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實名,你的信息安全該咋辦?這一招別忘了
自2016年6月1日,快遞實名制作為國家行業標準正式開始施行以來,已經一年有余。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實名制卻很難完全實行。
快遞實名制該如何全面落實?寄件人擔心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國家郵政局放出了大招。
定目標:2018年實現收寄全面實名制
7月11日,國家郵政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介紹了郵件快件實名收寄信息系統及其推廣應用的情況。并提出了明確的時間表:將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原則,力爭在2018年年底前實現實名收寄信息化全覆蓋。
① 難點。國家郵政局表示,寄遞服務不同于傳統“柜臺式”服務,市場主體眾多,流動作業性強,手工登記實名信息安全性低,因此推動落實實名收寄制度具有較大的復雜性。
② 破題。為此,國家郵政局研究設計了《郵件快件實名收寄信息化解決方案》,指導網絡型品牌企業開發了“企業版”實名收寄信息系統,同時針對個人用戶以及2萬多家小企業,研究開發了適用于區域型快遞企業的“公共版”實名收寄APP。
③ 成效。國家郵政局從今年4月起在全國153個城市啟動了實名收寄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試點。
截至6月底,實名信息監管平臺共接入郵政EMS、“三通一達”等10家快遞企業;全網信息化實名收寄業務量累計完成3億件,日均超500萬件。
這一招:即使實名制也可以放心安全
國家郵政局面向個人和企業用戶研發了“安易遞實名寄遞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通過寄遞統一二維碼、圖像自動識別等技術實現快遞實名制信息化。
先來說方便,客戶怕麻煩,是實名寄遞難落實的原因之一。
使用用戶版App時,用戶可通過掃描身份證進行實名認證,并自動生成身份二維碼。每次寄件時,只需出示手機上的身份二維碼,快速驗證身份信息,避免了頻繁出示身份證的麻煩。而且,系統對快遞員也建立了身份信息二維碼,用戶也可掃描來查驗快遞員身份的真實性。
除了國家郵政局的公共服務平臺,有近10家快遞企業也研發了類似的信息采集平臺。
再來看安全,擔心個人信息被泄露,是用戶不愿配合執行實名寄遞的另一大障礙。
在防止信息泄露方面,平臺采集的個人信息數據實行“總對總”共享模式,所有信息在終端上不存儲,也不經過企業終端,30秒內強制上傳到國家郵政局信息監管平臺,從而形成實名信息數據單向封閉流動,確保實名信息安全。
這些法律(規)為信息安全保駕
近年來,快遞信息泄露事件頻發,因此,在快遞實名寄遞制度操作過程中,如何保證客戶個人信息安全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在這方面,也有不少相關的法律(規)。小編為大家做一簡要的盤點。
《快遞市場管理辦法》
時間:2013年3月
內容:第27條第5項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得實施,違法提供從事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的行為。
第28條第2項規定:快遞從業人員不得實施,違法提供從事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的行為。
第47條規定:違反本辦法第27條第1項、第5項規定的,分別依照《郵政法》第75條、第76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48條規定:違反本辦法第28條規定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依法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郵政法》
時間:1987年1月實施(2015年4月修正)
內容: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郵政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向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泄露用戶使用郵政服務的信息。
郵政企業、快遞企業違法提供用戶使用郵政服務或者快遞服務的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郵政企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對快遞企業,郵政管理部門還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快遞條例(征求意見稿)》
時間:2015年11月
內容:第26條規定,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的規定建立快件運單及電子數據管理制度,定期銷毀快件運單,確保用戶信息安全。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非法出售或者泄露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
第47條明確, “出售、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快遞服務過程中知悉的用戶信息,尚不構成犯罪”“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用戶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未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未向所在地郵政管理機構報告”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反恐怖主義法》
時間:2016年1月
內容:鐵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貨運和郵政、快遞等物流運營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門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實行安全查驗制度,對客戶身份進行查驗,或者未依照規定對運輸、寄遞物品進行安全檢查或者開封驗視的;
(二)對禁止運輸、寄遞,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或者客戶拒絕安全查驗的物品予以運輸、寄遞的;
(三)未實行運輸、寄遞客戶身份、物品信息登記制度的。
《電子商務法(草案)》
時間:2016年12月
內容: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技術管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丟失、毀損,確保電子商務數據信息安全。未履行電子商務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義務的,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營業執照,并處以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保護信息安全企業在行動
如何保護客戶的信息安全,不僅政府關注,相關企業也非常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而不少行業企業,為保護消費者的信息安全,不約而同地做了同一件事——隱私面單。在這方面比較典型的是——菜鳥和京東。
① 菜鳥:從2017年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菜鳥網絡已聯合EMS、百世快遞、中通、申通、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天天、德邦、圓通、韻達等主要快遞公司,上線了新的隱私面單。
據介紹,隱私面單主要分為上下兩聯,上聯屬于快遞聯,羅列完整信息,方便快遞員與客戶聯絡和派送;下聯屬于客戶聯,下聯上的電話將會被隱去。
② 京東:京東從2016年6月份開始試行“微笑面單”,利用技術手段從包裹生成時即部分隱藏用戶的姓名和手機號信息,以笑臉(^_^)代替,以一種更溫情化的方式有效保護用戶隱私。
京東自主研發了一款專門服務于配送員的APP京牛 ,配送員在站點收貨時,掃描包裹上的條形碼,用戶信息便被錄入京牛系統,配送員送貨時,根據訂單號找到用戶包裹,只要點擊“撥打電話”便可以與用戶取得聯系,這樣從配送員側也保護了客戶的隱私信息。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1· 火車票實名制管理新規發布 這些變化需關注
- 6-20· 讓學生安全有序返鄉,彰顯鐵路“走心”服務
- 6-9· 全國快遞行業堅持創新開發 讓快遞速度更快
- 6-9· 快遞暢才能網購旺
- 5-27· 快遞企業備戰“618”:末端人力存壓 最差時點已過或迎復蘇
- 5-23· 快遞新規之下,無人配送能否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
- 5-16· 安全科技領航 智慧駕培可期 ——駕考寶典助力培養優秀駕駛員
- 5-12· 對安全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