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風物”必須放眼量
快遞加盟“失聯爆倉”真正的問題不是出在加盟機制上,而是濫觴于簡單、粗放,甚至“野蠻”地管理和擴張上
快遞企業:“風物”必須放眼量
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日,因工資未及時發放,百世快遞廣州一家快遞加盟分支機構員工停工, 積壓的3000多件受托物品無人派送,“爆倉事件”上演。
事實上,此類事件并不是個別現象。此前,快遞企業所屬各加盟店(點)時有跑路、“爆倉”的事件上演,圓通速遞寶雞“4000多件快遞貨品堆積成山”、申通快遞三林近80名派件員工集體停工,堆積快件數量近兩萬件……
針對這一系列“偶發事件”,人們再次將焦點放在了快遞公司加盟店(點)身上,更有人直指“加盟體制始終是一大隱患”。
眾所周知,出于擴張和網點鋪設、觸角最大化,以強化自身競爭能力的經營思路,許多快遞業“大塊頭”都采取了“加盟”的現實策略。正如媒體所指:通達系的快遞企業基本全部采取加盟機制。
由于資金、人員的短缺,以及市場急劇的膨脹,快遞企業僅靠自身力量很難與時代同步,加盟理所當然地就成了一時之選。然而,冷靜地梳理一下進程,從宏觀的層面檢視,我們就會發現,盡管“事故”都發生在加盟店(點)上,但要將責任全部歸之于加盟機構,實際上是不負責任的。
嚴格來說,加盟體制并不必然是快遞企業的“一大隱患”。真正的問題不是出在加盟機制上,而是濫觴于簡單、粗放,甚至“野蠻”地管理和擴張上,也即是說,快遞加盟“失聯爆倉”本質上凸顯的是管理困局。
大多數情形下,快遞巨人對于整個加盟鏈條的管理僅僅是通過簽訂合同的利益綁定來約束,這顯然是過于簡單、粗放了。就企業的經營、管理來說,任何一家成功的企業,管理理念的認同,企業文化的共同建設和打造,都是最基本的環節。可是,很多快遞企業為了擴張而擴張,卻沒有在源頭上注重這些根本因素,既缺乏對管理人員(加盟方)的考察和培訓,也不注重對加盟者的強化要求,更無視快遞員工的隨意、無序流動。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類同原因,很多時候,不管是管理員,還是終端派發快遞貨品的快遞員工,一般的責任義務意識較為淡漠,并且得不到強化,現實里受托貨品享受“野蠻、暴力”待遇時常被曝光就是很好的說明。
再來看總部對加盟機構的管理和掌控,通常都是放任、“放心”地隨性發展,對自身,對加盟店(點)均少有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規范約束。一些快遞企業甚至沒有三險五金,缺失社會責任意識,將未來的風險留給社會負擔。員工很少得到規范的培訓,門店管理者對企業本身也只是商業的純粹利益關系,少有文化意義上的合一和認同,導致其責任意識稀疏,或擅自關門跑路,或是不得已隨性停、扣員工薪資,完全無視客戶利益。
而面對自身弱小,市場風險抵抗能力有限的加盟店(點),實力強勁的帶頭大哥明顯在資金、管理上給予的扶持、扶助不足,使它們在快速變化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很難承受人工和物業成本等市場化波動因素的沖擊,這未必不是底層小門店(點)關停、員工跑路的重要原因。
再有,加盟店(點)的結構層級過于復雜,量多而人員構成良莠不齊。從公開的渠道看,目前眾多大型快遞企業的加盟店(點)數量動輒數以千計,中通、韻達、圓通等,加盟店(點)多在2000家以上。由于管理上規范統一的缺位,使得管理策略和經營措施在層層傳導中難免變形和被曲解,進而也成為各種亂象頻發的溫床。
形勢驅迫,管理者和經營者們已經站在必須審視、反思行業發展之路的路口。
無論是何種、何類企業,精細化管理都是必由之路,作為快遞企業,際遇網絡化世界帶來的良好機遇,直營店也好,加盟店(點)也罷,“風物”都必須放眼量,不能僅只是為了擴張而粗放擴軍,否則,一味地“野蠻”生長,企業不僅不能做大做強,反而會適得其反。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31· 多家企業“跑馬圈地” 布局智慧城市
- 3-10·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2-24· 外貿企業開啟“忙碌模式” 外貿進出口一派蓬勃景象
- 2-3· 河北省企業工業設備上云率連續四年全國第一
- 2-3· 以龍頭企業引領集群式發展 超百個億元級項目落戶光谷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30·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再提速
- 12-9· 促進企業通關便利 海關總署推出十六條措施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