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拿下無人機多地合法權!還為快遞小哥謀出路,然后呢?
“未來我們給我們員工體驗上的轉型和升級,可以從事無人機相關的就業行業。”這是7月26日,京東X事業部總裁肖軍出席在宿遷的京東無人機飛行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京東飛服中心)啟用儀式上作出的表態。
繼聯想大會上,劉強東預告無人倉啟用時限和8萬人的人事終極目標后,集合了京東絕大部分人力資源的京東物流或許已經在為未來的員工職業發展安排出路。
這恰如京東預判的那樣會成就職業藍海,還是宣告京東快遞小哥的未來歸途?或許兼而有之。
但現實距離夢想還尚遙遠。
飛服師“黃埔軍校” 年產5萬人才
飛服師培訓為無人機開路
據京東方面介紹,京東飛服中心集無人機研發測試、運營調度、維護保養、人才培養、物流配送等多項功能于一體,是其定位為全球首個智慧物流運營調度中心、智慧物流高精尖無人機人才培養和輸送基地。
京東飛服中心將培育的專業人才稱之為飛服師。飛服師相較于傳統無人機飛手來說,是具有系統性知識體系,更加專業的技術型人才。無人機飛服師將負責無人機的研發測試、航線規劃、運營調度、維修保養等工作。
不僅自用還對外輸出人才
據肖軍介紹此次開班共有300多人報名,前期第一個班學生有50人。“未來我們將有上千個學校建立,每年至少有五萬名學員取得飛行認證駕駛員執照。”
此舉不僅解決了京東未來人才轉型升級的難題,同時也為整個行業生態輸送人才。京東方面介紹,一方面為京東內部人才提供了轉型和升級的通道,為京東無人機全國常態化運營培養和儲備專業技術人才。二來面向社會招募和培養,為整個智慧物流領域,乃至整個無人機行業培養和輸送專業人才。
不失業不等于圈入京東自有?
不失業≠不失去京東崗位
今年2017年京東年會上,劉強東曾說“不會因為技術讓兄弟們失業”,話猶在耳,激動人心。
但前不久他又表態,隨著智慧物流發展、技術進步,未來京東總人數將會在8萬人。
京東無人機其中一種機型這與現實京東超過11萬人的物流隊伍嚴重不符,更何況,最近的京東物流團隊為了持續擴張的銷售額,還在招兵買馬。
那這所謂的8萬總人數要如何做到?或許從此次飛服中心成立的背后意義可以揣測一二。
培訓快遞員輸入到行業生態
肖軍介紹這個飛服中心的培訓,是給自有員工的“轉型和升級”,是“通過系統化的培訓”,未來“從事無人機相關的就業”,并稱“不只是服務于京東,他也可以從事無人機相關的專業”,“未來我們有可能會有更多員工,沒用完的飛行員、駕駛人員,他們會從事無人機的質保、巡檢的工作,他們可能會選擇自己創業”。
非常明確的表態,京東會提供平臺和生態讓員工升級、培訓,但仍有部分的員工失去在京東的崗位,轉而走向物流行業、無人機領域等相關的生態體系。
或許,我們認定的“京東不裁員”定義本身就是錯的?劉強東也只說了不讓兄弟們失業,可并未說不讓他們失去京東的崗位,不是么?
提供行業就業數量將遠超自有?
京東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需要從更高的角度看問題,其表示此舉對于整個物流行業的意義重大,京東能解決的崗位有限,但推廣到整個物流行業,能帶動的就業數量非常可觀。
就像肖軍暢想的那樣,一旦無人機大規模使用的日期來臨,維修保養、表演監控等崗位需要的絕非是京東目前十萬崗位可比。
拿下多地無人機合法權 已飛過萬單
京東在物流無人機應用流域是業內較早的,因此目前成效顯著,據悉,除了此次啟用的飛服中心兼全國無人機調度中心,還在陜西建立了中大型無人機研發中心,建設載重量數噸、飛行半徑300公里以上的中大型無人機低空物流網,并于四川政府達成協議,將落地185個無人機機場。
京東無人機其中一種機型京東的無人機配送網絡是包含干線、支線、末端配送的三級物流網,據肖軍介紹,干線上與順豐的三段式無人機網絡不同,不是采用航空貨機的方式,而是無人卡車;支線上,從中心倉到各省市的分揀中心采用支線的無人機;末端則使用類似宿遷這樣的無人機配送站點和自提點的結合方式。
值得關注的是無人機合法權,肖軍明確表示:京東已經拿下江蘇、陜西、重慶軍區空軍的授權,“其他省市,像四川、云南相關的省市也在突破。”
這意味著京東成為了無人機合法權取得最多的企業,這對未來復制推廣具有很大的積極影響。
法規政策層層阻礙 推廣應用難度巨大
京東建成4地無人機站點
記者參觀飛服中心了解到,目前京東已經在宿遷宿豫區、陜西兩個地區和四川一個地區建設完成4處無人機調度配送站點。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6個月數據,無人機已經累計完成訂單超過13000單,總飛行時間超過68000分鐘,其中宿遷完成的訂單達到8000單以上。
拿下合法權審批仍是難點
然而無人機的應用難度依然巨大。以宿遷為例,其測試期設定了從飛服中心飛往當地4個村莊的固定飛行路線,之后村民前往這些固定自提點取貨。
“但即使拿下了軍區的審批許可,每次飛行前一天必須報備,飛行的高度、機型、架次等信息,例如今天9點半非,前一天中午一點之前必須上報。為了保障空域內絕對安全,飛行前半個小時還要再打一次電話確認。”工作人員透露這些都是為了安全考慮。
但在安全之外,這樣繁瑣的流程也意味著無人機大范圍推廣應用暫無可能。其飛行工作人員也感嘆推廣難,物流應用之路不寬。“前提基礎還是要推出無人機立法,政府要管理起來。”
肖軍在采訪過程中也承認目前無人機應用中難度最大的是拿到空軍授權。
夢想遙遠快遞小哥暫保崗位
此外,京東想要建設無人機三級網絡,除了末端配送無人機遇到上述難題,無人卡車、支線大型無人機都是難度不小,無人卡車還僅僅是一個劉強東口中不斷“吐出”配送機器人的概念,支線大型無人機也仍在研發。
這代表距離京東建設的無人機網絡還距離尚遠,所謂提供無人機相關的崗位也是遙遙無期。
但反過來說,這也意味著因為無人機配送丟失崗位的日期也將大大推遲。而且還可以轉型地質勘探、環境保護、林區值物保護、公安巡防、影視拍攝等領域的飛服師。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31· 智能無人系統打造“未來之城”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21· 無人機 為鄂西山區建設“加力”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深圳:無人機快遞艙“飛”入社區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無人駕駛重載列車完成開行試驗 助推重載鐵路智能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