 1-20· 鐵路發展新藍圖:鑄就強國動脈,引領未來出行
- 1-20· 鐵路發展是推動經濟社會騰飛的強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