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診斷物流:積極擁抱第三方物流,打造理想IVD運輸模式
2017年7月7日,由順豐冷運舉辦的“2017順豐冷運華北醫藥峰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利德曼市場管理中心產品經理孫翔,重點分析了體外診斷物流運輸的主要方式及物流需求,并提出了理想的體外診斷試劑物流模式,值得相關醫藥物流企業借鑒參考。
體外診斷即IVD(In Vitro Diagnosis),是指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血液、體液、組織等)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IVD產品可以分為體外診斷儀器、體外診斷試劑以及相關的檢測系統如開放式系統和封閉式系統。
增長迅速的小藍海
據健康產業藍皮書數據,自2007年到2014年中國IVD市場平均負荷增長率達到16%,2016年中國IVD市場超過350億元,預計2017年達到400億元。體外診斷行業是一個規模不算大但是增長速度快的藍海產業。
在我國的體外診斷細分市場中,其中臨床生化占32%,免疫診斷占35%,血液學與流式細胞儀占15%,分子診斷5%,其他(包括POCT等)占13%。而全球的臨床生化占17%,免疫診斷占比為23%,其他占比39%。從數據來看,我國的IVD市場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體外診斷試劑的物流需求
體外診斷是一種特殊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其物流需求不完全等同于藥品和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大多含有酶、抗菌或者抗體等生物性物質,這些物質在高溫狀態下極易失活;體外診斷試劑的儲存和運輸都需要嚴格的控制溫度,通常要求2-8°或-20°等溫度下運輸,以保證其冷鏈過程。
體外診斷試劑的流通渠道一般是,先通過上游材料行業運輸到生產企業,生產企業通過一級、二級、三級經銷商送到下游的醫院、研發中心體檢機構以及消費者。一般運輸方式可以分為五種:
冷藏車運輸:可以實現溫度全程控制,但是運輸成本較高,一般為大企業或者對品質要求較高的企業采用;
專用冷藏箱運輸:這種方式靈活性搶,適合小型量少的經銷商采用,但是這種方式難以實現反復使用,成本較高,不適合大企業規模化使用;
泡沫箱運輸:這種方式價格低廉,應用的比較廣泛,但是只能滿足7天內運輸受時間影響較大,且帶來環境污染問題;
不推薦使用一般防護性運輸和無防護性運輸,這兩種方式沒有采取必要的溫度方式不符合藥品運輸基本規范,容易使試劑失效,引起檢測結果不準確等問題。
體外診斷試劑物流現存問題
醫藥行業基礎設施不完善,醫藥與地方之間,各種運輸模式之間,如何有效銜接缺乏投入;
各生產企業之間相互獨立,各自選擇物流方式,造成標準不一,無法完全保證有效性;
物流占體外診斷試劑的成本不斷上升,促使企業不愿選擇更為安全和有效的運輸方式;
個企業對物流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倉儲和運輸階段,往往忽視了客戶需求;
國家在醫藥政策上的規范性越來越強,但是國家在制定監管政策的時候,往往以藥品或者醫療器械為依據,沒有充分考慮到體外診斷試劑的特點,會造成政策與物流技術實現的不協調,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物流水平的提高;
多數體外診斷試劑企業以自辦倉庫,自尋物流方式為主,但是企業自辦物流費用支出大,成本高,效益低,很少體外診斷試劑生產企業采用第三方倉庫和物流系統。
體外診斷試劑物流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應當深化體外診斷試劑行業物流的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推進現代化物流理念在體外診斷試劑的應用,盡快形成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將體外診斷試劑生產企業的物流鏈進行整合,淘汰不符合法規,無法保證產品運輸要求的運輸方式,確保產品品質不受運輸的影響,滿足客戶需求;
大力發展醫藥第三方物流,生產企業應該選擇優秀的第三方外包物流服務,將企業自有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合理對接,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推進行業體外診斷試劑生產企業與物流聯合,形成專業物流協會,整體選擇更為安全的冷鏈運輸方式,只有發展“一體化試劑”,才能不斷降低物流成本。
大力發展體外診斷試劑電子商務,加快醫藥物流管理人才培養,使物流服務實現專業化,網絡化、信息化、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務。
理想的體外診斷試劑物流模式
生產企業-冷鏈運輸-第三方物流-冷鏈運輸-使用用戶
體外診斷試劑應盡快形成統一的物流聯盟,共同選擇或建立強大的專業第三方物流體系,形成覆蓋全國的物流配送網絡;體外診斷試劑的物流體系要徹底改變原來散亂的物流狀況,選擇最佳的儲存和冷鏈運輸模式,才能最終保證產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確保產品品質。
- 4-28· 精心打造銀發專列,繪就溫馨老年旅行畫卷
- 3-31· 交通運輸部推動公路“一張網”出行服務數字化建設
- 3-17· 三方共建新疆辣椒機械化技術研究平臺
- 1-20· 運輸時效和服務品質全面提升 鐵路快捷物流示范班列開行
- 1-13· 天津打造8個市級“夜津城”地標性集聚區
- 1-9· 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部署做好2025年道路水路春運服務保障工作
- 1-9· 《交通運輸標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解讀
- 1-9· 《交通運輸標準管理創新行動方案》解讀
- 1-2· 杭州打造臨空產業創新發展新高地
- 12-16· 交通運輸部發布首批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