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每年包裝廢棄物達百萬噸級 減少污染關鍵在行動
如果說“外賣干掉了方便面”這樣的說法有些為時尚早,那么外賣行業正在深刻影響著我們日常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的確所言不虛。想想看,在雨雪之日、酷暑之時,抑或僅僅是“不想動彈”的時候,一到飯點我們是不是已經習慣性地想到叫外賣?用戶規模已達6億,2016年在線外賣用戶每周消費3次以上的占比高達63.3%,遠超一二線城市白領在家做飯的頻率——這是來自“餓了么”的數據。日訂單量達1200萬份——這是來自美團外賣的數據。根據相關機構的研究,2017年中國外賣市場整體交易額將達到2045.6億元,增速為23.1%。
井噴式發展的外賣行業不僅是近兩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更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但在這樣“正外部性”的同時,一種“負外部性”也隨之而來,這就是“外賣污染”:目前的外賣包裝和外賣餐具,基本是一次性的,且大多不可降解。
其實不獨外賣行業,整個快遞行業都面臨著污染問題。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眼下每年由快遞包裹產生的包裝廢棄物已達百萬噸級,但回收率卻不足10%。外賣以及快遞行業,正在面臨越來越尖銳的污染指責。
枯燥的數據有時具有巨大的沖擊力量,每當類似數據發布,往往都能帶來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是,感受到沖擊之后呢?快速的生活節奏、碎片化的信息交互,常常使得一個當時看起來極為嚴重的問題,維持不了兩三天的熱度,興奮勁兒一過,便一切照舊。無須諱言,外賣抑或快遞污染就面臨這樣的問題,而這也正是相關治理正在遭遇的最嚴峻挑戰——人們往往熱衷于坐而論道,卻鮮見立刻行動起來。
所以,當看到美團外賣宣布啟動“青山計劃”,以推進外賣行業環保問題的解決時,心里還是頗有幾分贊許的。撇開企業的宣傳不談,僅在外賣App上增加“不需要一次性餐具”的選項,鼓勵用戶“自備餐具”一點,就有可能減少外賣包裝的污染。雖然就細節來說,該計劃尚存可繼續探討之處,卻也讓人看到了相關企業對外賣行業污染問題的正面回應。所謂不怕慢就怕站。一個行動計劃看上去有些稚嫩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問題,關鍵是要真正行動起來,從點點滴滴的基礎性工作做起,一步一步扎實推進。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傳統智慧為解決現實問題,為經濟如何持續發展提出了解決思路。但思路要取得現實成果,尚需諸多努力。很顯然,僅靠一個“青山計劃”,僅靠個別企業的努力遠遠不夠。外賣和快遞污染看似由單個行業導致,其實卻是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相關業態深化拓展的合力而為。因此,外賣和快遞行業的環保問題若要得到實質性治理成效,除了政策層面的頂層設計,還需要“社會共治”予以積極回應。這其中,相關企業的率先垂范,以及同行企業的攜手合作尤為重要。如果全行業能夠在治理措施和一致行動方面達成高度共識,外賣行業的環保問題顯然能夠在較短時期內得到大幅改觀。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
- 7-8· 快遞業新發展模式,開拓行業增長新空間
- 5-16· 包裝減量膠帶瘦身循環利用 湖北快遞業吹拂綠色低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