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級的冷鏈物流最大一家才占1%,未來路在何方?
“亞冷供應鏈2016年營業額5000多萬,今年預計翻一倍,其線上平臺搜冷網相當于冷鏈行業的車貨匹配,不是純中介,屬于半自營模式,貨主可以直接在平臺上發貨”。亞冷供應鏈創始人劉曦澤一邊抽煙一邊說到。
九幾年的時候,劉曦澤的父親就開始做冷鏈物流運輸相關業務,當時的公司叫“運道”,當時所做的業務簡單點理解就是信息部(配貨站);后來開始養車,公司更名“百富達”,車隊規模在80臺車左右,后期由于價格競爭明顯,利潤下滑嚴重,將車出售給司機,轉型做倉儲。2013年底英國留學歸來的劉曦澤,因從小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自己對冷鏈也比較感興趣,毅然決然承擔起這個重任。
劉曦澤在英國讀的金融數學,對于計算機模型搭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有較深刻的理解,而國內冷鏈物流行業偏偏又太原始、傳統,所以才想把自己的經驗運用到實踐中,幫助傳統的冷鏈物流行業實現產業升級,找到突破點,改變這個行業。
2014年組建的亞冷供應鏈,其實也是傳統的冷鏈倉儲和運輸業務,劉曦澤在意識到冷鏈物流行業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落后已成事實,所以他才搭建了線上平臺——搜冷網,用劉曦澤自己的對搜冷網的評價就是,“冷鏈物流中的車貨匹配平臺”。
利用大數據分析提供最優解決方案,賺取差價。
普通的車貨匹配平臺,提供的服務需要自己選擇,它們不通過信息服務賺錢,而現在的冷鏈物流中,大部分客戶并不會做出最佳選擇,所以搜冷網會根據客戶的需求推薦最佳解決方案,在這中間賺取差價,而且所提供的服務比自己選擇的還要好,在魚龍混雜的供應商中給客戶減少選擇的煩惱。
搜冷網的業務包括搜冷卡班(零擔)、搜冷微倉(倉儲)、搜冷拼車、搜冷整車、搜冷醫藥,劉曦澤也表示,這些業務都是一種創新產品,將線下的業務搬到線上,目前在做的主要是卡班、倉儲、拼車三個板塊的業務,將首要精力放在食品上,整車(定價相對高)與醫藥(管控嚴格)作為次要推廣產品。
搜冷網會將所提供的服務進行分拆,根據供應商的價格和服務,以大數據分析的綜合評分系統作為依據,將不同的業務拆給其他供應商或者同行,同時在前期也會將全國做冷鏈的供應商(無論大小)錄入系統,這樣大數據分析出來的數據才具有相對的精準性,性價比最高。
由于人力物力有限,目前搜冷網在北京試點收集信息,已經匯聚了市場30%-40%的行業從業者信息,劉曦澤也坦言,這些信息有可能不真實,但可以通過后期的使用進行數據修正。
互聯網、大數據改變的不只有傳統物流,還有更加傳統的冷鏈物流,大數據分析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劉曦澤認為,互聯網+物流行業都是在賺信息不對稱的錢,第一個真正把信息打通的人,就會首先占領這個市場,利用互聯網工具幫助中小客戶管理自己的貨物,實現在線收發貨,只要客戶將需求發布到網上,系統自動匹配性價比最高的方案,類似于人工智能的分析。
劉曦澤在英國留學期間學習的就是金融數學,包括機器學習、計算機模型等,對于人工智能、大數據有較深刻的認知,劉曦澤表示,其實人工智能、大數據在很多年以前就有了,只是近兩年概念炒的比較熱,其本質就是數據的積累,通過數據分析找到最優解決方案,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是這個原理。搜冷網也是通過數據積累,分析數據找到最優解決方案,但這些線下數據需要大量交談獲取,要花一定的時間成本。
此前由于冷鏈物流行業信息不對稱的根本原因導致行業誠信度不高,造成貨源不集中,服務質量下降;同時由于常年打價格戰,造成價格持續下降,成本逐年上升,無法提供良好的服務,現在市場中都是價格低的服務,但是想找到一家可以提供優質服務的企業難。所以未來物流行業的改造空間就在于可以提供高端服務,冷鏈這塊主要體現就是溫度、速度;另外就是利用互聯網工具、平臺化思維整合小公司,通過幫助別人壯大自己。
奈何一腔熱血投物流,卻在人才上栽了一個跟頭,不得不另辟蹊徑。
他在采訪中提到,因為冷鏈物流行業過于傳統,在產業升級的道路上發現,目前的狀況不是缺人才,而是根本沒有人才,所以想要從其他行業吸納更多的人才來改變這個行業。
剛有這個想法時,劉曦澤就找了一些傳統物流行業的專家,但是發現大家在思路上不一致,很難突破傳統固化思維,后期不得不放棄這個計劃,從線上業務開始入手,一邊搭建平臺一邊從其他行業吸納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人才。
服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人才,冷鏈物流行業也是如此,一定要沖破傳統固化的思維,聚合具有互聯網化思維的人才打造出新的產品,對這個行業進行改造升級,但同時也要意識到,想用技術做門檻是很難的,只有將數據積累進行分析,形成的競爭壁壘才不會輕易被打破。
“整個物流行業未來肯定是數據主導的趨勢,淘汰小企業,整合散資源形成巨頭。”
面對國內冷鏈物流小散的市場現狀,以后一定會是一個淘汰小企業的過程,慢慢行業會集聚在一起,將資源整合形成巨頭,就如同劉曦澤在采訪中所說一樣,“整個物流行業未來肯定是數據主導的趨勢,無論是大B、中B的物流需求不可能只由一個物流公司解決,表面上可能是由一個公司提供解決方案,但實際上是分包出去,各個部分協作完成。”
對于冷鏈物流市場,劉曦澤相當看好,雖然沒有準確統計數據反應市場規模(業內口傳4000-5000億;據艾瑞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擁有1500億元冷鏈市場),但據市場反饋來看,冷鏈物流市場中最大的一家企業市場占有率在1%左右,劉曦澤預估在2017年冷鏈物流市場會達到萬億級。
- 7-4· 我國最大陸路邊境口岸運輸通道再升級 集裝箱換裝能力提升一倍
- 6-20· 亞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北京豐臺站20日開通運營
- 3-3· 法拉第未來任命 Becky Roof 擔任臨時 CFO
- 1-20· 未來4年長三角交通建設加速 省際是個關鍵詞
- 1-17· 國內最大海上風電自升式勘探試驗平臺交付啟航
- 12-8· 報告:未來5年全球電子商務平均增長47% 中國增速領先亞洲其它地區
- 12-1· 亞洲最大海上樞紐互通工程全面開工
- 8-23· 未來已來,中國水上“艦隊”正遠航
- 7-26· 數智未來·賦能增長,企業數字化實踐城市論壇(蘇州站)成功召開!
- 7-22· 我國最大通用無人機成功實現首飛