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調研冷鏈物流 規模小缺資金成發展瓶頸
新疆6月23日完成的對冷鏈物流業的一項調查顯示,新疆在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并取得很大的進展,目前還存在著冷藏運輸工具落后、冷庫發展水平低等方面的不足,同時,還存在冷藏庫規模偏小、投資不足的問題。
冷鏈物流是以保證冷藏冷凍類物品品質為目的,以保持低溫環境為核心要求的供應鏈系統。冷鏈是農產品流通的基礎設施,其對農產品流通至關重要。農產品不耐儲運的特性,加上新疆物流運輸距離遙遠,決定了冷鏈物流和配送在新疆農產品外銷鏈條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近年來新疆農產品外銷規模不斷擴大與同期冷鏈物流業發展提供的支撐作用分不開。
為拉動新疆食品商貿流通供需關系、促進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食品商貿流通,新疆已將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列為民生工程,今年將繼續推進糧油中轉儲備庫、肉類果蔬冷鏈物流設施建設。
此次冷鏈物流業的調查由國家統計局昌吉調查隊舉辦。國家統計局昌吉調查隊黨組書記、隊長任學軍說,冷鏈物流可以延長商品的銷售期,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是自治區大力支持的產業。
他說,此次調研中,也發現一些問題。例如,目前全疆各類冷庫儲藏能力已超過上百萬噸,雖然冷庫數量眾多,但具有現代化冷藏設施的冷鏈物流系統比較稀缺。冷鏈物流的關鏈組成部分冷藏庫單體存在規模偏小,難以發揮產業集群的效應。
調查隊調研了立華雄豐保鮮庫。該庫位于距離烏魯木齊及昌吉市都不遠,地理位置優越,聯結消費市場和生產基地。該企業董事長華本良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我們的冷藏規模位居周邊地區第三位,設備齊全、技術先進,冷庫容積11萬立方米,有4萬噸的貯藏量,但由于是依靠自身不斷積累發展,目前要想更好的發展,需要引進新的投資者。”
任學軍認為,冷鏈物流商機無限,當地冷鏈物流業要想取得更快的發展,還需引進先進的冷庫管理運營方式,輔以“互聯網+”信息化等手段。
- 4-14· 從發展聯通到需求互通再到資源融通 雙向奔赴實現雙贏
- 4-14· 為農業發展鋪就“鋼鐵糧道”
- 3-10·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
- 2-24· 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兩新”
- 1-20· 鐵路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
- 1-20· 鐵路發展新藍圖:鑄就強國動脈,引領未來出行
- 1-20· 鐵路發展是推動經濟社會騰飛的強大引擎
- 1-13· 從發展答卷看“活力浙江”
- 1-2· 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封頂
- 1-2· 新疆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億千瓦大關 成第一大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